陳文彩
高考制度即將面臨改革,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語文高考分數將上升到180分。由此可知,國家對語文的重視,尤其對高中語文的重視。高中語文是對之前語文知識學習的一個升華,高中語文的學習是對學生的語言表達、審美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更是文化知識傳承的重要方式。
一、高中語文學習的現狀
目前,高中語文學習的制度正在不斷實驗、改良的階段,但是許多高中在語文學習上存在不少問題。第一,高中語文學習的任務繁重,讓目前的高中語文學習存在一種趕進度的現象。對于所學的字詞、文章的積累與賞析程度不足,容易導致學生字詞誤用、文章中心意思不明,從而語文成績不理想。第二,語文教學的標準答案化,語文的最大奧妙在于它的無限表達性,即使同一句話,在不同人讀來會有不同的理解,高中語文教師為了應付高考,一般都會強行給學生灌輸標準答案,死記硬背住解題模式,而不是讓學生自己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想法,效率低下。第三,高中語文的主動性不足,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態度是不得不學。然而語文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日常積累,光靠課堂上的課文,學生知識面是比較狹小的。第四,就是語文本身性質的緣故了,由于漢語是母語,學生對于課文之類的基本了解并不缺少,但是拿高分就比較困難。相對其他科目,花同樣的時間在語文中得到的分數提高往往較少,還不如多練習數學的題型,多背幾個單詞起效來得快,所以漸漸地學生開始忽視語文的學習。
二、高中語文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首先,語文學習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尤其在高中階段,各個學科的要求相應提升。一些學生在做題面臨比較長、詞義比較復雜題目時候都會產生一種退怯心理,尤其在考場上,時間有限,心理壓力又大。如果這個時候,要是具備優良的語文理解能力,就可以快速理解題意的表達能力,在相應時間里拿到更多的分數。以高中英語為例,英語學習是考驗學生中英文意思轉化能力的一大場所,閱讀中碰到不會、不理解的地方,通過在中文中尋找相似含義的字詞,通過對語言的重新組織往往就能解決。所以高中語文的學習是高中各個學科水平提升的必然要求。
其次,小學、初中我們一般學習的是基本的語文知識,高中語文學習是對語文知識的進一步學習。高中語文學習中的生僻字詞會更加多,理解難度也會加大,更加重視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判斷能力,只有學好我們的母語,我們才能在生活中更好地展示自我,更好地展示我們自己的文化。同時語文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看一個人的談吐就能知道一個人的文化修養。這個就是語文給我們帶來的好處,“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
最后,高考是大部分高中生都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在中國,高考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少人通過這個途徑去往自己夢想中的大學,甚至開始改變自己的命運。在高考中語文是主課之一,甚至在不久后由于國家對自身文化的重視,語文在高考中占的比重將會變得更大。因此不論你喜不喜歡語文,不論你喜不喜歡這個教育體制,學習并且學好語文將成為每一個學生需要去為之奮斗的目標,而將語文學好則將成為在高考中拉分的一大優勢。
三、提升學生語文水平的方式
第一,注重課堂氣氛,以學生為主。課堂氣氛對于高中生學習的重要性非常大。這就要求語文老師要與時俱進地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注重課堂氣氛的活躍性,避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知識的灌輸,而是要形成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成為課堂的主體、師生互動的機制,讓學生的天性、創新力得到應有的解放,老師則起到引導、規范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第二,課堂聯系實踐,實踐運用到課堂。高中的語文學習普遍缺乏實踐,但是語文學習卻不應該局限于課堂。教授課文的時候老師要結合當時實際情景舉例。在作文教學上也需要課堂與實踐相結合。一般而言,唯有結合親身經歷的文章才能最大程度地表達作者的情感,讓學生與現實接軌,觀察生活,了解生活中語文的應用,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欲望。
第三,定期開展課外活動,提升學生參與度。學校可以定期組織以培養語文能力為中心的活動,比如,讀書周、作文大賽、課本情景演練和辯論賽之類的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也能提升學生的向心力。對于高中生來說,舉辦及參與活動比接受純理論的知識更加有趣味。開展小組賽之類的則能在競爭中形成你爭我趕的氛圍,共同提升語文成績。
第四,師生定期交流,不斷調整更正教學方式。對于高中生而言,語文學習相對比較枯燥,成績偏差的學生容易產生消極心理,甚至自我否定。而以高中生的年齡階段來說,正處于渴望得到認同的階段,尤其來自于老師的認同非常重要。所以老師要經常鼓勵學生,讓學生知道老師對學生學習的關注度與相信度,讓學生點燃學習的熱情。而且師生的定期交流還能讓老師了解學生學習語文的要求,學生也能在交流中給予老師一些新的想法,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在交流中彼此前進。
總的來說,高中語文的學習對于高中生的影響很大,但是就目前而言,高中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程度不高,缺乏主動性。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盡量激發學生對語文的熱情,全面提高高中語文的水平與質量。要把高中語文學好,離不開師生的共同配合與努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淮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