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娟 馮艷美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化,信息技術也隨之更為廣泛地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門學科,也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斷嘗試著應用導學式教學的方法來滿足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本文詳細介紹了導學式教學的含義,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式教學的重要意義,并且對導學式教學的具體應用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導學式教學;小學;數學;應用
一、導學式教學的含義
導學式教學具體是指教師通過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引導和啟發,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的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此類教學方法著重強調了教學的整體性,將教師的導向作用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機結合,共同形成教學結構的主體。導學式教學的創新性在于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中心,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并且幫助學生實現個性的發展,切合現代教育的要求。
二、導學式教學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增強學習能力
小學是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小學教師不僅要教授給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并且還要教會學生關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方法。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現有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方式開展教學,幫助學生培養主動學習的習慣,這便可以使小學生在導學式教學主導下提高自身學習數學的能力,探索符合學習需求的道路與方式,為今后更高階段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
在導學式教學的指引下,教師采用靈活多變、生動多彩的教學方法進行知識的講解,并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這一系列的教學措施都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有助于提高綜合實踐能力
導學式教學的應用,不僅使得學生在課堂中牢固掌握書本上的知識理論,而且使得學生在獨立思考與具體實踐中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小學生在長期導學式學習的過程中既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提高了自身的實踐能力,由此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
4.有助于培養創新思維方式
導學式教學的方法,充分尊重了小學生在現階段的差異性和主體性,這種方式的教學能夠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培養,最大限度地發掘每個學生的潛力。導學式教學在長期運用過程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同時提高小學生更具有抽象性和創新性的思維能力。
三、導學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教師導入新課程
在導學式教學中,導入新課程這一環節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十分重要,教師在新課程導入時,通常采用的是情景導入法。教師對于具體導入形式的選擇,應當以課程標準的規定、學生學習的特點與實際情況為依據,并且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與教學條件。
2.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導學式教學更加注重教師的有效指導與學生的主動學習相結合,共同完成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準確抓住知識之間的內在規律,并且處理好教學方式與學生的認知能力之間的關系,把握教學節奏,控制教學進度。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有效地設置問題情境,以具有特色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積極提出問題,幫助學生引發對問題與知識的深入思考。
3.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導學式教學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關系著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引導學生通過實踐來自主解決問題。在這一引導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把握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與規律,引導學生處理好對難點、重點內容的學習。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學生能夠自主解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對知識的掌握與應用,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大程度地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4.注重學生的課后復習
學生課后的自我檢測是導學式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學生的自我檢測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完成,但由于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自控能力都尚未達到一定的高度,因此,這一環節同樣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與管理,使學生在情境中加強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導學式教學方法是一種富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諸多不足。導學式教學對于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與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在現階段的教育改革過程中,要加大導學式教學的實施力度,從而更好地助力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 梅.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讀與寫,2014(23).
[2]汪前昌.論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版),2014(07):46—47.
(作者單位:山東省禹城市辛寨鎮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