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是信息化革命的時代,也是藝術設計的創新時代,視覺傳達設計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地豐富專業課程設置,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更好地確立課程體系和專業課程群。同時,還需要有目的地對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選修課程加以建構,形成交叉性的、多學科的、寬泛性的選修課程。并對課程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以更好地貼近時代的需求。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 人才培養模式 定位解析 數字時代
[基金項目:湖北文理學院2011年校級教學研究項目“‘211人才培養模式下視覺傳達設計方向課程體系創新實踐研究”(JY201131)]
一、前 言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設計專業人員利用視覺符號比如插圖、文字和標志等平面視覺符號向對方傳遞一些信息的設計專業,它主要的作用是起到傳播和推廣的功能,因此常被稱為是平面設計。由于它涉及的領域眾多,如雜志、報紙上的各種平面廣告,道路兩旁的燈箱及廣告板等都在視覺傳達設計的領域之內。在設計學中,它的主要內容包括有:廣告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印刷版面設計、企業形象標志設計、海報張貼設計、影像設計、數碼產品設計、展示設計和產品外包裝設計等等。通過這些平面視覺符號的設計,能夠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就傳達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來說,主要是培養平面廣告設計人才。
現如今的21世紀,隨著計算機和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藝術設計正進行著信息化革命對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加以創新,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中,主要方式是傳達靜態的圖像文字和標志等信息,多是采取以印刷為主的方式,但這種圖像和文字信息互相交互的設計方式的所占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同時在數字化時代還出現了一些與以往不同的設計領域,因為以往舊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與新時代背景要求下的復合型和高素質人才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不能很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案進行重新的定位和調整,使之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和時代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對設計專業人才培育方案進行定位解析,是很有必要的。我們需要在現有的視覺傳達設計課程專業體系的基礎上從創新課程內容和完善專業課程體系設置這兩個方面來對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革和實踐,以數字化時代變化了的市場需求來重新定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和課程。
二、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情況分析
從目前我國的視覺傳達專業在高校中的專業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和設置多是由專業課程、基礎課程以及設計實踐這三塊構成的,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上,又以廣告設計、標志設計、包裝設計以及書籍設計等為主,一般情況下數字化藝術設計教學占的課時量比較少,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才培養目標不清晰。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數字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數字媒體藝術作為藝術設計的一門新的學科隨之出現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所培養的是在影視數字編輯和制作、動畫圖案設計、游戲設計開發等方面具有專業性的人才。在娛樂游戲產業方面尤其突出數字媒體藝術學科的優勢。此外,它也和視覺設計傳達專業有著緊密的聯系,也存在著一定的復合型和交叉性。但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如何結合自身的優勢,在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和傳統產業需求方面還需要進行思考和研究,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專業人才培養也需要有清晰的目標和定位,需要結合專業特點和市場需求來培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方面的人才,培養出能夠符合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二)在社會需求方面的認識不全面。
隨著數字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技術對傳統的專業設計行業帶來了挑戰和沖擊,與此同時,也為新市場和新產業的開發帶來了新的契機。舉個例子,在出版業上,傳統的出版社在傳統印刷版雜志的基礎上還推出了網絡電子版雜志。隨著數字化設計和出版的不斷發展,視覺傳達設計領域中出現了新的產物,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使用比較廣的電子書。電子書的出現,改變了人們以往的閱讀習慣,使廣大讀者可以隨時隨地地閱讀所需要的信息,但是在高校的專業課程教學中,還沒有將電子書的設計理論和相關的軟件教學納入到專業課課程體系中。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很難滿足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復合型設計人才。
(三)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不完善。
近些年來,我國有的院校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上增設了數字化藝術課程,這是伴隨著計算機技術、數字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而作出的課程調整,但在實踐中所增加的課程相較于傳統的課程,所占的比例仍比較少,設計專業課程體系還不完善,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還無法實現很好地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與其他的課程融合和滲透。因此,高校還需要結合自身的優勢,在現有的教學資源的基礎上來更好地設置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和教學內容,構建更加科學和系統的專業課程體系,更好地實現資源整合。
三、新視野下培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的目標
(一)明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努力構建專業特色和學科優勢。
在計算機技術、數字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以二維和三維的圖像、文字傳達為主的。設計專業人才需要滿足傳統的多方面需求,如包裝、書籍、廣告以及企業形象等。因此,作為高校來說,需要結合自身的辦學優勢和特點,在現有的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深化對視覺傳達設計傳統課程的開發和設置,需要努力構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的學科體系,凸顯專業課程的傳承性和延續性,努力形成獨具特色的專業學科優勢。
(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要重視培養創新性和實踐能力。
我國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規定了針對高校人才培養所提出的對專業、層次、類型和結構進行優化的辦法,有助于多學科的相互融合和交叉。因此,需要培養的人才具有比較全面的知識結構,能夠綜合應用各種不同學科的知識。尤其是在創意產品的開發和設計中,需要重視對創新型設計人才的培養,以更好地滿足創意產業未來的發展和規劃對專業設計人才的需求。
(三)努力培養高素質、可持續發展的專業設計人才。
現代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學習不是一勞永逸的。教育要注重樹立人們的終身學習意識和觀念。除了培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所必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需要著重培養學生其他領域和專業的知識,使學生具有綜合素質能力。要讓學生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和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豐富思維空間,為培養出更多的具有高素質、可持續發展的專業設計人才而不斷努力。
四、新視野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研究
21世紀是信息化革命時代,也是藝術設計的創新時代,視覺傳達設計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要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地豐富專業課程設置,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更好地確立課程體系和專業課程群。同時,還需要有目的地對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選修課程加以建構,形成交叉性的、多學科的、寬泛性的選修課程。并對課程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以更好地貼近時代的需求。
(一)關注時代發展和學科動態,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更新。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概念和事物的出現需要不斷地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對象進行拓展和延伸。一般情況下,課程教材與實際的變化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課程教材又需要結合實踐的發展來進行設置。為了更好地解決課程教材與在實際領域中的脫節現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必須關注時代發展和學科動態,借助先進的互聯網網絡技術以及反映當前發展的新的學術期刊和前沿動態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更新,不斷地與時俱進,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二)重視專業課程內容的重構和融合。
要重視教師和學生共同來架構專業課程內容,教師要在現有的教授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來進行課程設計,使老師和學生雙方能夠進行交流和研究。它所強調的是參與者的參與度和互動性。此外,還需要重視課程內容之間的融合,加強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以及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
五、結 語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需要不斷拓展藝術設計的內容,以時代的變化來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進行定位和解析,以數字化時代變化了的市場需求來重新定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和課程定位,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完善課程體系設計,創新課程內容,更新教學理念,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和實踐,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以更好地滿足變化了的社會需求,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符合社會發展所需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斌.也談美術基礎教學與專業設計教學的協調發展[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05)
[2] 奚傳績.設計藝術經典論著選讀[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
[3] 明蘭.民間美術造型與現代設計的融合[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12)
作者簡介:
陳志權,湖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