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武
【摘 ? ?要】足球是一種多人參與的群體性運動是青少年課下娛樂最常選擇的運動項目之一,近年來隨著小學體育課程的改革,足球逐漸進入小學課堂,成為小學體育課中的常設科目。因此本文主要從小學體育課的角度入手,對小學足球的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體育 ?足球運動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154
一、足球的發展歷程
足球一直享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是公認的最具影響力的體育項目,這從四年一次的足球世界杯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足球最早起源于我國的漢代時期,唐宋時期達到高潮,但到清代就以逐漸衰落,而如今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足球屬于現代足球,相傳起源與十一世紀的英國,隨著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足球開始傳入世界各地,到1930年第一次世界足球錦標賽的舉辦,形成了每四年一次的全球足球大聯歡。足球也逐漸成為人們喜愛的運動方式之一。
足球在我國也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運動,近年來中國足球所取得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為了進一步促進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2014年國家對校園足球做出了重要的指示,推出一些列足球進校園的活動,尤其著重開展小學階段學生的足球啟蒙活動,從而培養小學生的足球素質。
二、小學足球運動教學現狀分析
現階段,足球進校園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尤其是小學階段,不少學校在體育課上會將足球作為一項重點的教學內容,從而培養學生對于足球的興趣,但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小學足球運動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需要改進和完善的方面,此部分我將主要從師資力量、教學態度等方面具體闡述小學足球的教學現狀。
(一)缺乏師資
教學調查顯示,體育由于不是傳統的考試科目,因此在各階段的學校教育過程中普遍不受重視,不少學校認為體育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只是起到調劑作用,在學生學習文化課的過程中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因此在師資的設置方面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不少學校的體育教師往往一個人負責七八個班級的體育課,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專門的體育教師,而是由其他教師進行兼職,這就導致學生的體育課質量的不到保障,尤其是對于小學足球的教學來說,學生處在知識的學習入門時期,并且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師資配置的不正規性會導致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指導缺乏科學的依據,對于足球規則講解不清,進而造成學生認識上的錯誤,并造成安全隱患。
(二)對足球運動重視程度不夠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和體育課程的改革,不少小學開始重視體育教學,并且不斷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足球等運動開始在小學體育課上進行普及,但觀念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現階段不少學校對于足球課人就存在著重視度缺乏的問題。部分體育教師依舊習慣于“放風式”的上課方式,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天性活潑不受拘束,因此不少教師在進行足球運動過程中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進行教學,往往只是簡單的進行分組,大體的講解一下規則,然后給學生一個足球,讓他們自由的比賽,有的教師甚至連規則都不講解,只是讓學生踢著玩,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浪費教學資源,也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甚者會埋沒一部分學生的足球運動天賦。
三、小學足球運動教學對策
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發育還不成熟,因此,在進行足球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踢球技術并沒有太高的要求,教師的教學重點主要在于教給學生正確的活動規則,培養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興趣,并在活動期間保證學生的安全。
(一)教給學生正確的規則
任何運動都有其自身的規則,尤其是在比賽過程中,足球運動也不例外教師在教學學過程中的首要任務就是教給學生正確的比賽規則。如每一對的隊員人數,比賽的懲罰規則,每場比賽的時間限制,得分標準等,另外教師在講授規則過程中還要結合自身的經驗給學生做好示范工作,尤其是要突出錯誤的部分,要求學生重點記憶,學生通過掌握這些具體的規則對整個足球運動產生一個大體的了解,從而為后期開展足球運動打好基礎。
(二)利用游戲鍛煉學生的足球技巧
足球作為一項運動,與文化課的學習不同,學生只有親自“動腳”并反復練習才能正確的掌握球中的運動技巧,而小學階段,足球運動主要培養學生帶球和傳球的能力,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如果只是單純的技能性訓練,學生很短時間內就會感到無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利用有利來進行技巧訓練。
1.帶球接力。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的形式進行比賽,將跑道平均分成幾等分,采用接力的形式進行帶球跑,最先到達重點的小組勝利。這種比賽形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并且在帶球跑步過程中可以逐漸鍛煉學生的運球感,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球技巧。
2.定點傳球。首先劃出一條起點線,然后再相隔十到十五米的位置畫出一條終點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每個學生站在起點向終點線踢球,將球停下的位置離重點線距離差進行累計,最終距離最小的隊伍獲得勝利,這種定點傳球的游戲,可以對學生傳球力道的掌控能力進行鍛煉,從而提高學生傳球過程中的準確度。
(三)做好安全工作
體育課的主要上課形式即使運動,而對于小學生來說,自我保護和方法能力極其有限,而足球又是一項運動強度較大的體育項目,因此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極易發生損傷,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防范工作,做好教學器材的檢查工作,帶領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活動,在踢球過程中教師更要從旁監督,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及時的制止,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
四、足球課實施意義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成長階段,不論是身體上還是思想上都缺乏相應的鍛煉,而足球課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量,增強學生體質,還可以讓學生質檢通過運動建立良好的友誼,促進班級學生之間的團結。
(一)促進團隊合作能力
現階段,小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習慣與自我為中心,缺乏相應的奉獻、禮讓精神,而足球作為一項團隊性運動,在比賽過程中需要隊友之間的密切配合,這就給學生提供了一項融入團體,學會協作共贏的途徑,有利于學生健康個性和人格的培養,為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奠定基礎。
(二)增強學生體質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現階段小學生的肥胖問題已經給日漸凸顯,足球運動是一項運動強度較大的有氧性運動,學生在踢足球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鍛煉自身的四肢協調能力,還能夠提高抵抗力,增強自身體質,從而為文化課的學習提供一個健康的身體素質。
足球運動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在培養學生踢球技巧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