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華良
摘 要:自習課是初中階段學生復習知識和強化學習效果的重要環節,學生的自習課狀態一般存在較大差異,發揮班主任的作用有效地調節自習課學生的狀態,對于優化學生自習課效果,提升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態與水平非常重要。
關鍵詞:初中;自習課;班主任;學生狀態
一、初中生自習課的常見情形
對于自習課是否應該存在的問題,教育界存在一定的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初中階段,隨著學生學習知識的范圍不斷擴展與內容深度不斷增加,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學生能夠真正把握的知識量有限,的確有必要通過自習課,在學校管理或監督下,為學生們創造一個自我鞏固和提升的空間。根據筆者多年初中班主任工作經驗,在初中自習課上,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往往有如下代表情形,如部分學生抵觸自習課,更傾向于逃離課堂約束到室外游戲。又如多數學生將自習課作為課后作業的寫作時間,在自習課上經常出現學生將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做完,以爭取回家后有更多的自由時間。這本身并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但是筆者發現近年來自習課上學生們交換作業、探討作業內容、共同完成作業的情況增多。排除一些共同研究思考的良性合作學習行為,更多的學生則習慣性地模仿或抄襲其他學生作業,這是非常不符合初中階段課后作業實踐系統設計要求的。
二、班主任對調節初中生自習課狀態的功能
結合實踐經驗,班主任對學生自習課的狀態調節有三個突出的功能。第一,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和領導者,本身在班級內具備一定的權威性,學生們出于對老師的尊重和懼怕,在班主任參與或監督的自習課上往往會保持安靜,這對于初中生自習課紀律的維護比較重要。例如,筆者在今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發現在月考、期中前后一個星期,學生的自習課秩序就比較混亂,特別是討論答案、分數的情況普遍,這就干擾了學生自習課的秩序。筆者在這些特定的階段,會全程出席自習課,雖然并不會過度地強調自習課秩序等,但是學生們都會相對自覺地遵守紀律。而在考試前后筆者也會利用自習課,簡單的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讓學生正確地認識考試,正確地看待考試分數,引導他們做學習總結和自我反省。第二,班主任對班上學生的個體學習狀態與學習成績等較為了解,同時班主任本身對于初中生主要學科的知識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因此班主任在監督管理自習課的同時,實際上也為學生解難答疑提供了條件,這對初中生的學習水平改善有利。例如,筆者本身是教育工作者,在大學和研究生學習階段,也接觸了很多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對于學生多數學科的基本知識都可以進行簡單輔導和解答。這樣就可以在自習課上,借助班主任的知識,幫助或輔導學生完成有疑問的部分作業或其他知識的學習,相對的可以減少學生放學后的學習壓力。第三,班主任可以通過班委會選舉,任命班長、學習委員等分別承擔部分的自習課管理責任,來提升學生干部對自習課秩序的維護能力,同時強化學生的班級意識與團體觀念,這對于初中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與后續的學習都是有利的。例如,筆者不僅按照日常安排,部署班長主導的自習課秩序管理工作,還選拔了一些紀律監督小組、學習輔導小組等,通過定期輪換紀律監督人員和學習小組人員,讓更多的學生承擔自習課秩序監管職責,也提升學生對自習課秩序的責任性,減少因學生個體行為干擾自習課秩序的情形。
三、班主任有效調節初中生自習課狀態的建議
在實踐中,班主任對于班級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作為占據學校課程重要比重的自習課,其設定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對學生鞏固學習有利。班主任具備比較強的紀律管理和知識輔導優勢,只要較好的發揮班主任的功能,就可以有效改善初中生自習課秩序和紀律,讓學生在自習課上更充分地借助班主任資源,更好地開展學習。這樣就可以相對有效地減少學生干擾自習課秩序,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改善學習成績,對于初中教育目標的實現有利。要達到這個目標,班主任需要更多地深入觀察初中生自習課狀態,認真與學生溝通、互動等,準確定位班級自習課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問題的成因。進而結合班長等班委會成員參與、學習小組之間互相合作與紀檢委員監督等機制,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優化學生自習課秩序與學習效果。
總的來說,自習課學生狀態不僅影響學生自身的學習效果,還會對其他的學生產生輻射作用。班主任不僅需要強化自習課紀律的管理,更需要關注學生對自習課的利用情況,發揮引導和輔助作用,來借助自習課改善全班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馮發全.淺談晚自習[J].飛(素質教育版),2014(02).
[2]艾明剛.初中晚自習改革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12).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星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