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
摘 要:基于游戲的思想,將游戲的競技、仿真、互動的機制應用到網絡課程的開發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的重視。本文簡單分析了游戲和網絡課程結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游戲化網絡課程的設計理念,以《農場狂想曲Ⅱ》為例說明了游戲化網絡課程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游戲;網絡課程;農場狂想曲Ⅱ
近年來,網絡課程作為信息化教育的主要形式,網絡教學資源的核心部分備受專家、老師和學生的重視。然而,大多數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普遍是文本加視頻,注重內容的呈現和講解,缺少互動性和趣味性, 學生的學習欲望難以激發,表現出來的熱情也遠遠不如在游戲方面。因此,基于游戲的思想設計和開發網絡課程,將游戲的機制與信息化教學資源有效整合,從而激發學習者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一、游戲化網絡課程的設計理念
1.制訂學習目標
制訂可量化的學習目標有利于游戲化學習中學生主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些目標就是他們學習的推動力。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像玩通關游戲一樣,進入下一個目標的深化學習,自我調整學習的步調。水平較低的學生可以選擇合適的層次的學習內容,在鞏固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
2.創設學習情境
游戲化網絡課程強調情境的創設,在仿真的虛擬場景中,學習者通過解決問題,完成階段性任務,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在完成操作性任務過程中,進入強制化學習狀態。在網絡課程設計中,可將學習內容分解成不同水平的學習任務,創設仿真學習情境。
3. 激發興趣、積極獎勵
大多數游戲里面都會設置一個積分榜,以此來顯示不同玩家的效率等級和成就。同樣,學生在游戲化學習過程,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參與到學習行為中,系統通過代表等級的徽章來獎勵和激勵學習者。當完成一個階段的學習任務時,得到獎勵后的學生成就感和榮譽感倍增,并會積極投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4.及時反饋,反思評價
當學習者在完成任務后,系統及時做出相應反饋,刺激學習者的神經,激發進一步繼續體驗的熱情。系統及時反饋,學習者就會大致地了解自身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并調整自身的情況,進入自我調節的學習狀態,自由地把控自己的速度,核對答案等,最終獲得積分并提高等級。在游戲化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可視化的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練習時間、學習視頻時間以及獲得的等級,并對學習者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行為作出評價。
二、游戲化網絡課程的應用實踐
1.游戲化網絡課程實踐——《農場狂想曲Ⅱ》游戲
《農場狂想曲Ⅱ》集成了農業、地理、環境、經濟、社會等學科知識,玩家以農場主人的身份進入虛擬世界中建設、管理和運營自己的農場。游戲的基本環境具有降水、溫度等真實的地球氣候。田地的指標(肥力、水分、酸堿值)、動物的生長指標(水、食物、清潔等)、作物的生長指標(數量和生長進度),這些真實的模擬給科學探究問題提供必要的條件是對科學實驗的支持。玩家不能改變自己農場的氣候環境,但田地、農作物、動物的指標是可以通過添加肥料、澆水、洗澡等操作進行控制或改變。學生自我控制的調節,提供了實驗的機會,可以改變生長環境來驗證自己的假設和想法。《農場狂想曲Ⅱ》本身是一個合作交流的網絡游戲,玩家們可以互相加為好友,發送在線和離線消息,還能夠快速直達好友的農場觀光。當學生第一次進入游戲時,會被 “練習島”的教練安排指示任務,在全部完成后就掌握了作物種植和動物飼養的基本操作。玩家的角色等級達到5級時,可以自己在城市購買一塊地,規劃、設計和經營自己的農場。
2. 游戲化網絡課程
《農場狂想曲Ⅱ》的開發和實踐,改善知識獲取途徑,提升了學習趣味性和學習動機。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不僅對地理和生物的學科知識加強了記憶和鞏固, 還對農業的理解更加深刻, 他們將知識和探究的方法作為解決游戲問題的工具。在實驗的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不斷注重反思,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束語
游戲的思想設計和開發網絡課程,將游戲的機制與信息化教學資源有效整合,為學習者提供了優質的學習資源。游戲化的網絡課程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自主管理能力,培養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尚俊杰,張 喆,莊紹勇,等.游戲化網絡課程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4).
[2]蔣 宇,尚俊杰,莊紹勇.游戲化探究學習模式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05).
(作者單位: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職工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