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勝男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以飛快的速度發展,在人們生活質量和思想意識不斷提高的背景下,提高教育水平、促進人才的全面成長成為人們最為迫切的希望。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高校積極加大了音樂教學的比例,希望人才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受到音樂的熏陶,促進內在修養的提升。現階段我國高校的音樂教學中,普遍采用奧爾夫教學法,這一模式是在聲勢節奏下開展教學,同時能夠在教學中積極融入動作及語言等,對于人才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 高校音樂課堂 應用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就是將動作、語言及音樂融為一體的教學。在我國加大教育力度的過程中,素質教育理念得到不斷加深。現階段我國高校積極增加了音樂等藝術教學比例,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實現對人才的全面培養,同時可以極大的豐富高校教學內容及形式,有助于為學生營造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現階段我國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聽力及節奏訓練,更能夠有效的培養起學生的創造性。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
(一) 產生
卡爾奧爾夫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及作曲家,他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音樂教父之一,在進行音樂教學研究的過程中,經過不斷專研總結出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受到了世界各國音樂界的認可。在該理論長時間的發展中,已經對各個領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成人教育和老年健康等領域。
(二)基本理念
首先,原本性。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產生及有效應用最主要的基礎就是它的原本性。奧爾夫曾指出,這里的原本性不僅僅代表單純音樂,它同時包含了語言、行為等在音樂中的體現,同時指出原本性指的是不同語言及舞蹈動作是音樂產生的根源。因此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尊重其原本性,就是要將舞蹈動作、語言及行為等多種因素融入到教學手段當中,這樣一來將產生不可替代的教學效果。
其次,人本主義。奧爾夫指出,音樂教學中,原本性同人本主義是密不可分的,人本主義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對原本性進行充分的展現。尊重人本主義,要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以人的發展為基礎展開各種教學活動,并不是簡單的將知識及結構進行講解,同時課堂中,學習者是否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奧爾夫的這一教學理念同新課程改革對我國教學的要求不謀而合,充分體現了我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我國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一)積極應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進行聽力訓練
聽力訓練是高校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積極融入到聽力訓練中,就是對原本性和人文主義進行最大程度的發揮。在進行任何樂器的教學過程中,都可以積極融入打擊樂器,學生在對相關知識進行掌握的過程中,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節奏訓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更好的掌握。同時這種具有聲勢感的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在聆聽過程中,更深刻的對音樂進行感知。聽力訓練是幫助學生有效掌握旋律、節奏等多種音樂元素的重要手段,因此課堂上要想積極體現奧爾夫教學中的原本性和人文主義,可以通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來進行。例如,《土耳其進行曲》就是高校音樂聽力課堂必不可少的一首曲目,通過對該曲目的欣賞,不斷變換的旋律會促使學生不知不覺隨著音樂擺動,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會大膽的運用語言和肢體對音樂進行描述,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聽力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二)積極應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進行節奏訓練
節奏教學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根本理念,無論在進行任何一種樂器的教學,掌握好旋律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在進行節奏訓練的過程中,積極運用奧爾夫教學法,將動作、語言及音樂融為一體,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進行有節奏感的朗讀,將文字進行不同節拍的變換朗讀,并鼓勵學生努力去對不斷變化的節拍進行感知,從而對節奏掌握的更加輕松。同時也可以在節奏訓練中,積極的融入動作,通過不同動作形式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肢體部位所發出的聲音應當是有一定節奏的,隨著姿勢的不斷變化出現不同的節拍,學生會對節奏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加體現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原本性和人本主義。在學生們積極參與這種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其聽覺分辨能力得以提升,從而在進行樂器演奏的過程中,能夠展現出更加良好的節奏調控能力。
三、結語
奧爾夫音樂教育法同傳統的教學方法具有根本上的不同,它創造性的提出了動作及語言等是音樂發展的本源,同時表明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尊重人本主義。現階段我國高校在積極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加大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應用,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在對語言及肢體應用的背景下,對旋律、節奏和聽力進行更好的掌握。
參考文獻:
[1]段曉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本科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2]袁生慧.“奧爾夫教學法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培訓與研討活動在深圳舉辦[J].中國音樂教育,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