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剛
摘 要:語文作業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促使學生知識面不斷拓寬,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促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語文作業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語文作業的布置能夠使學生獲取更多學習的樂趣,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與能力。本文通過對現階段語文作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根據作業模式的有效改革,將開放性的語文作業應用到教學中,為課程改革奠定有利基礎。
關鍵詞:語文教學;開放性作業;分析
課堂教學、作業、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鞏固而進行的有效練習,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促使知識面不斷拓寬,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與創造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學環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現階段語文作業存在的問題
隨著現階段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更注重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而作業也是教學環節的重要部分,卻沒有受到充分地重視。孔子曰:“學而時習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必須要鞏固所學的知識,作業就是最好的鞏固形式。但在較長的時間內,語文作業的形式并沒有得到較大的改變,還是通過抄寫、背誦、試卷等方式進行知識的鞏固。這些更多注重讀寫,對學生的活動空間存在較大的限制,對學生的知識面以及思維的發展也存在較大的限制,從而對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利的影響。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下簡稱“新課改”)新課改標準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將傳統的重視學習結果轉變為更多地注重學習過程,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地完成作業,而不是被動去完成。現階段,語文作業不僅繁多而且缺少創新性,對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有著不利影響,嚴重的時候會導致學生出現厭學的情況。所以,教師要加強對作業的創新設計,切實將學生從繁多、乏味的反復練習中拯救出來,也可以說,語文作業在新課改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我們必須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加強語文素質教育的同時,還必須要對傳統的語文作業進行有效的改革,將開放性應用到語文作業中,讓語文作業以一個全新的形象再次站到學生眼前。
二、開放性作業的分析
作業的有效改革是為了充分展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促使學生有效建立自信心,新型的開放性作業能夠有效地將減輕學生繁重的課業負擔,此種方式也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方法,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加學習活動,能夠在學習中善于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從中感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樂趣。
而現階段語文教學還是很難改變機械作業的形式,在語文教學中經常發現反復抄寫、對課文進行死記硬背、各種各樣的試卷練習等現象,這種枯燥、乏味的學習過程會導致學生出現疲勞,嚴重的時候會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
經常會聽見學生說:“今天的作業是抄寫兩遍整個單元的詞語,好累啊。”學生只是單純地為了完成作業而去抄寫,在寫的過程中也沒有進行深入地思考,老師再次提問也還是會出現很多錯誤,也充分表明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已經失去了興趣與熱情,只是被動地去接受。
長時間這樣,語文教學就會出現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狀態,因此,教師要避免語文作業中盲目抄寫、死記硬背的現象。在新課標的要求下,一些教師已經意識到,學生的語文作業不僅是為了鞏固知識,同時,需要具有個性化、生活化的特點,不能單一地進行操作。教師要通過作業這一環節,幫助學生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語文素質不斷提升。作業的有效布置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開放性作業具有多樣性、個性化的特點,從單一的抄寫中走出來,進行全面地設置,聽、說、讀、寫面面俱到,將各個學科的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讓語文作業既有樂趣,又有較強的吸引力。
例如,在完成了對《火燒云》一文的學習后,在學生感受到火燒云的顏色不斷變化的時候,讓學生將所學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結合,想象火燒云還存在何種形狀,然后教師將不同形態的火燒云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在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選取一個自己最喜歡、最有興趣的火燒云形態,并談談它的樣子,具有哪些變化,最后按照本文的相關寫法對自己喜歡的火燒云進行描寫。
第一,開放性作業的設置要避免傳統的一刀切現象。由于學生存在不同的差異,如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等,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將作業的種類設置得更具靈活性以及多樣性。作業分為三個等級,一級作業更加注重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二級作業相對比一級要簡單一點,更容易理解一點,三級作業比二級作業還要簡單,更多的是注重課堂知識的鞏固,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學生自主選擇,而且作業的完成效果較好。
例如,在完成《黃河,母親河》一文的學習后,進行個性化的作業布置: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做一個介紹黃河的練習,內容與形式可隨自己安排。擅長畫畫的學生,可以通過圖畫的形式將黃河展現出來,擅長文學的學生,可以進行多方面地收集與整理,如,關于黃河的故事、神話故事、民俗故事等,同時,寫一篇關于歌頌黃河的文章;注重環境保護的學生,也可以對黃河流域中存在的環境問題以及生態污染等問題進行有效地分析與研究,并設計一個環保標語,還可以提出有效治理方案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發揮學生自身的優點,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對學習、對作業產生興趣。
第二,有效、科學的評價也是十分重要的。傳統的作業評價就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單一的評價,只在作業上標注錯誤,沒有給予正確的指導,所以,必須要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采用多項評價法,讓學生與家長都積極參與到作業的評價中,可以采取學生的自我評價、小組之間的互相評價、家長檢查后簽字評價以及教師的綜合性評價等。
第三,通過與教材的有效結合,采用一些學生與家長共同完成的作業,此類型的作業具有較強的感情色彩,學生能夠在完成作業的同時,與家長間的關系更親密。
例如,在《風箏》一文完成學習后,根據現在的家長更希望學生能夠好好學習,而給學生娛樂的時間較少的情況,教師可以這樣布置作業:利用課余時間,將《風箏》的故事清楚、準確地講給爸爸媽媽聽,同時,就游戲的不同看法進行有效地談論,并共同完成一篇練習。課后反映效果較好,有的家長有了較大的感觸,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夠科學、不夠合理,以后會改變以往的教育方式。而學生也有了新的認識,能夠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也可以理解以前家長對自己的教育方式其實也是愛的一種表現。這樣進行作業的布置,不僅讓學生能夠深刻了解《風箏》一文中所表達的情感,也能增加學生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從而促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感情。
三、總 結
總而言之,開放性語文作業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提高,有利于充分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在進行開放性語文作業設計時,教師要充分運用新課程理念進行語文教學,同時,還需要對學生個性與潛能進入充分重視,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不斷發展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張慶霞,王瑞芳.淺談開放性的語文作業在教學中的實施[J].價值工程,2013(24).
[2]石晶漫.小學語文開放性作業設計初探[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
[3]白 晶.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開放性與創新性[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2(04):114.
[4]劉 玲.語文教學中開放性作業的設計[J].青年文學家,2012(04).
(作者單位:吉林省敦化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