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音樂文化是中華民族人民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音樂教育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中對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還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知識了解不多,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樹立民族音樂教育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當地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豐富資源,培養學生的傳承意識,在教學理念、方法等方面做出創新,促進民族音樂文化與世界音樂文化的結合,做到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
【關鍵詞】民族音樂文化;學校;音樂教育;創新與發展;傳承
引言
傳統音樂文化,作為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其對當今高校音樂教育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當今世界,了解和學習民族音樂文化已經稱為國際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學習世界音樂文化知識的同時,更要做到對本民族音樂文化知識的傳承。
一、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及其文化傳承價值的分析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音樂文化,其在與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不斷發揚光大,并且世代傳承。我國歷史悠久,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音樂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從中國發現骨制樂器開始,音樂在中國已經發展了8000多年。數千年來,經過先輩們的創造、傳承與積累,絢麗多姿的民族音樂文化在國內釀就,其多彩的形式、豐富的內容、淳樸的風格都是中華兒女理想和追求的反映。
與現在世界上流行的音樂不一樣,民間歌曲是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實踐中進行創作,并且通過口頭在社會上代代流傳的,是中華勞動人民智慧的體現,更是當時社會最真實和最直接的反映。我國的民族音樂主要有五類:民間舞蹈音樂、民間歌曲、戲曲音樂、說唱音樂以及民間樂器,各類民間音樂曲調靈活,通俗易懂,更易傳播。[1]不同音樂形式之間更是相互影響和補充,是我國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體現社會不同歷史時期的現象,更是體現民族獨特文化風格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二、如何在學校音樂教育中更好地傳承民族音樂文化
(一)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關系的分析
1.學校音樂教育的基礎是民族音樂文化的基礎
當前,民族音樂文化在學校的音樂教育中已經得到了重視,其地位在提升學生音樂水平方面也不斷提升,但還有部分教師和學生沒有認識到民族音樂文化在學生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不同文化的碰撞,多元的文化格局不斷形成,各個國家都開始給予本民族的文化資源足夠的重視。學校音樂教育,作為學生音樂習得的重要途徑,要把其作為學校音樂教學的基礎,才能在音樂學習中傳承本民族的文化。
2.學校音樂教育: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載體
關于民族音樂文化的載體,音樂界的討論較多,音樂工作者在這個問題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民族音樂文化的主要是通過民間的音樂團體進行傳播的,學校音樂教學這一重要的媒介反而被人們忽視了。換句換說,學校音樂教育作為民間音樂文化傳播重要載體作用,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2]因此,教師要對學校音樂教育在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才能為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提供動力,真正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
(二)如何在學校音樂教育中更好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分析
1.正確民族音樂文化理念在學校音樂教育過程中的樹立
科學的教學理念能夠指導教學行動的合理開展。因此,在學校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民族音樂文化理念,讓學生認識到民資音樂文化的魅力,為民族音樂文化在音樂教育中得到傳承打下理論基礎。同時,教師還應該明白事物都是在發展中傳承的,民族音樂文化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創新,才能做到有意義的傳承。教師要對民族音樂文化的這一特性有正確的認識,正確把握好“開放”和“尋根”之間的關系。[3]所謂“尋根”,就是要發揚和繼承傳統民族音樂文化中的精華部分,但不是一味守舊,要能夠對傳統的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創新,要把握好二者之間的度。總之,正確民族音樂文化理念的樹立,是處理民族音樂文化發展與傳承的基礎,只有合理適度的把握,才能促進民族音樂文化在與時俱進中得到弘揚和傳承。
2.良好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環境的構建
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不僅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還需要良好的學校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是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主導力量,社會環境則是其發揚的發展的重要途徑。良好學校環境的建立,學校要制定相關措施,加大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力度,在無形中增強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意識,學校要為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建設良好的校園環境,積極發揮其主體作用。[4]例如,學校可以開展與民族音樂相關的講座,或者舉辦相關的歌唱比賽、歌舞劇等等,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引導學生從多方面接觸民族音樂文化,處在濃厚的民族音樂文化氛圍當中,能夠自覺學習和了解民族音樂文化,繼承民族音樂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并將其發揚光大。
3.在音樂教學中突出當地民族音樂文化的特色
我們要認識到,民族音樂文化是民間智慧的產物,也是在民間得到發展和弘揚的,民間是滋養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土壤,具有特色的當地民族音樂文化魅力是極其驚人的。因此,學校在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要與當地的民族特色相結合,加強學生對本土民族音樂文化的理解,無形中激發學生對其學習興趣,才能做到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也就是說,學校音樂教育是與當地的特色文化分不開的,要突出當地的具有特色的音樂特點,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民族音樂文化的魅力,才會在學習和工作過程中自覺傳承和發揚民族音樂文化。
三、結語
民族音樂文化是一個民族智慧的結晶,是當時社會生活的深刻反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意識,促使學生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傳播民族音樂文化,把民族音樂文化發揚光大,承擔起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歷史責任。
參考文獻
[1]管建華.21世紀中國音樂教育面臨的挑戰——課程改革與文化[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3-3-6
[2]范立芝.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西北師大學報,2005-11-140
作者簡介:楊萬春(1963—),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學歷:本科,職稱:副教授,單位:蘭州城市學院音樂學院,研究方向: 音樂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