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廣大高校而言,不僅應加強各方面專業人才的培養,同時應承擔校園文化建設的重任。高校應積極打造良好文化氛圍,為學生提供良好外部環境,這樣才能使其人文素養得以不斷提高,情感也得到陶冶。作為高校音樂學院而言,本身應以培養大學生藝術情操為目的,通過科學組建交響樂團,能使大學生藝術情操切實得以有效提高。本文淺要分析探討對于高校音樂學院而言,組建交響樂團的戰略意義,并提出了自己的相應看法。
【關鍵詞】高校音樂;交響樂團;組建;必要性
對于高校教育而言,應切實注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使大學生能進行全面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廣大高校不僅積極致力于專業性人才方面的培養,同時也開始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積極打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在大力開展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音樂文化承擔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隨著交響樂在音樂學院的興起,越來越多高校著力于開展豐富多樣藝術活動。為此,有必要分析探討高校音樂學院組建交響樂團戰略意義。
一、交響樂團概述
藝術形式本身多種多樣,其中,音樂文化的不斷發展,使藝術形式更加豐富多彩。音樂形式也具有多樣化特點,在眾多音樂形式中,交響樂在各大高校音樂學院逐漸得到了普及和推廣[1]。通常來說,交響樂本身屬于高雅音樂,在人類對音樂漫長的探索歷史長河中,交響樂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推動了現代音樂不斷發展。通常來說,根據交響樂團建制方面的不同,又包括三管樂團與雙管樂團不同種類形式。根據交響樂團本質特點,人們通常將其通俗叫做管弦樂團。究其歷史,主要追溯到古典樂時代,貝多芬對于交響樂發展起到十分重要推動作用。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浪漫主義音樂逐漸開始盛行,無論是樂團編制還是經過一段時間發展之后的組合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不斷完善。與此同時,隨著音樂形式不斷增加,不同樂器也在逐漸加入,交響樂團切實得以不斷發展,無論是音響效果還是演出效果都得到不斷增強。對于交響樂團而言,其演出人數也存在一定差異,通常來說,部分交響樂團在演出的過程中,樂手只有30人左右,規模相對較小。而部分交響樂團演出過程中,演出陣容非常龐大,甚至能夠達到數百人。對于交響樂團而言,本身能充分體現出音樂藝術性特點,尤其是在實際演繹的過程中,由于本身演奏樂器種類豐富,演奏形式也多種多樣,因而能給人帶來音樂的震撼效果。
二、高校音樂學院組建交響樂團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增強
相對來說,高校音樂學院本身是培養專業性音樂人才的搖籃。通過組建交響樂團不僅有利于音樂方面專業人才的培養,同時也有利于使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使學生具備良好團隊合作意識[2]。通常來說,實際交響樂演繹過程中,不單單是某位學生的事情,需要大家相互合作、密切配合,這樣才能使演繹效果切實得以有效保障。由此可見,交響樂本身具有一定的團隊性特點。樂器本身存在諸多演奏形式,而演奏形式方面的不同,演出效果也存在較大不同。例如,樂器在進行獨奏的過程中,本身與合奏差異性較為明顯。對于樂器獨奏而言,更加倡導個人演奏能力,音準一定要得以保障,個人發揮一定要好。對于合奏而言,除切實具備良好個人演奏能力之外,還應注重團隊之間的密切配合,尤其是不同樂器之間,講求音色方面進行有機融合。由此可見,團隊成員之間應該相互合作,彼此之間加強交流,并切實遵循樂譜進行演奏。與此同時,應嚴格把控音準及節奏方面準確性。在實際演奏的過程中,不能盲目進行個人主義,這樣才能使交響樂團得到良好演出效果,不同樂手之間和諧統一。由此可見,通過在高校音樂學院開展交響樂演奏,使學生之間交流更加密切,有利于團隊合作意識方面的養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有助于大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對于交響樂而言,本身屬于高雅音樂范疇,而高雅音樂本身具有良好的情感陶冶作用[3]。為此,交響樂演奏過程中,使學生本身藝術修養受到潛移默化影響。研究表明,具有較高藝術修養的人,其思維能力相較于常人更加開闊。由此可見,通過大力開展交響樂演奏,有助于音樂學院學生思維能力方面不斷提高。美國一家雜志社就上述問題,曾經進行調查統計,該雜志將50位各行業翹楚代表進行調查統計,發現絕大多數人本身具備良好藝術素養。由此可見,藝術教育不僅使人身心得到陶冶,也是思維能力得到拓展,并有助于實現成功。針對上述問題,劍橋大學進行了這樣一組實驗,在實驗之間,預先選擇成績無明顯差異學生共計40名,將學生隨機進行分組,一組學生讓其接受古典樂和交響樂熏陶,一組學生不進行交響樂收聽。結果發現,兩組學生之間成績存在較大差異,接受交響樂熏陶的學生成績相對要更好。經過大量實踐表明,在高校音樂學院大力開展交響樂演奏,能切實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并使其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拓展。
(三)有助于校園文化氛圍的塑造
對于高校而言,還應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努力打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通常來說,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助于學生更加自覺主動學習,并能使學生實現知識方面的不斷提高,藝術修養方面的不斷增強。為切實打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應積極開展各類藝術活動,不斷加強學生之間關于音樂、藝術方面的交流。與此同時,應使學生切實從心里熱愛藝術并崇尚藝術。通過在高校音樂學院內部大力開展交響樂演奏,在一定程度上調動校園氣氛,有利于良好文化氛圍的養成。在開展交響樂表演過程中,交響樂本身具備的音樂美感,在校園內徹底得到展現,使校園師生受到熏陶及感染。與此同時,應不斷加強交響樂演奏宣傳工作,促進交響樂演奏在校園范圍內大力開展,并最終形成一定音樂圈子,喜歡音樂、熱愛音樂的學生都能參與其中。然而,部分學生缺乏對于交響樂的認同感,尤其是覺得交響樂難以和實際生活進行緊密聯系,因而對交響樂不能產生較為濃厚興趣。只有在音樂學院不斷開展交響樂演奏,有利于校園內學生受到高雅音樂熏陶,體會到高雅音樂帶來好處,使學生不再對交響樂進行排斥,并不斷提高自身藝術修養。
三、高校音樂學院組建交響樂團的方法
(一)高校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組建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目前來說,高校音樂學院在大力開展交響樂團組建過程中,普遍面臨下面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音樂學院學生本身藝術水平受到一定限制。相對來說,音樂學院學生與專職藝術家本身存在一定差距,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多個方面,例如專業水平方面的差距、專注度方面的差距等。由于多方面差距的存在,交響樂演奏效果方面不能切實得以有效保障,因而在調動校園氛圍方面也存在一定欠缺。第二,在成員確定方面。對于音樂專業學生而言,在成員確定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學生只有幾年的時間,通常會面臨新老成員交替。與此同時,音樂學院學生還應進行其他音樂分支學科的學習,這也勢必會大大降低交響樂演奏時間。第三,師資力量方面的問題。交響樂本身需要樂手具備一定專業技能,一旦師資力量存在不足,缺乏足夠指導或者面臨硬件設備方面問題,都會對交響樂團順利開展帶來一定困難。
(二)高校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組建模式
1.科學確定人員編制
在音樂學院開展交響樂團組建過程中,應科學確定人員編制。相較于其他學院學生,音樂學院在開展交響樂組建方面具備自身的一定優勢。但是,在人員編制方面,也應進行科學規劃。通常來說,并非參與度越高,越有利于人員方面的確定。根據規模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即大型樂團形式、中型樂團形式以及小型樂團形式。對于大型樂團形式而言,人員規模較多,人數應控制在90人左右。對于中型樂團形式而言,人數應控制在70人左右。對于小型樂團形式而言,人數也需控制在30人左右。在實際確定人員編制的過程中,還應綜合考慮學生水平、學生數量等因素。
2.交響樂團訓練及管理
在對人員編制進行科學選擇之后,應著力于樂團的訓練,并對成員進行有效管理。交響樂在實際演奏過程中,團隊成員之間的配合是一大關鍵。為此,在對成員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應注重加強團隊意識等方面的培養。在訓練的過程中,應定期開展進行。與此同時,訓練過程中應進行嚴格要求,并采取相應的考核制度,對成員形成有效激勵。與此同時,應加強對于人員方面的篩選,對于表現不合格成員,必要時對其進行淘汰,這樣才能使整體演奏效果得以有效保障。在樂團管理過程中,應力求做到嚴格。管理人員需注重管理過程中的計劃性及目的性,制定科學有效訓練時間表,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應按照時間表進行有效開展。此外,在訓練時間、訓練方式等方面都應有效控制。音樂學院學生本身接觸音樂較多,因而還應加強日常方面的訓練及管理。例如,還需加強樂器方面的日常訓練,使學生樂器演繹水平切實得以不斷提高。在日常訓練的過程中,應特別關注功底較差學院,應對其加強訓練與管理,使其演繹水平切實得以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應根據學生本身興趣愛好,科學選擇訓練曲目,在難度方面,以由簡單逐步向難轉變為宜。
3.促進交響樂團影響力的不斷擴大
為切實促進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的開展進行,應通過科學組建交響樂團,不斷擴大藝術在整個校園的影響力。通常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第一,應注重與音樂專業課程的有機結合。對于音樂專業學生而言,只有將交響樂演奏與自身專業課程有機結合,才能使演奏更加順利,演繹水平得以不斷提高。與此同時,能使其他專業學生也得到有效帶動,從而使交響樂團影響得以不斷擴大。針對現階段音樂教育的現狀,還應大力開展課程改革,并積極營造音樂交流的平臺,并邀請具有相關經驗講師開展交響樂方面的培訓及演講。除此之外,還應不斷加強課程方面的考核,對音樂專業學生形成有效激勵。第二,在校園內大力開展交響樂社團。對于大學生而言,通過組建社團,能吸引一大批音樂愛好者,并能充分調動非音樂專業學生的興趣。為此,社團能充分起到招攬人才的作用,從而使樂團影響力得以不斷增強。
四、結語
本文主要分析探討了高校音樂學院學生組建交響樂社團的意義,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于廣大高校而言,在積極營造校園文化氛圍的過程中,音樂文化承擔著較為重要的作用。而交響樂團本身屬于重要音樂形式,通過組建交響樂團,能使學生養成良好團隊合作意識,使音樂學院學生思維得到有效拓展,并有助于校園文化建設,帶動校園文化氛圍,因而加強交響樂團組建非常有必要。
參考文獻
[1]呂曉一.淺析高校交響樂團的組建[J].黃河之聲,2012(16):116-118.
[2]曾凡宇.淺析高校交響樂團[J].音樂大觀,2013(13):59-59.
[3]李美意.將交響樂文化引入高校素質教育[J].太原大學學報,
2014(1):97-101.
作者簡介:李璐璐(1991.04.10- ),女,民族:漢,江蘇省徐州市人,學歷:在讀研究生,單位: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