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健鵬
摘 要:中國的傳統文化歷時久遠,蘊含著優秀的人文精神,對于人民的生活以及思想等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可挖掘的利用資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當從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吸收精華,從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及途徑。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時代的不斷變化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生活方式的轉變,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價值觀等。大學生能夠通過網絡等途徑接觸更多信息,敢于嘗試,喜歡不斷接觸新的知識和想法,這使他們的思想更加多變。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展開極具必要,但是從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狀況來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以及方法顯然缺乏先進性,從而導致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能夠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新的內涵,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行。本文從多個角度詳細闡述了如何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義
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融入不足,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缺乏深刻內涵,學生對于課程興趣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育意義沒有充分體現。實際上,優秀傳統文化能夠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產生新的效果。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于一個人的素質、品格以及心理等都有著一定的教育意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傳統優秀文化的結合能夠充分調動這些意義,從而使教育效果更加理想。
1.優秀傳統文化關注個人素質的提升
在傳統文化中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人們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也就是重視個人素質的提升,認為提升個人素質是實現其他理想、做其他大事的基礎。一個人為人處世都需要素質作支撐,如果素質不過關,事情也難以做好。提升個人素質不僅是古人對于自身的要求,這個標準同樣適用于現今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素養,使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素質,從而在為人處世上有所建樹。目前高校中一些大學生顯然缺乏這種意識,在為人處世上不是很成熟,常有不合禮法的行為和言語。對此,需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與提升個人素質,從而使學生完善自身,提升思想政治素養。
2.優秀傳統文化講究嚴格要求自己
中國的傳統文化講究凡事先反省自己,多為別人考慮,從而與他人友好相處,處理好人際關系?!凹核挥鹗┯谌恕本褪沁@種思想的體現。在這種思想的推動下,人們能夠和諧相處,從而營造一個更好的社會環境。現在這種思想依然沒有落伍,相反,在這個有些浮躁并且價值觀多元化的時代,更加需要這種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的開展也是希望學生能夠在人際關系上注重寬容和諧。然而,當代的一些大學生喜歡以自己的利益為先,在做人做事上雙面標準,對別人不夠友好寬容,從而導致人際關系的緊張與不和諧。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促使大學生嚴于律己。
3.優秀傳統文化注重堅韌意志的培養
在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把堅韌意志看作一個人做人成事的重要條件。孟子曾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就是說,一個人在做大事前一定會受到各種磨難,從而在磨礪中形成堅韌的品格。在當今時代中,快速發展的經濟給大學生以后的就業創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同時也使他們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大學生想要有更好的發展,想要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就需要有堅韌的意志。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結合能夠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品格以及堅韌的意志。
4.傳統文化重視心態的調整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宣揚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鼓勵人們能夠根據實際生活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被物質或者外界的事情所奴役。如今是物質極其豐富的時代,社會中還流行著一些攀比拜金的風氣。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需要抵制這些誘惑以及不良風氣。這時,傳統優秀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能夠使學生以正確的觀念看待物質需求,從而調整自己的心態,更好地學習并追隨自己的理想。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利用方式
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蘊含著優秀的思想和精神,還有許多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從傳統文化中尋找靈感,從而推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以及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培養和提升。
1.以身作則的教育方式
在中國的悠久長遠的教育歷史中,教育家孔子的身影無疑是非常清晰耀眼的??鬃又鲝堃陨碜鲃t,認為教師應當身為世范,通過良好的言行舉止以及思維想法等來影響學生,使學生能夠積極學習和效仿。以身作則的教育方式同樣適用于現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過教師以身作則給學生做一個標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尊重學生差異的教育方式
在古代教育中,已經出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大教育家孔子就是實施者之一。智商、思維方式、情商等都是因人而異的,這些因素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對此,教育應當尊重學生的差異,從學生的個人特點出發,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這種傳統教育理念依然適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學生的特點出發,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針對性,學生也更樂于接受,效果也會因此更加理想。
3.以情動人的教育方式
優秀傳統文化中,十分提倡情感教育,其具體表現為以情動人。這種傳統理念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認為學生是可感化的,能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顯然這種教育理念更加人性化,同時效果也更加明顯持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采取強硬的手段,學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和厭倦心理,會產生反效果。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利用傳統文化中以情動人的方式,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樂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樂于配合各項工作,從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以及效果。
4.環境熏陶的教育方式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認為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在當今教育中,這一理念同樣適用。高校學校環境與班級風氣對于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不僅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及作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進行不能僅僅依靠于工作人員的硬性維持以及各種調理規則,還應當從營造良好的環境出發,通過好的風氣來感染學生,使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利用策略
隨著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以及發揚光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的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使學生受到更深刻有效的教育,就需要在探索與創新中發揚傳統文化,將傳統的優秀思想與德育工作相互滲透,從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1.將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到學生的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貫穿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又要貫穿于學生的其他課程學習以及學校的日常生活中。在大學生涯中,從學生學習的各門課程到參與的各種學校活動,從教師的授課到學校的各種文化建設,都蘊含著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毫無疑問,思想政治教育課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方式,它的理論內容更加全面,知識更加系統化。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需要將優秀傳統文化充分融入其中,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充分感受傳統文化所蘊含的精髓。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也需要滲透到其他能夠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途徑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專業課程,它具有靈活性,能夠貫穿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傳統文化的融入能夠有效教育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質。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當對傳統文化加以充分利用,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整個過程中。
2.將傳統文化與校園活動相結合
校園活動地有效開展能夠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指導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行為從而不斷影響學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養。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改變一個地方的風俗,引領地方民眾向好向善,這同樣適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施行。所以將傳統文化與校園活動相結合不失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例如,學??梢蚤_展舉辦“儒家文化周”,通過組織演講活動,舉辦儒家文化展覽等方式使學生了解儒家文化,并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教育及影響,得到知識的拓展以及思想的洗禮。
3.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學生課程學習中
教師是學生課程學習的主導者,輔導員是學生的直接管理者,教師的思想道德素養以及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也同樣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效果。所以教師以及輔導員需要通過自身學習以及參加培訓等方式提升思想道德素養以及傳統文化素養,從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當然,想要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學生的課程學習中,不僅僅需要教師的素質提升,還需要課程內容的完善與拓展,從而與傳統文化相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學生課程學習中,能夠打動學生的內心,使學生真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受其影響,從而不斷進步與成長。所以當教師在教某門課程時,可以拓展知識內容,將其與傳統文化相結合,這樣既能增加課程的趣味和深度,又能夠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養。
四、總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是學校管理的需要,同時也是提升學生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著豐富深刻的教育意義,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能夠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增加其內涵,從而使學生能夠樂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從中收獲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羅雙鳳,羅平西,冷樹青.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11(05).
[2]王 靜.論校園文化德育功能的實現[J].思想教育研究,2005(05).
[3]孫新新.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現實價值[J].文教資料,2011(04).
[4]鄭麗萍.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究,2007(02).
(作者單位: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