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利
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和形成一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渠道。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和發展,就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教學效率;思想政治;高中
1.轉變傳統化教學觀念
根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制定的新課程標準,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目的就是從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成才需要出發,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第一,要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結論教學轉化為過程教學,使學生在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領悟知識、掌握知識。第二,要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這主要體現在教師精心備課、精選材料、精編教案以及對課堂的掌控上。教師只有通過課前的精心準備,才能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教學內容的討論中去,引導學生思考并得出結論。
2.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
生活化教學是根據學生學習的規律,將學生課堂學習的間接經驗與現實生活的直接經驗有機結合起來,構建學生感興趣并且能夠主動進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去理解和體驗生活,并在與生活實踐溝通的過程中,實現知識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養和興趣個性的充分發展。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要具有生命力,一方面必須把理論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努力挖掘生活化的教學資源。如何挖掘生活化教學資源,可以做到如下幾點。第一,關注時政動態,增強教材知識的說服力。只有將高中政治課教學內容緊扣時代脈搏,才不會使理論與實際脫節,讓學生信服,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第二,關注學生生活經驗,提高學生對知識和觀念的認同感。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一旦感受到所面臨的問題是熟悉的、常見的,就會躍躍欲試,并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認同感。第三,關注“熱點”和“焦點”, 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熱情。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應針對學生感興趣但又存在迷惑的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設計教學,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引導學生認真分析、努力思考、熱烈討論,形成正確的觀點或處理方法。
3.倡導探究式學習方式
探究式學習是指教師或其他人不把現成的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學生在教師地指導下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探究式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在質疑問難中探究,在觀察比較中探究,在矛盾沖突中探究,在問題解決中探究,在實踐活動中探究等。通過探究式學習,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師的講授時間,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探究式學習方式符合我國當前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方向,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完善學生的基本素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4.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高中思想政治課需要教師通過抽象的觀點、深刻的道理對學生進行政治方向、道德規范等方面地教育。對教師來說,上好一堂課最關鍵的是要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推理、歸納論證等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恰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學生帶入某種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通過這種情感渲染和傳達,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對知識的詮釋,把抽象的理論講解得生動透徹,使學生學會對知識活學活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善用幽默化教學語言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同樣的教學方法, 因為語言的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學語言主要是指一個教師授課語言的修養和藝術,它是一個教師上課的必備手段。對于高中思想政治課這樣一門理論性強、概念較抽象的學科,教師更要講究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幽默化的教學語言能夠啟迪學生的心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要使語言具有幽默感,首先要注意語言應通俗、易懂、新鮮和富有社會生活氣息。其次應注意語言的表達技巧,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能進一步培養學生長久而穩定的學習熱情。
課堂45分鐘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努力、不斷改進,一定會在這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更有效、更全面地培養我們的學生,獲得更多有利于自身發展的財富。
參考文獻:
[1]唐全騰.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盧 梭.愛彌兒[M].方卿譯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湖北省監利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