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珍芳
摘 要:移動信息服務是一種新型的服務方式,其服務建設應將用戶的需求作為中心提升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在移動信息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圖書館服務:一是從主體方面來講,就是要明確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提升移動信息服務的針對性與個性化;二是從運作模式上看,就是要改善基于用戶需求的技術與服務模式、內容模式,通過這兩種不同方式,向用戶提供更多移動化服務;三是從實際應用效果層面看,就需要在加強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管理的同時,不斷完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建設。
關鍵詞:用戶需求 圖書館 移動信息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6(c)-0211-02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信息服務也成為了圖書館界探討以及研究的重點內容。當前,移動信息服務的服務方式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短信服務,而是發展到了移動互聯網服務,延伸到智能手機、掌上電腦等智能終端。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都在開展移動信息服務。與外國相比,我國的移動信息服務起步較晚,發展較為緩慢,在開發過程中對用戶的需求不夠重視,移動信息服務的總量在圖書館的服務總量之中占的比例較小,還存在制約發展的問題。如今對于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的研究還主要集中于國內外開發現狀、功能介紹、概念以及開發技術能力等方面,但是對于移動信息服務的管理機制以及建設方案等問題的研究比較欠缺[1]。移動信息服務是一種新型的服務方式,與傳統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不同,建設的經驗還比較缺乏。該文對于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通過面向用戶的需求來研究了完善提高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方法。
1 以用戶需求為基礎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也逐漸趨于完善。以前的移動信息服務主要以館藏資源、圖書館為中心,目前已經開始轉向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應該重點以用戶的需求為中心來建設,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都可獲得的圖書館信息服務。
基于用戶需求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主要是指通過對圖書館用戶的信息檢索特征、信息需求等信息行為以及學歷、性別、職業、年齡等不同的特點進行研究、探討、分析,并且在這些的基礎上還有建立和用戶的需求相對應的移動信息服務,提高移動信息服務的智能、快捷以及方便性,進而提高用戶的滿意程度。
將用戶的需求作為出發點的這一特點也對移動信息服務的內容與方式有著決定性作用。這種移動信息服務的工作方式主要為將滿足、解決用戶的需求作為目標。但是,移動信息服務的建設不是只靠將圖書館的資源照搬到移動設備上而已[2,3],它的主要特點為個性化、移動性以及及時性,這些特點也是這種移動信息服務系統發展的優勢,但要想將這些優勢實現,就必須對用戶需求的研究與調查加以重視,并且在這樣的基礎上開發建設面向用戶需求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系統。在具體的開發建設過程中,圖書館可以通過建設用戶的信息數據庫來研究調查用戶檢索策略以及檢索內容,充分掌握用戶對信息資源的需求特點所在,進而令移動信息服務更具有針對性與個性化。
2 移動環境之下圖書館用戶的信息需求
與固定環境不同,處于移動環境之下的圖書館用戶對于信息資源的需求與空間、時間的變化息息相關。根據空間、時間等因素在移動環境之下對圖書館用戶信息需求的影響,該文將處于移動環境之下的圖書館用戶需求分為了與空間相關的需求和與時間相關的需求。
(1)與空間相關的需求。這種需求也叫“地理性需求”,是指用戶對于圖書館的附近相關設施以及地理位置的要求。例如:用戶需要查詢到中心圖書館的內部館藏資源的導航相關信息、圖書館附近的相關服務設施、不同圖書館的交通路線以及位置分布等。與商務、娛樂等人們對與空間相關的需求相比較可得,圖書館用戶對與空間相關的需求雖然不是特別大但是也是必不可少的。
(2)與時間相關的需求。這種需求也被稱為“即時性需求”,主要是指圖書館用戶受到某事件、某事物所啟發或者是在移動環境下激發的對圖書館信息查詢、檢索等方面的需求。一方面,用戶有的時候會利用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來度過空閑時間,主要是通過查詢檢索相關的專業技能資料進而提高自身能力,或是利用移動終端設備來閱讀圖書館提供的多媒體內容以及文本信息。在另外一個方面,這類與時間相關的服務需求具有臨時性、突發性的特點。例如:用戶想要了解圖書館的近期講座活動等信息、文獻資料的預約與續借、電子閱覽室的座位等情況。
這兩種需求是從用戶的移動需求角度來進行考慮的,如果根據整體結構來看,信息服務還應該包含了用戶、信息服務方式、信息服務支持系統以及服務提供者等因素,也可以簡述成除了服務信息內容以外,還包含了信息服務方式與信息服務系統這兩個方面。因此移動用戶需求除了信息內容需求之外,還要包含移動信息服務方式需求以及移動信息服務系統需求。簡單的說,移動信息服務系統需求包含了無線網絡、應用軟件以及移動終端設備。無線網絡包括移動互聯 網[4]、Wifi等。應用軟件包含短信、WAP網站或圖書館移動服務客戶端等。移動終端設備可具體為掌上電腦、上網本、電子閱覽器以及手機等。用戶可以擇合適的服務系統。移動服務的方式需求有協同、互動服務,個人查詢、定制等個性化的服務以及全文瀏覽、摘要、關鍵字、目錄等加工服務[5]。
3 基于用戶需求的移動信息服務方式
3.1 技術與服務模式
調查顯示,如今仍舊還有一部分的用戶拒絕使用移動信息服務的原因是因為擔心移動費用[6,7]。移動網絡的發展對于圖書館移動服務的發展有影響,因此圖書館需要使用廣域網、移動互聯網以及Wifi,終端要包括手機,服務的模式主要通過WAP網站、短信服務實行,與客戶端軟件相互配合,并且隨著移動通信網絡的發展對技術模式不斷地進行更新與發展,使其更好地為用戶服務[8,9]。
現在的移動服務主要提供書目的介紹、專題、摘要等加工型的文獻資料,但沒有考慮到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在服務策略上可將其調整為交流、個人賬戶、查詢、個人定制等方法。此外,還可以為用戶提供培訓、移動設備租賃等免費的服務。
3.2 內容模式
移動信息服務可分為空間即時服務與即時信息服務,還可按照用戶對服務信息內容的不同需求程度,針對性地、有層次地完善、開展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根據我國現在的移動信息服務的發展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基于時間的服務,也就是基于內容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提供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座位的剩余情況的實時查詢、書目檢索、預約管理、館藏資源的借閱信息查詢、文獻資源的續借、已借圖書的到期通知等。除了專業性的文獻資料的提供之外,還為用戶提供了娛樂性、臨時性的資料,將內容拓展到娛樂休閑與專業性兼顧的模式,載體的形式可以不只是文本,還能拓展到視頻、圖片、音頻等,例如微閱讀的實行。這種模式不僅可以豐富移動信息服務的內容,還能吸引更多的用戶來使用移動信息服務。
4 我國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存在的問題
我國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起步較晚,在近幾年發展較快,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規模較小、時間較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目前的圖書館移動服務的用戶總數占圖書館所有用戶的比例較小[10],移動信息服務的總量不夠均衡,服務功能的使用率不夠高。
(2)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在個性化服務、創新與整合服務、主動服務以及協同服務等方面均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整體來看,服務的方法比較的單一、被動。
(3)我國實行移動信息服務的圖書館數還較少,大部分的圖書館對于移動信息服務的了解不夠,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
(4)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的管理與建設主要是以技術開發部門為主[11],業務部門沒有發揮作用,致使移動信息服務沒有被納入到圖書館的整體業務管理以及推廣之中。
(5)對于用戶對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需求研究不足[12]。目前的移動信息服務大多數都是由數字圖書館的服務系統照搬而來的,在開發之前沒有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足夠的調查,未能很好地針對圖書館的用戶個性化需求來開發出具有特色的移動服務項目,實行移動信息服務系統之后沒有對用戶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調查研究。
(6)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宣傳方面尚且存在著許多不足。推廣宣傳的力度不夠,沒有對用戶進行相應的移動服務的使用培訓,致使許多的用戶不知道怎樣使用移動信息服務或者是不知道圖書館提供了移動信息服務。
(7)就服務技術而言,目前對于新的移動信息技術的研究以及跟蹤還不夠。例如:許多圖書館主要是以短信服務為主,對于手機以外的掌上電腦、電子閱讀器以及客戶端軟件服務、新型的WAP網站服務等其他移動終端的應用非常得缺乏。
5 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發展對策
5.1 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管理
(1)對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策略以及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進完善。
①對服務的互動性進行加強。互動性的信息服務作為現如今互聯網信息服務發展的新趨勢,正高速地向移動信息服務的平臺進行延伸。圖書館應在傳統服務的優勢基礎上增強用戶與圖書館之間的互動,建立圖書館用戶的移動互動服務平臺,使得圖書館用戶之間、圖書館員與圖書館用戶之間都能夠得到即時的學習、娛樂以及交流,進而提高用戶對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滿意程度。
②增強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和數字圖書館服務、傳統文獻服務的協同合作,包括了信息人才、信息技術、信息內容以及信息設備等的協同。
③增強對圖書館服務與資源的整合,設立統一化的圖書館移動服務門戶。圖書館應按照用戶的不同需求特點對各種數字化、傳統的內容進行整合,將數據庫、系統以及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系統進行整合,形成統一化的用戶服務窗口。
④提高服務的主動性。比如在基礎服務之外,按照用戶需求,主動地整合社會信息資源,為用戶提供延伸性的服務、主動推送用戶所需的信息內容等。
⑤增強個性化的服務。按照用戶使用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行為特點以及對于信息的不同需求信息,建立用戶個性化的信息行為模型,通過個性化定制、個性化檢索查詢等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2)增強用戶的培訓與宣傳的推廣,努力地發展用戶,提高用戶對移動信息服務的使用率。
(3)將移動信息服務加入到圖書館的系統管理之中。
圖書館應該將移動信息服務和數字圖書館服務、文獻信息服務等一同加入到圖書館的整體管理之中,經過管理來使得移動信息服務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提高用戶的滿意程度。
5.2 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建設
(1)采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動態地建設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系統。
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系統的建設,不只是一項簡單的技術實現而已,還牽涉到了系統管理、內容整合、用戶服務以及用戶研究等問題,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
(2)創新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服務和多網融合的服務,打造多樣化服務手段。
注重圖書館傳統服務想移動互聯網的延伸,著眼于移動技術的特點,廣泛借助短/彩信、WAP、應用程序等技術手段,為讀者提供查詢、預約、續借、掛失、在線閱讀等服務。
(3)創新資源展示形式,提供豐富的資源服務。
根據讀者需求,加工資源,植入到移動終端,將圖書館藏圖書、圖片、音視頻等資源以移動終端適用的格式展現給讀者,要注重資源的多終端顯示和標準規范建設。
參考文獻
[1] 夏前龍,施國洪.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判方法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質量影響因素探析[J].情報學報,2014(8):858-869.
[2] 林穎,孫魁明.基于WAP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體系及WAP OPAC應用實例[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7(9):80-83.
[3] 宋娟.圖書館理念下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平臺的設計與應用[J].管理觀察,2013(21):78-78,79.
[4] 張德云.3G手機環境下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模式新視野[J].農業網絡信息,2013(6):53-56.
[5] 劉譯陽,蔣麗艷.基于泛在理念下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519-521.
[6] 于健.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需求調查與分析—— 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用戶為例[C]//中國圖書館學會專業圖書館分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1:1-7.
[7] 柴浩軍.基于大學生的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需求與使用意愿探析—— 以河北農業大學為例[J].農業網絡信息,2014(10):77-79.
[8] CHEN Su-shing,GRUNWALD Sabine.Spatial/temporal indexing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genre for environmental digital libraries[J].浙江大學學報A:英文版,2005,6(11):1235-1248.
[9] 陳平華.基于3G終端的高職院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27(1):179-181.
[10] 李玉紅.國內“211”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發展狀況[J].現代情報,2014,34
(3):78-81.
[11] 侯人華.我國基于移動信息服務的手機圖書館發展綜述[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09,9(2):80-82.
[12] 趙楊,高婷.數字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用戶需求研究---- 基于使用者與潛在使用者的對比分析[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4(5):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