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偉
要想解開一道題目,首先要學會審題,審題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了解題的順暢程度。而審題的能力來自于平時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積累,在讀題時養成良好的習慣,加強解題思路的有效性。對于小學數學來說,應在小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其學會反思、不斷鞏固新知識、提高審題的能力。學生的智商其實都差不多,但是考試的分數卻天差地別。筆者憑借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這是學生的審題能力不同所導致的,一些學生在考試時沒有弄明白題目的意思,答題時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導致答案出錯。因此,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審題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甚至其他科目的成績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1.小學生對數學進行審題時的一些問題
(1)思考方式被定型。小學生對問題的認知能力不夠,在老師對其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小學生接收到的知識越來越多,接觸到的數學題目也越來越多,在學習一定時間后,多數學生在解題時已基本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思考方式。尤其在中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同一個類型的題目學生可能經常遇到,并反復練習,之后遇到類似的題目,學生很可能忽略了審題的步驟直接作答,結果就出現了不該出現的錯誤。例如,“李老師帶了350元去給學校買籃球,每個籃球需要40元,那么李老師可以買到幾個籃球?”這道題目不僅考查學生對數學的取近似值、乘除法等知識的接受程度,同時也考察了學生對現實生活有多少了解。很多學生在解答該題時,使用公式計算350÷40=8.75,根據四舍五入法得出最終答案為9個,而實際上,買第9個球時只剩下了30元,是不足以支付的,因此該題的正確答案應該為8個。這些答錯的同學就是因為按照定型的思考方式,沒有仔細審題。
(2)審題不細心。多數小學生還沒有完全定型,學習、做事都不夠細心。在數學的審題過程中,這些不細心的小學生在拿到題目后就開始解答,根本沒有仔細看明白題目的要求,理解出題的意義,最終導致解答結果錯誤百出。例如,小明共有20只雞和25只鴨,每年每只雞能生10千克的雞蛋,每只鴨能生8千克鴨蛋,問小明一年能收到幾千克鴨蛋?注意審題的同學就會發現,雖然條件中給了雞的信息,但是問題只需要計算鴨蛋的總數25×8=200(千克)即可,沒有細心審題的同學則很可能將雞蛋和鴨蛋的所有數量進行相加。
(3)理解能力薄弱。很多小學生對題目不能理解透徹,比起審題來說,多數學生更喜歡記憶背誦。我國目前的小學教材里,抽象內容偏多,這也就要求學生對其有更高的理解能力。學生可能看懂了題目的意思,但卻無法正確理解題目背后的深意,導致沒有真正地審懂題目,對題目進行錯誤解答。
2.提高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措施
(1)加強小學生審題的認真態度。我國教育中的一個特點是:無論是什么學科,都常在文字中設置許多干擾,以此來提升考試的難度。筆者曾經在課堂上讓學生做了一道題目,一個圓的半徑為2米,求它的周長是幾厘米?認真審題的同學就會發現,需要求證的結果被換掉了單位,而最終班上竟有近半數的學生都沒有回答正確,得出的結果所用的單位仍然是米,這就是不認真審題的后果。因此,必須加強培養我國小學生認真審題的態度,培養其仔細審題的能力和耐心,發現題目的真正目的,順利解答。
(2) 加強小學生讀題的細心程度。當小學生拿到題目時,第一步就是仔細讀題,了解題目的涵義所在,這個步驟是提高學生審題能力的基礎。筆者作為一名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小學數學老師,十分注意引導學生在練習或考試時,先要仔細地、反復地讀題,不加字、不減字,并在讀題的過程中思考題目的含義。這將使得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養成一個細心的好習慣,幫助小學生在審題過程中,抓住細微的線索,以便順利解答題目。
(3)引導學生將數學和生活聯系起來。學習和生活密不可分,數學更是如此。在實際的生活中,涉及許多的數學運算和數學用語,這些數學用語和書本上的數學規范用語著一定的差別,但它們是真實的存在,且被人們認可。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書本數學和生活數學聯系起來,并做詳細的解釋說明,確保學生能夠透徹理解兩者的聯系。這有利于學生在今后遇到此類數學題目時,能夠輕松審題,順利作答。
(4)加強小學生對數學專業術語的理解。在數學的領域中,有許多數學專用的專業術語,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和科學性。對于小學生來說,要理解這些數學專業術語有一定的難度,容易發生混淆的狀況。所以,小學數學老師應在這方面對學生進行特定的強化訓練,將一些意思相反或相近的數學專業術語進行分組,以便學生能夠對其進行對比、辨析、反思、溝通、理解。學生對數學專業術語有了透徹的了解,能幫助其數學審題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綜上所述,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審題的能力,是需要所有的數學老師引起重視的問題,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建議可以通過加強鞏固小學生的知識基礎、培養其認真細心的性格等幾個方面入手,慢慢培養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并積累經驗,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仔細準確地理解題目的意義,提高小學生的審題能力和學習成績。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陽經濟開發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