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艷 程相臣
檔案作為歷史的積淀和原始記錄,具有與生俱來的文化內涵與品格,是人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檔案工作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武警部隊檔案機構作為武警部隊重要的文化機構,在文化強國背景下,要充分認識到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切實采取措施實現武警部隊檔案的文化價值,促進武警部隊文化建設。
一、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認識不足
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緩慢,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意識薄弱。武警部隊各級領導的檔案文化建設意識薄弱和檔案干部對檔案文化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都不高;二是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易陷入認識誤區。由于對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的內涵與特征缺乏系統明確的認識,武警部隊在檔案文化建設中陷入了形式化、片面化、膚淺化的誤區,不利于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
(二) 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內容挖掘不夠
武警部隊檔案文化是一種隱性的文化,但可以通過檔案制度、檔案精神、檔案實體等方面得以顯性化。只有全面建設好這些顯性的檔案文化形態,擴充檔案文化的內容,才能塑造全面完整的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在實際工作中,武警部隊對檔案文化內容的挖掘不夠,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內容單一,僅停留在檔案文化的制度層面,沒有從檔案精神、檔案實體等其他方面豐富檔案文化內容,缺乏對文化建設內容更細致、更具體的挖掘。
(三)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缺乏理論指導和示范參考
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剛剛起步,取得的理論研究成果還不豐富,如何搞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怎樣的武警部隊檔案文化才能滿足武警部隊需要,仍然是學術界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在實踐領域,目前鮮有武警部隊在檔案文化建設方面成就,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行業典范較少,可供參考和效仿的模式不多,由于缺乏理論指導和示范參考,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任重道遠。
二、加強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的基本思路
(一)正確把握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的內涵
武警部隊檔案文化是武警部隊文化的綜合反映及外在表現,既包括武警部隊檔案精神文明建設,也包括武警部隊檔案物質文化建設。武警部隊檔案精神文明建設主要是指檔案人員的檔案精神文明素質建設,主要包括武警部隊檔案相關人員的檔案價值觀、檔案工作者的職業精神、檔案工作者的形象和氣質。武警部隊檔案物質文化建設是針對檔案內容實體及檔案產品的開發工作,包括檔案庫房建設、檔案實體的形式建設、檔案產品的開發創作等。武警部隊檔案精神文化和檔案物質文化共同構成了武警部隊檔案文化。
筆者認為,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好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的內涵,才能有針對性地建設優秀的武警部隊檔案文化。正確把握武警部隊檔案文化的內涵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上下聯動,從而達到全武警部隊普及檔案文化建設知識的成效。例如,可以通過武警部隊各級干部大會進行檔案文化建設內容的動員與宣傳,破除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的壁壘,讓各級干部了解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的內容,為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的深入開展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此外,還可以通過舉行檔案文化知識宣講與培訓活動等方式,使各級干部充分認識到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的內涵與實質,從而擴大武警部隊檔案文化知識的受眾范圍,以便于深入推進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活動。
(二)統籌規劃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工作
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是武警部隊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武警部隊只有高度重視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并統籌規劃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工作,才能有步驟、有計劃地推動武警部隊文化建設的發展,從而實現武警部隊文化建設戰略目標。
首先,建立健全檔案文化建設組織體系。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組織體系是指構成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工作系統的組織機構設置及其成員結構。結構完備的組織體系為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的有序開展提供組織保證。為此,武警部隊可以考慮成立檔案文化建設領導小組。檔案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由本單位司令部領導牽頭,實行一把手負責制,負責統籌安排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工作,下設辦公室,確定專職干部為檔案文化建設的工作組織和執行人員,具體負責落實領導小組關于檔案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安排和具體事項。此外,各部門兼職檔案管理員(參謀、干事)也要參與檔案文化建設工作的上傳下達及其執行工作。通過建立一個由領導組、專職檔案員、兼職檔案員構成的三級組織體系,實現檔案文化建設工作的長效管理。
其次,實行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目標責任制。為了確保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落到實處,必須將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納入武警部隊日常管理之中,明確責任與目標,以確保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真正“落地生根”。為此,檔案部門要擬定目標責任書,并且要有步驟地落實目標責任書中的相關內容,將檔案文化建設目標責任書分解成若干具體目標,并將這些具體指標落實到責任人,并將責任落實情況與個人績效考核建立聯系。
最后,完善檔案部門文化建設評價反饋機制。所謂檔案部門文化建設評價,就是在科學分析檔案部門文化建設過程的基礎上,對檔案部門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以及檔案干部人本文化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水平和效果給予評定的過程。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既要符合武警部隊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又要符合武警部隊檔案文化發展的一般規律與實際情況。通過專家遴選與咨詢、問卷發放、回收與統計等方式科學地對檔案文化建設做出準確科學的評價與反饋,從而規范和引導武警部隊檔案部門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進一步促進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取得進步和發展。
(三)深入挖掘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內容
首先,完善武警部隊檔案管理法規制度建設。檔案管理法規制度建設是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的首要內容,只有以健全的制度為保障,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才能穩步發展。武警部隊檔案管理制度建設要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檔案工作規定》為依據,參考《武警部隊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規定》, 建立健全符合武警部隊檔案發展的綜合管理制度以及檔案業務工作的各種專項制度。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文化,方能開創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工作新局面,建設優秀的武警部隊檔案文化。
其次,強化武警部隊檔案干部的檔案意識文化建設。對檔案意識文化的深度解析和挖掘是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檔案精神文明建設要以檔案工作者的職業精神及職業歸屬感為重點。檔案工作者的職業精神主要包括其對檔案職業的認同、檔案工作的態度、檔案修養及職業操守等。檔案意識文化建設則著重于培養全體員工的檔案意識。武警部隊應要求員工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對檔案的認識和價值的認同,樹立正確的檔案價值觀。
最后,深化武警部隊檔案實體建設。檔案實體建設是檔案文化建設的物質形態的體現,深入挖掘檔案文化建設內容應著重加強對檔案實體形態的建設,如:按照武警部隊檔案庫室建設要求,可以建立三室兩庫或二室一庫。在庫室建設上滿足檔案保護的要求,并合理規劃庫室裝修風格和整體布局進行創造性設計,配備齊全的檔案設備,確保檔案的長期安全保存。一方面要確保檔案裝具的統一、美觀,另一方面要保證檔案排列的有序、整齊。總之,檔案實體建設就是要使所有與檔案相關的實體達到協調、均衡、和諧的狀態,使之具有較強的美感和文化品位。
(四)提升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能力
首先,努力創作檔案文化作品。國家檔案局局長、中央檔案館館長楊冬權在 2012 年全國檔案工作者年會上首次提出“要把檔案轉化為文化產品”,并要求“檔案工作者對檔案進行篩選、加工、提煉、編纂,把檔案‘原料轉化加工為各種形式,特別是當下覆蓋面最大、 最大眾化通俗化、最流行形式的文化‘產品,從而讓更多的群眾受到熏陶、感化、教育、提高。”可見,武警部隊檔案工作人員需要加強檔案編研工作,不斷提高文化產品創作能力,充分利用館藏檔案文獻進行專題編研,深入挖掘檔案信息資源,將檔案文化元素滲透至武警部隊文化作品中,從而豐富武警部隊文化建設內容,擴大武警部隊檔案文化建設影響。
其次,積極開展檔案文化活動。開展檔案文化活動有助于展現武警部隊檔案工作者的成績,提升武警部隊其他人員對檔案工作者的認同感,從而在武警部隊范圍內形成一種良好的檔案文化氛圍。武警部隊檔案人員要結合工作實際開展各種形式的檔案文化活動,通過專家指導,以話劇、朗誦、舞蹈等形式再現武警部隊檔案工作的辛勤勞動與成績。2009 年由總政話劇團創作演出的反映解放軍檔案館劉義權感人事跡的大型話劇《生命檔案》就是檔案文化活動的典型示范,值得武警部隊檔案部門學習。此外,武警部隊檔案部門要綜合運用各種媒體資源,擴大宣傳檔案文化活動,打造檔案精品文化。
(作者單位:武警石家莊士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