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綺
摘要:村(居)換屆選舉工作是落實黨和政府村委會工作的重要基礎,直接關系到基層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了更好地推進村(居)換屆選舉中審計監督工作,進一步強化村(居)財務管理、財務收支情況的審計,真實、準確地評價村(居)領導在任期內的業績,通過恰當有效的財務審計手段強化農村干部隊伍的清正廉潔。文章分析了村(居)換屆選舉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換屆工作中的監督職能發揮提出建議意見,結合群眾監督和法律監督,以期在實踐中加強村(居)換屆工作的真實性和嚴肅性。
關鍵詞:村委會;換屆;審計;財務管理
農村換屆審計是指農村換屆前對所審計的農村集體財務收支以及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依法進行審計監督,為黨委、政府掌握村級財務狀況,加強村級財務監管和深化新農村建設提供決策依據,切實增強農村財務透明度,維護集體經濟利益,化解農村社會不穩定因素。 村干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專項審計工作作為村(居)換屆選舉前期重點工作,需要加強和鞏固村級財務管理的制度和審計內容,徹底落實好村級換屆審計。加強農村干部隊伍的廉政建設和審計工作,為貪污受賄、違法亂紀等制定一系列嚴厲的處罰措施,減少因不正當手段給國家和社會造成的資金損失。為了減少類似事件的發生,除了要求村干部加強自身修養外,還應不斷規范換屆審計工作,強化群眾監督和法律監督力度。
一、村(居)換屆選舉審計工作中常見的問題
(一)換屆審計在短時間內全面鋪開,審計工作缺乏針對性
換屆審計往往有很強的時效性,由審計通知書發出到規定的審計完成時間,往往只有一個月時間。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換屆審計需對轄區內所有村(居)進行審計,審計工作量巨大。如我區,在一個月內需要對35個自然村及7個行政村進行審計。審計力量與審計工作量的矛盾十分突出。而村(居)審計要求關注農村經濟責任目標完成情況、財務管理制度落實情況、財務收支情況、資產資源處置情況、債權、債務管理情況、土地和工程項目發包情況、專項資金管理情況,審計涉及面很廣,基本上是面面俱到。因此,往往過分追求內容一致而忽視了審計的重點和針對性。
(二)審計成果運用不到位,審計工作嚴肅性和權威性得不到保障
在以往的村級財務審計工作過程中,發現了村(居)貨幣資金管理不完善、資產管理缺位、財務管理方面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問題,沒能通過審計而解決,而是“屢審屢犯、屢犯屢審”。在換屆審計工作中,任中審計、離任審計以及任職前審計都承載著審計法賦予的特定法律職能,作為具體承擔審計工作人員來說,對審計工作應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加強對此項工作嚴肅性、法制性的認識,切實把換屆審計工作做到位,切不可讓審計工作流于形式,只停留在表面功夫,從而削弱了審計工作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三)監督機制滯后 缺少健全完善的監督機制
村(居)換屆審計工作的目的在于減少或避免換屆選舉過程中出現的貪污腐敗等不正當行為,而傳統的監督審計工作往往是在離任期審查已經發生的財政收支情況,對于發現的腐敗現象給予懲罰,但就其給國家、社會和人民群眾造成的影響已經不可挽回,因此,這種出了問題再行動的監督機制已經不適用于換屆審計工作,農村換屆選舉應加強事前監督,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和任職后的監督機制,嚴厲打擊選舉中的違紀行為。
二、關于強化村(居)換屆審計職能的整體思路
(一)加強審計力量,實現審計全范圍覆蓋
村(居)審計工作是由組織部門牽頭,整合紀檢、審計、財政等多方力量,構建起村委會換屆選舉的全面審計流程,重點對任職期間財務管理規范進行常規審計,及時公開財務數據,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審計流程和審計方案,對矛盾糾紛較為突出的經濟事項進行重點揭露審計。同時,對審計工作中發現的財務糾紛問題,應及時移交紀檢、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對相關責任人追究法律責任,通過換屆審計全面、真實地反映出村(居)干部任職期間的工作業績和財務狀況,實施常規性審計、重點項目審計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全范圍覆蓋的換屆審計工作。
(二)拓展審計深度,推進村(居)換屆審計科學化
傳統的村級換屆審計工作中,審計工作人員重點關注于財務報表、收支情況、土地承包情況、舊村改造項目、基層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財務審計內容,對于領導干部的責任審計工作沒有較為清晰量化的審計方式,村民對審計評價的過程不知情,為此有必要對村(居)換屆財務審計工作的重點由單一的財務審計拓展至干部責任審計的高度,對村干部在任職期間的經濟決策是否規范、科學以及決策后帶來的經濟結果進行客觀評價,對財務預算的落實、財務賬目的合理性、經濟合同簽訂內容等做成審計評價,加強對干部履職情況進行審計。
通過拓展審計工作的深度,確保村干部履職的公正性、民主性,防止濫用職權不作為的行為,推進村(居)換屆審計更加科學民主。
(三)強化審計透明度,形成群眾監督的常態化
區政府應建立起統一的村(居)領導任職期間的經濟責任審計檔案,將換屆審計納入管理檔案中,作為對村干部在任、離任工作業績和工作責任評價的客觀依據。對于在任期間發現的違規問題、違反黨紀政紀、涉嫌犯罪等問題,需要通過正規渠道加以懲處,融洽群眾與黨員干部間的關系。村(居)換屆審計工作應逐步加強群眾監督力度,提供更多、更便捷、更有效的群眾舉報途徑,從源頭上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村級事項,化解矛盾,形成群眾監督常態化,維護村居和諧穩定。同時,我們應加大對先進單位審計工作的經驗學習,貫徹好區政府對換屆審計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扎實做好換屆選舉各項基礎工作。
三、規范村(居)換屆選舉工作的具體對策
(一)加強換屆選舉工作的事前監督
村(居)換屆選舉過程要加大對干部任前的監督執行力度,緊密結合法律監管機制和群眾監督機制,確保農村干部隊伍的專業素質,從根源上杜絕不正之風,避免候選人真實情況被掩蓋。選舉委員會有必要對候選人的背景、條件提前公示,加強群眾對候選的提前了解,嚴格按照《選舉法》對候選人名單和詳細情況進行公布,將候選人的學歷、履歷、工作業績等重要內容進行詳實地公布,清楚明了,加強對其任職資格的公開審核,并和各村委會、黨支部、選民小組反復協商、討論。
(二)提高審計工作流程的透明度
村(居)換屆審計工作中村民最為關注的就是村部財務收支問題。依據以往的經驗顯示,村(居)換屆選舉中需要對審計內容在布告欄中公開展示,但由于選舉時間通常在一周左右的公示時間,村民對公開內容的數據真實性難以考證,在村民對財務審計結果產生懷疑時,換屆工作進展就比較難開展。為此,審計部門需要對本村的經濟情況、財務情況徹底摸清,掌握本村的經濟情況,分清責權,衡量任職中、離任工作政績;同時,換屆審計工作也應建立形成統一審計流程,統一組織培訓,根據村居規模、預計時限、審計內容等制定公開、透明的審計流程。
(三)嚴格離任審計 懲處違規行為
政府需要嚴格明確村(居)干部的權利責任,加強對農村干部隊伍的責任監督檢查。對于審計中發現的干部違規行為要依據規定嚴肅處理,對于違規使用的專項資金必須追回,對涉及違紀違法的干部必須嚴肅處理。對于核心領導離任或退休審計,應嚴格執行 “先審計,后離任”,對于審計中查出的任何問題,不能因為離任退休等原因不了了之,必須依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給予懲處,減少對國家和群眾利益的損害。因此,審計工作應充分調動群眾監督舉報的積極性,鼓勵群眾為審計工作提供有價值線索和證據。對于確定的違規經濟事項,要及時通知檢察部門立案偵查,對于證據確鑿的違法違規領導干部嚴格依法懲處。
(四)重視群眾舉報平臺 強化社會動態監督機制建設
俗語講,“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根據過去審計調查的經驗,很多重案經濟刑事案件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積極舉報獲得的重要線索。為了充分發揮群眾在換屆審計中的監督作用,應注重紀檢監察、檢察、審計等監督主體的密切配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舉報線索的重要性,通過組建舉報信箱、網絡、信件等舉報平臺以及物質和精神獎勵措施,強化法律制度充分保障群眾的政治參與度,嚴厲打擊報復舉報人的行為,形成一個完善、健全的監督檢舉平臺。進一步加強農村治安管理和視頻監控網絡建設,提高事前監督和控制力度,整合多方、多部門的信息,形成完整、系統的信息情報管理體系,強化社會動態監督管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管控長效機制,同時,增強群眾換屆選舉的信心以及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四、結語
農村換屆選舉工作是農村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項,在村(居)干部換屆選舉過程中,切實做好換屆選舉的監督審計工作,對于提高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提高群眾政治參與度的積極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科學的社會化、常態化動態監督管理機制,保證換屆選舉的清正廉潔,提升農村干部隊伍政治素養和工作作風,不僅需要干部自身修養素質的提高,更需要國家在換屆審計上加強對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管控,有力地將法律法規和人民群眾監督有效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審計監督職能對換屆工作積極作用,確保農村換屆選舉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譚用發.換屆選舉警惕“護廉網”漏洞——干部任前公示中一種不容忽視的現象[J].人民論壇,2011(06).
[2]王金鳳,賀旭玲,房德東.農村財務審計面臨的阻力、牽引力及舉措[J].中國農業會計,2012(09).
[3]王士偉.注冊會計師進入村級財務審計監督的構想[J].中國農業會計,2012(02).
[4]陳東祥.完善農村財務審計.保障和諧社會建設[J].金融經濟,2012(12).
[5]楚國良.做好“十二五”開局之年的地方黨委換屆選舉工作[J].學習月刊,2011(05).
(作者單位: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審計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