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偉
【摘要】高校教學和科研是兩個相對獨立的職能,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綜合水平的重要標桿和尺度。同時,高校教學和科研又是兩個相互聯系的,不能分離的整體。高校教學與科研之間的內在聯系也是區別高校類型的一大考量標準,在一定的狀態下,兩個獨立又聯系的個體可以相互促進,協調進步。高校應該努力的尋找一個教學和科研協同進步的平衡點,不斷提升高校的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根據這些原因,本篇文章從高校教學和科研的關系入手,結合當下高校的現實情況,準確客觀的分析教學跟科研的內在聯系,并根據兩者之間存在的問題,積極的提出解決對策以促進兩者的協同發展。
【關鍵詞】高校 教學 科研 關系 協同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008-01
一、高校教學與科研的關系
教學與科研是一所高校軟實力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任務作為高校一項最基本的職能,是衡量高校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桿??蒲袆t作為一所高校最為重要的職能。教學水平的提升能夠促進高??蒲兴降奶嵘?,同時,科研水平的提高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不同類別的高校在教學跟科研之間的關系上更是有著多種多樣的內在聯系。
1.教學水平推進科研水平的進步
“素質教育”成為當下教育的主流思想,高校也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關注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大學教育是提升一個人文化素養和操作實踐技能的重要環節。大學教育的關鍵領軍人物是高校的教師。高校教師的教學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受教育的質量的優劣。唯有高校教師具有創新性的教育知識內容和教學思維方式,學生才能接受到更前沿更先進的教學素養。現如今,科學技術發展快速,知識經濟更是呈現出一個嶄新的面貌,高校的教學的創新性和先進性顯得尤為重要。大學的教學水平只有處于一個很高的平臺才可以對人才的培育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然后,科研確是獲得高校專業知識成果最有效的通道。教學水平的提升,對于高校培養高端人才并促進高??茖W研究高度的提升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
在高校教學任務的具體實施過程里,教學水平推進科研水平進步可以從教學和課程這兩個模塊反映出來。第一點,站在教學的立場上,高校的教授對于教學任務的理解認知以及教授水平的表現,對教學目的的確立,是否熟悉教學內容,是否有先進生動的教學方式方法,這些都是高校老師進行科學研究的組成內容。教學這一項基本的職能是學生和老師互相交流的一個橋梁,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跟學生共同進步。高校的教授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授學的同時也在通過學生的接受成果對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任務等問題進行反思,高校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提問中得到啟發和拓展。第二點,從課程的立場出發,高校教育改革對于高校學科課程的設置有著一個優化的作用。這對于高校課程設置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學的課程設置以及優化需要一個更加先進系統的更新,而這個更新的領軍主體就是高校的教師。
2.科研水平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
科學研究水平是一所高校教學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和強筋的動力。高校的教師獲得專業學科先進知識的一個重要通道就是通過科學研究。通過科學研究,不斷探索學科知識中的無窮寶藏,學習了解專業學科的最新進的發展,領略學科知識中最先進的研究成果,對于知悉學科的發展方向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可以在常規的教學任務中站在一個更高的水平探究學科專業知識,對于追隨時代發展脈絡,優化學科內容,更新專業知識,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對于年輕的教師改革教學方式,深化教育宗旨有著十分重要的過度平臺??蒲心芰Φ竭_一定的水平也可以無形中轉化成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可以使得高校的老師能夠持續性創造學習,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二、高校教學與科研的協同發展
1.建立健全高校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相互促進機制
高校的教學任務的實施主體是高校的教師。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是貫徹以人為本大政方針的重要體現。高校的教師也是科學研究的主體。作為兩大重要板塊的實施主體,積極的調動教師教學與科研的興趣和熱情是兩者協同發展的關鍵和動力。高校只有建立健全高校教學與科研的制度措施,才能夠讓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2.規范完善高校教學與科研的評價考核標準
教學和科研最直接的兩大評價標準就是兩者的質量的好壞和數量的多少。但目前的現狀確實兩者很難達到一個平衡。科研的成果成為很多高校評價獎勵教師的直接標準和重要依據,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些高校教師利益熏心,不再潛心治學,出現很多泡沫科研。所以,規范建立一個科學完善的評級考核標準是促進高校教學與科研協同發展重要因素。
三、總結
當下,我國高校教學與科研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多樣,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只有充分了解兩者的內在聯系,并結合實際情況,協同發展,相信高校的綜合實力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約翰·亨利·紐曼.大學的理想[M].徐輝,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2]伯頓·克拉克.探究的場所——現代大學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