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文寫作,已成為現代人必備的能力,也是大學基礎必修課。但學生寫作水平低下的現象較為嚴重。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教師不愛教。二是學生不愛學。“應用寫作”的應用性、實踐性強,對于有過一段工作經驗的人來說,它是一門很有意思的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寫作中是否善于思維,多取決于他對這種思維是否有濃厚的興趣。
【關鍵詞】興趣 應用文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079-02
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需求,高校普遍開設應用文寫作課程,內容與性質大同小異,統稱高校應用文寫作。從實際情況看,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是對高校應用文寫作研究不夠深入細致,談宏觀必要性和大道理的多,談教學方法、教學環節和課堂藝術的少。其次是普遍缺乏興趣。教師沒興趣,認為課不好教。學生沒興趣,認為應用文是小兒科,還太枯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關鍵在教師。教師應負有使命感、責任感,只有熱愛和關心學生才能激發教師教學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其教學方法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讓學生感到興趣盎然,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教師要善于駕馭,抓住重點與難點,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解決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的興趣問題,教師必須以創新精神,千方百計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筆者長期從事應用文寫作教學,有應用文寫作的經歷,通過一學期教學,學生收獲很大,從反饋看,主要收獲是:提高了寫作水平,對應用文寫作有了新的認識和興趣;對社會對周圍事物更關注;看到了敬業精神,在做人方面受到感染。能得到如此評價,根本原因在于以切實負責的精神,努力培養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我們采取以下方法:
1.目標激趣。從思想教育入手,讓學生明確和堅定課程學習的目標,才會有產生興趣,掌握主動權。要端正對課程學習的態度,針對今后實際工作的需要和發展前途的需要闡述必要性,其實也是功利的激發、誘惑與驅動。譬如,會計專業學生,學習這門課程后,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要涉及財經應用文的寫作,就業渠道是多方面的,但需具備應用文寫作能力。
2.舉例激趣。即:案例激趣。緊扣教材,列舉生活中的現象,列舉本校本班發生的事例,作為授課內容和寫作素材,與教材例文、習題作相互補充、相互穿插,使教學更貼近生活和實際,學生會感到應該寫,必須寫,要努力寫好。既能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聯想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還能為學生提供寫作依據,便于學生準確理解和操作。
3.活動激趣。以活動為載體,實現師生互動。通過教師的發動,讓學生成立活動小組,如按照文體的重要性,可成立新聞采訪小組、市場調查小組、楹聯創作小組、修改病句小組等。這種活動充分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創造性,是師生互動的最佳平臺,能使原來也許會死氣沉沉的課堂教學變得生氣盎然。
4.改錯激趣。改錯訓練是讓學生辨別正誤從而提高寫作水平的方法,也是刺激思維的最好契機。有意識地將一篇應用文變得邏輯紊亂、層次不清,或者格式不對,語體不倫不類,然后,組織討論,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糾正問題,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把壓力交給學生,老師可以坐收漁利。只需對學生的答案進行校正,指出問題根源。這樣課堂活潑,效果顯然不同。
5.分項激趣。強化寫作訓練是本課程的核心、重心。教師應當精講多練,提高寫作水平。可將作文分為大作文、小作文和即席構思三項。大作文,即事前有作文指導,安排在課外完成,給予較為充足的時間,認真批改后評語和記錄,做好講評備課;所謂小作文,即當場作文,在課堂上規定的時間內快速完成,老師當眾檢查和評價。即席構思,是指不要求動筆,在教師講授寫作方法之后,組織全班談談他們各自的思路與文路,實現學生之間的交流。
6.示范激趣。從自我寫作入手。要學生會寫,首先教師應當會寫。教師可以憑借自己的工作閱歷與經驗,現身說法講寫作。譬如叫學生寫總結,教師可將自己的個人總結予以宣讀,交學生評論,讓學生感到真實與親切。增強了權威性、可靠性、操作性和說服力。學生對老師信任與佩服,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熱情和信心。
激發學生興趣時,必須緊緊圍繞課程特征和培養目標,勿華而不實。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要始終貫穿把握文體格式和用語特點。每講一種文種都必須在適應范圍、立意、標題、主體結構、落款等方面細致認真講練到位。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始終強調學生的參與,采用啟發、提問、練習、討論等方式。教師真正融入到學生中去,使學生熱愛老師,愛課程。如果達到了這種境界,教師在教學中就會游刃有余,得心應手,最終得到教學的愉悅,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朱憲玲:高職院校應用寫作“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索;教育與職業;2004年29期
[2]李延風:應用文寫作現狀與對策研究:教育與職業;2007年11期
[3]袁水林:對互動式教學方法的探討;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2年4期
作者簡介:
馬春娜,長春大學旅游學院講師,學慣中西,主講大學英語,大學英語視聽說,大學語文以及應用文寫作等課程,近年有多部教材和多篇論文發表,教學與科研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