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應用基礎》一直在職業類的學校中作為公共必修課存在,引入新的教學方法,達到培養學生成為的社會有用人才,一直是職業類學校不斷研究的課題。遷移教學法作為現代教學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受到各職業類學校的研究。本文就遷移類教學在職業類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教學研究為主題,從遷移教學的定義、影響遷移教學的因素、遷移教學在《計算機應用基礎》中應用來淺談一下筆者的意見。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 遷移教學 影響因素 作用和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210-01
一、《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重要性
我就職的院校是江蘇省特有的五年制高職學校,進入本校的學生為有初中知識水平的學生,在此深造三年或者是五年以后便可取得中專或者是專科文憑。這部分學生選擇一條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升學道路,這就意味著它們的學習任務更加的艱難和繁重。眾所周知,我國職業類的學校承擔著培養高素質服務工作者和一線技術工人的重要責任。所以國家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的要求更加的嚴格,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更是要與實踐相結合,成為社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素質的社會服務人才。自進入信息時代以來,時代要求學生要具備熟練掌握和應用計算機的相關知識的能力。我國發布的《國家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的第十九章明確指出:“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計算機應用基礎》可以說是一門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學科,不僅要求學生可以將新舊知識鏈接在一起,更需要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把知識變成真正的財富和力量。遷移教學正好適應這一時代發展的教學要求。
二、遷移教學
(一)遷移教學的定義
現代心理學家一般認為,學習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即先后兩種學習的相互影響。從遷移的效果性質來看,遷移有正負之分。正遷移積極作用,負遷移即消極的影響。而遷移教學指的是,老師根據“遷移規律”在為學生即將學習的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建造一個“認識的橋梁”。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之前,對原有知識掌握的越牢固對現有知識的學習就會越簡單明了。
(二)影響遷移教學的因素
態度影響遷移教學的進行。良好的學習態度對遷移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反之則消極。學生如果抱著積極心態去學習,會自然形成遷移學習習慣,反之學生會產生抵觸情緒,影響遷移的學習的形成。
學生年齡和智力會影響遷移教學。學生隨著年齡增長,智力知識見識都會有所增加,這樣豐富的經驗會為新的知識學習提供良好的鋪墊,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獲得更多的新鮮知識。
學生知識認知結構影響遷移教學進行。良好的認知結構和知識結構會在人的大腦中形成一個完美的體系,形成一個由各個知識點形成的知識網,這樣學生會對學習的新的知識更加敏感,容易的將新舊知識聯系在一起,起到鞏固舊的知識而獲取新的知識的目的。
(三)遷移教學在《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應用
1.遷移教學在《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教學方法
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教師應該應用多媒體教學,利用課件將新舊知識清晰的給學生展示出來,加深學生印象,使新舊知識能夠順利的聯系在一起。
利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程優勢發揮遷移教學的作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學習要求學生要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教師在教授理論的同時,可以讓學生積極參加到實踐中去,教師可以根據章節課程的知識要點,來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任務。比如在學習了excel課程以后,教師可以布置利用excel軟件將班級的成績表做出來,并且按照分數進行排序。
選擇與時俱進、內容合理的學習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在選擇教材上一定要選擇與時俱進且內容合理的教材,方能發揮遷移教學的巨大作用。教材與時俱進,內容編排合理,能夠使學生更好的學習現代化的知識,并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
2.遷移教學對職業類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影響
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知識薄弱和學習方法落后的不足。職業類的學校在社會中還承擔著為國家培養優秀的技術人才和高素質工作者的責任。良好的教學方式對于一個職業類的學校是非常重要的。《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一門與社會結合最緊密的學科,對職業類學校的學生在以后能否適應社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遷移教學,不僅可以使職業類學校的學生能夠彌補以前學習的不足,更能通過遷移《計算機應用基礎》所學知識解決社會和生活存在的實際問題,從而更好的適應社會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沈忠美.計算機應用基礎遷移教學策略研究[J].信息與電腦,2014,(09): 216-217
[2]魏美慧.基于學習遷移理論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 2012.
作者簡介:
孟凡杰,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