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宇
一、改變教學觀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進行教學設計,使他們對美術學習充滿興趣。只有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才能產生積極主動探究知識的欲望,才能逐步形成自主學習意識,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在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上,引導他們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使他們在探究過程中掌握美術知識,提高美術技能。在讓學生進行探究時,教師要擺脫形式主義,為他們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進行充分的思維和分析,使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建立有效聯系,促使他們美術知識體系不斷完善,有效提高他們的美術綜合素質。在教學中,班級中的每個學生具有獨特的思維,在他們進行美術創作時,會根據自己的想象和美術能力進行創作。教師在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時,要肯定他們的創意,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并對他們進行引導和鼓勵,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美術知識的探究和美術創作,充分激發他們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樹立學好美術的信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設豐富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美術繪畫技巧,還要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讓學生的綜合素質獲得提高。教師要從小學生的興趣出發,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提高美術技能。
1.采用直觀教學模式。小學美術教學中,一些美術知識比較抽象,依靠學生的自主探究很難讓他們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具體的美術教具來使這些知識直觀呈現,讓學生在直觀感受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在提高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讓他們掌握豐富的美術知識,促進他們美術技能的提高。例如:在教學“主次分明的構圖”一課,構圖的要點很難讓學生在探究中理解,這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生動、直觀的圖片來進行構圖展示,通過把這些圖片進行移動來讓學生觀察如何構圖。在直觀的探究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學會構圖的技巧,并在繪畫過程中正確進行運用。
2.創設趣味性教學環節。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教學,在美術學習過程中,他們很難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創設趣味性的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他們在主動意識的支配下進行學習,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給他們規定一個繪畫主題,讓他們進行比賽,看看哪個小組的作品最有創意。在競爭的氛圍中,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積極地參與進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使課堂氛圍在緊張、活躍的狀態下進行,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學生的美術繪畫能力,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3.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課堂教學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運用電教多媒體可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圖文并茂來傳達給學生,喚起他們的審美知覺,開啟他們的聯想,培養學生對美術的特定情感,且有益于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既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媒體技術手段進行美術作品的欣賞,可為學生創設形象真實的生活情境,把學生帶入作品中,使學生有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覺,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欣賞水平。如在教學“藝術剪紙”時,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上課時用PPT展示剪紙的圖片,一幅幅不同風格,不同種類,不同題材的剪紙都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投入到知識探究中。
三、注重繪畫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進行美術知識的探究,還要給他們提供繪畫的機會,使他們通過不斷的練習,領悟繪畫技巧。在進行繪畫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想象和創作,讓他們在不斷地嘗試和創作過程中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經常性的繪畫練習,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掌握繪畫技巧,并在練習過程中加入創新元素,提供繪畫能力。在學生剛開始進行繪畫練習時,他們會遇到很多困難,如畫的速度很慢、不能很好地反映自己的想法等。這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堅持下去,不斷地進行練習,繪畫能力會不斷提高,同時使他們的創新思維獲得有效發展。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興趣,讓他們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中產生探究知識的欲望,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掌握更多的繪畫技巧,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使學生的美術綜合素質獲得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況,從他們的實際出發進行教學設計,使課堂教學能夠真正獲得實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合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