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鋮
素質教育成為當今教育永恒的話題,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因素。小學美術教學注重學生審美意識與創作能力的培養,能為學生的素質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能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添磚加瓦。現筆者結合教學中的經驗與思考,淺析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在觀察中激發靈感
學生在進行繪畫創作時,教師的引導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從而調動他們創作的思維與靈感,潛移默化地給予創新意識的培養。一切知識源于疑問,所以在美術課堂中我們也可以設置疑問,然后讓學生帶著疑問走進情境,用心觀察尋找答案。
例如在創作水粉畫《荷花》時,我先用課件展示我所拍攝的荷花圖片,伴隨著優美的畫面,聆聽著動人的音樂,學生仿佛置身于荷花的海洋,我們一起講述荷花的美麗,一起吟誦荷花的詩句,一起了解荷花的價值。然后讓學生近距離地觀察我帶來的一顆荷花,引導學生從細節處觀察,并講解了一些水粉上色的要領。整節課學生都在觀察中完成美術作品,有圖片觀察,有實物觀察,有動態荷花,有靜態荷花……學生在真實的物體中尋找繪畫點,借助豐富的想象與突發的靈感,創造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荷花圖。
二、在聆聽中展開想象
在設計美術活動時,我也會經常進行學科整合,喜歡將美術與語文、音樂等學科相結合,讓學生寓情于景的感受美術的美。
例如在畫《秋天》時,我為學生播放《秋日私語》,讓學生在優美緩慢的旋律中感受秋天之美,聆聽著美妙的音樂,學生的想象思維也漸漸舒展開來,他們有的想到了滿山的紅楓葉;有的想到了滿園的熟果子;有的想到寧靜的湖面;有的想到落日的余暉。再例如教學生天鵝寫生時,我播放了《四小天鵝舞曲》,歡快的樂曲調動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學生的想象也像調動的音符一樣,他們盡情地演繹天鵝可人的模樣,有的翩翩起舞;有的你追我趕;有的水中嬉戲,仿佛自己就是天鵝。落到畫紙上的天鵝也是形態各異,楚楚動人。
音樂調動了學生的情緒體驗,將繪畫與音樂結合,調動了學生的聽覺神經,也激發了大腦思維想象的空間。學生根據所聽到的旋律,形成相關的聯想,將有聲的音樂形象呈現在我們面前,將隱形的畫面反饋在畫紙上,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
三、在操作中張揚個性
小學美術課堂除了欣賞課、繪畫課還包含手工課,手工課對于學生想象思維的發展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小學美術的手工不但強調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術性,還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技能方法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發散思維的評價,以此達到動手與動腦的協調發展。
例如在讓學生用樹葉作畫時,我先讓學生分組到學校小花園收集各式各樣的樹葉,通過撿樹葉學生不但感受大自然的真實美,并且在撿的過程中就開始思考我要用這片樹葉拼什么,一邊撿一邊發揮想象,享受著大自然賜給他們的天然玩具,并在享受中釋放自己的美術創新意識。
“生活是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它為學生提供了寬廣的學習空間,但需要我們盡情發揮美術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我們教師是學生美術創作的引路人,我們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價值意義,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美術的創新學習,點燃他們思維中創作的火花,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課程標準中對我們教師提出的要求,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挖掘他們的創新意志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在合作中啟發智慧
分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在小學美術課中也是常見的一種活動方式,合作學習為學生創造了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分享了朋友之間的智慧。學生小組合作時,每個人都分配相應的任務,每個人都給予展示的機會,這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希望被認可。就當今社會而言,合作意識是我們必須要具備的一項素質,合作學習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基石。
《新課標》中指出:美術課程的學習是學生參與體驗的美術的過程、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恰能滿足這種需求。例如在教學生畫繪本故事時,我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分工完成。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與喜好,有的畫動物、有的畫背景、有的畫藍天,學生此時成為課堂主導者,他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高漲,互相探討、互相鼓勵,主動意識增強了,創造潛能激發了,潛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創作意識。
創造意識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制訂適合學生的方式,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長足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大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