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盛
【摘 ? ?要】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引導學生正確的體育文化觀念,培養學生健康的體質以及社會適應能力。
【關鍵詞】高職 ?校園體育 ?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096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事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要求教育改革的呼聲也在不斷升高。高職學院作為中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的改革與創新受到更多的關注,而體育教育和體育文化建設是對培養高職學院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高職學院不可缺少的部分,應受到高度重視。
筆者認為高職學院體育文化建設大致分為體育物質建設、體育活動建設、師資隊伍建設、體育教學建設、體育制度建設五條途徑。其中,體育活動建設是高職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的核心途徑,其余四條途徑的建設成果都要在體育活動建設途徑中加以使用和檢驗,并在實踐中反作用于它們,促進它們的完善和發展,從而最終共同促進高職學院體育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一、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內涵
加強高職學院體育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是高職院校實施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完成在校期間體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也是引導學生崇尚運動,追求健康,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構成文明和藹育人的校園環境;更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營造學校人文氣息的重要作用。
二、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文化建設越來越受到關注,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在文化建設中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對推動社會進步、促進社會和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校園體育文化也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功能,對學生體育行為意識產生積極的影響,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隨著職業教育競爭的日趨激烈,校園文化建設水平已經成為衡量高職院校綜合實力、辦學能力、競爭力及行業優勢的重要指標,而打造特色鮮明、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進一步豐富文化研究的內容和體系,為整個社會的文化建設注入更多的激情和活力,促進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研究進一步完善。
三、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對體育文化建設重視不夠
學校對體育文化建設的觀念和態度是體育文化建設的核心,是體育文化建設的領導者、決策者和執行者。因高職院校起步較晚,發展的空間受到局部影響,導致學院領導重視專業課,因而忽視了體育課,忽視了體育的育人功能,更忽視了學校體育文化建設,大部分院校沒有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的要求組織實施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深入開展,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體育教學認識上的偏見,影響到學校體育文化建設。
(二)體育文化知識傳播途徑和體育課程內容單一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教學直接執行者,而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體育課是學生學習和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能、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促進健康的環節,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目前,絕大多數學校在體育課的組織形式上還是采用傳統的上課模式,內容以籃球、健美操、田徑為主,沒有按照學生的興趣自行選課,影響學生參與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部分教師在體育教學或課外體育訓練中對體育文化知識傳授方式比較簡單。
(三)師資隊伍配備不合理
體育教師是高職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領路人,學校體育教師充足與否、合理與否,是關系高職學校體育文化建設質量的保證。目前,現階段高職學院體育教師的專業主要以傳統項目為主、專業技術職稱整體不高、科研能力不強、中青年教師比重較大、學歷不高等,這些直接影響到高職學校體育師資結構不合理,制約了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發展。調查結果顯示:在四川、云南、貴州等12所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抽樣調查中,年齡在30歲以下的占到42%,31-40歲的教師占40%,41-50歲的僅僅占12%,50歲以上占6%,中青年教師比例高達82%;具有研究生學歷的為13%,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占到63%,專科學歷的教師占到11%;有正高級職稱的教師占6%,副高級職稱的占23%、中級職稱的占33%、初級職稱的占38%。
(四)體育文化活動經費投入和體育場地不足
學校體育資金每年投入的多少直接影響著器材的更新和補充、體育活動的開展,進而影響著正常的教學、訓練、競賽和課外活動等。高職院校眼前的經費來源主要依賴于政府撥款,況且多數學校政府撥款沒有達到國家和省上的生均數,導致學校經費緊張,削弱了有些新項目體育活動的開展和不參與省內舉辦的大型比賽活動,影響體育文化在活動中滲透。調研結果顯示:學校在體育教學、活動經費方面平均只有1.63萬,器材如(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消耗品)每年投入校均0.21萬,體育場主要以田徑場、籃球場、乒乓場為主,85%的學校沒有游泳池、網球場、健身房。學院體育經費投入多少和體育場地的健全已經嚴重影響了學校體育文化的建設。
四、對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建議
(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高職人才培養方案
積極貫徹國家體育教育政策,遵循學校體育的發展規律,加大對學生體育文化知識的宣傳,同時體育教師應將高職學校人才培養方案融入到體育教學過程中,這樣更利于學生對體育文化內容深層次的了解,從人文因素上來提高學生對體育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水平,而從學校層面上更應該重視學校體育文化的建設,對豐富學校校園文化生活動,提高學校的育人效果有顯著的成效。
(二)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學歷和業務水平
體育教師是體育文化建設的傳播者、推動者、執行者和宣傳者,首先通過引進人才和派出教師進修等方式,來提高高職學校體育教師的學歷,從而推動體育文化建設;其次通過政策傾向和鼓勵政策盡快提高體育教師的業務能力與業務水平,提高教師的職稱比例趨于合理化;最后以活動為載體,開展國家、省、學校三級體育教師業務大比武,提高教師的體育文化。
(三)創造良好的高職院校體育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學校的體現,是反映學生文明素養、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也是反應學校辦學水平綜合實力的象征。校園體育文化是組成校園文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與智育、德育、美育構成了校園文化。要創造良好的高職學校體育文化氛圍:首先要加強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改造,因為場地和環境能激發全校師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其次要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最后要根據學校環境特點,設計和修建體育雕塑。
(四)豐富高職院校體育文化活動內容
體育活動既是學校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體育文化的表現形式。學校體育活動形式多樣,學校根據師生的興趣愛好和場地設施條件舉辦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如在競賽方面可開展羽毛球、籃球、足球、乒乓球和田徑等全院性的體育活動,學校充分利用體育社團開展一些趣味性強的民間傳統項目以及少數民族的競賽活動,如飛鏢、飛盤、騎單車、跳山羊、圍棋、健美操、排舞,還可以分年級為單位開展踢毽子、板球、滾雪球、爬沙丘、象棋等;在理論方面開展體育安全知識講座、體育知識競賽、體育故事演講和體育成果展等。
參考文獻
[1]龔德貴,毛治和等,論體育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
[2]許曉容.奧林匹克文化與學校體育教育人文目標的實現[J]體育與科學,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