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事業是一項全民社會事業,更是一個大系統,這個大系統中囊括了很多社會活動,體育圖書出版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文章結合我國體育圖書的出版現狀,分析我國體育圖書出版存在的問題,并就體育圖書發展的對策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體育圖書;現狀;對策
【作者單位】葛雪珍,贛南醫學院康復學院。
我國體育圖書出版市場并不興旺,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掀起了我國體育圖書的出版熱潮。不過,這股熱潮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就恢復了平靜。體育圖書出版的不穩定性,也引起了人們的深切關注。探討我國體育圖書出版存在的問題,尋求體育圖書的發展道路,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一、我國體育圖書的出版功能
1.滿足人們的體育信息需求
在我國體育事業中,人們最關注的就是競技體育。李娜、林丹、郭晶晶、姚明等都是優秀的競技體育代表者,也是廣受歡迎的體育偶像。體育圖書介紹的體育明星、體育文化、體育藝術,都可以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獲取競技體育信息的精神需求和信息需求。
2.傳播體育文化
體育圖書有著顯著的體育信息、體育文化傳播功能,體育圖書中的體育信息是體育出版單位精心挑選出來的,具有一定的傳播價值。人們可以通過這些了解體育領域的種種信息,進而提高對體育觀念、體育價值和體育道德的認識和了解。
二、我國體育圖書的出版現狀
1.傳統競技類圖書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相較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體育圖書出版仍舊停留在粗放經營階段,體育圖書內容也較為老化,傳統競技體育如籃球、乒乓球、足球等類型的圖書仍舊在市場中占據較大的份額。以我國幾家體育類大型出版社為例,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多是體育理論書籍和體育教材,人民體育出版社雖然很早就制定了完善的數字化發展策略,但是仍舊以紙質競技體育類圖書為主,只不過圖書的類型更加多樣,圖解更加生動和到位而已。可以想象,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競技類圖書仍舊是專業體育圖書出版社出版經營的重點,只是為了在競爭激烈的體育圖書市場中謀取發展,競技類圖書的策劃、營銷工作會更加細化。
2.健身健美類體育圖書異軍突起
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美健身類體育圖書如瑜伽、健身操等體育圖書也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如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健身瑜伽》《減肥瑜伽》等瑜伽圖書幾乎每個月都要重印一次,人民體育出版社一本有關瑜伽的書籍也銷售將近20萬冊。健身健美類圖書的市場前景可謂一片大好。
3.時尚類體育圖書更受歡迎
在體育圖書出版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今天,時尚類體育圖書也成為體育圖書出版市場的新寵。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滑翔傘飛行》,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推出的《單排輪滑》《山地自行車》,江蘇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休閑健身叢書》等,涉及滑翔傘、輪滑、高爾夫、攀巖、射靶等時尚戶外體育項目,裝幀設計別致,受到許多戶外運動愛好者的歡迎。許多出版社瞄準商機,也開始進軍時尚體育出版領域。
三、我國體育圖書出版存在的問題
1.管理機制不健全
在出版業面臨轉型的關鍵時期,體育圖書出版管理機制不健全的問題日益凸顯,如許多出版社過度強調經濟效益而忽視人力資源管理,降低了對圖書質量的要求,只以圖書經濟效益來考核編輯及業務人員的工作績效。此外,許多文化行政部門沒有嚴格執行出版管理規定,降低了出版資格審核標準,出版單位在體育圖書出版發行的管理上也存在諸多漏洞,選題論證、責任編輯、責任校對、次品召回管理機制都不夠健全。
2.專業人才缺乏
體育圖書出版發行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但是許多出版社在管理制度與人才培養上都缺乏足夠的經驗和資金支持。近年來,一些出版單位雖然加大了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但是由于人才培養機制和措施保障不完善,難以吸引、挽留住高素質出版專業人才。目前,許多體育圖書出版單位的策劃、編輯人員大都以非專業體育圖書出版人員為主,體育圖書出版創新動力不足。
3.圖書質量和版權問題
在短期經濟效益的誘惑下,許多圖書出版社都走上了迎合讀者膚淺閱讀需求的道路。一些體育圖書策劃、編輯人員一再降低質量和選材要求,目光短淺,導致體育圖書內容跟風現象嚴重。同時,許多圖書出版社缺乏版權圖書開發、管理經驗,在體育圖書跨文化出版上缺少市場化運作經驗,常常發生版權糾紛。
四、我國體育圖書出版的發展對策
1.健全體育圖書出版管理機制
我國體育圖書出版要遵循圖書的發展規律,做好圖書信息資源采集工作和圖書管理規劃布局,根據社會和民眾需求制訂體育圖書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公正完善的體育圖書管理體系。具體來說,出版社首先要建立體育圖書選題論證制度,在體育圖書出版前,出版社應要求圖書策劃、編輯人員通過市場調研了解目標讀者群的喜好,形成開題報告,對圖書的內容、選題進行嚴格把關。其次,實行稿件三審制度和責任編輯制度,強調圖書出版、策劃人員的審讀職責,要求他們對作品精雕細琢,以提高出版物的質量。再次,推行責任校對制度和樣品檢查制度,認真執行每一道出版程序。
2.走體育圖書數字化出版道路
進入數字時代,我國出版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體育圖書出版社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走體育圖書數字化出版道路,以彌補傳統體育圖書出版的缺陷和不足。這就要求出版社抓住數字化發展契機,利用數字化、移動終端等新技術,對體育圖書內容進行數字化編輯,研究體育圖書數字化傳播形式,同時加強體育圖書出版數字化產品的宣傳和營銷管理。如出版社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對體育信息進行深加工,并通過網絡、手機等將體育信息以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呈現給讀者;建立相應的體育圖書出版網站,通過諸多體育網站平臺擴大宣傳范圍,拓寬體育圖書發行渠道;將動畫、輔助軟件和超級鏈接等多媒體形式應用于電子體育圖書出版中,對圖書文字信息進行補充,為讀者閱讀提供便利。
3.提高出版發行人員的綜合素質
我國體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對體育圖書的出版發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版社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從整體上提高出版發行人員的創新能力和工作水平。具體來說,出版社要加大策劃、出版、營銷類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引進一批圖書策劃、編輯能力突出且創新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以滿足體育圖書出版發行需求。出版社要通過選拔有發展潛力的員工參加短期培訓、專家講座、組織培訓等,提高編輯人員的圖書策劃能力和數字化圖書開發能力。與此同時,出版社要進一步完善內部人事制度和激勵機制,將內部專項培訓、績效考核結果與人員薪酬、晉升等直接掛鉤,營造一個你爭我趕、奮發向上的工作氛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專業出版人才隊伍。
4.提高圖書出版發行能力
讀者需求的多元化,要求出版社要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出版發行方向,生產出更多適應社會需求、讀者需求的圖書。首先,出版社要考慮不同層次、職業、年齡段的圖書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采取不同的圖書出版形式,制作更多深受讀者歡迎的圖書。其次,圖書出版管理部門要樹立國家化發展意識,加強版權貿易法制建設,促進中國圖書版權貿易與國際標準接軌。在此基礎上,出版社既要爭取更多的圖書版權豁免權,還要加強圖書版權管理,以規范圖書出版秩序,提高經濟效益。
正如安南所說,體育是一種世界語言。體育圖書的出版能傳播體育知識,弘揚體育文化精神,同時,體育圖書詮釋著體育精神文化內涵,彰顯著體育的人文精神。研究體育圖書出版的發展,能促進體育精神與主流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鑒發展。
[1]劉錫梅,孫平波.論競技體育戰略抉擇——湖南省競技體育“精品工程”戰略探驪[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
[2] 李宗浩,金宗強等.“后奧運時代”我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宏觀對策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
[3] 陳玉忠.和諧社會背景下城市農民工體育問題的理論判斷與政策思路[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7.
[4] 蘇小霞,吳貽剛.近十年西方體育社會學研究熱點分析——對《國際體育社會學評論》的內容分析[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
[5] 張天彪,李慶友.社會體育專業技術課課程設置現狀研究分析[A].Proceedings of 2010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arning,E-Business,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E-Government (EEEE 2010) Volume 2[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