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摘要】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在教學中不斷地摸索,完善教法,把創新觀念運用于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既不是面面俱到的講解,又不是走馬觀花的閱讀,探究適合學生主體發展的閱讀教學模式,才能更適應新教材的閱讀教學。
【關鍵詞】英語閱讀課 優化模式 大綱 培養閱讀技巧和解析文本欣賞英美語言相結合的閱讀課模式
一、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的閱讀量在不斷增加,新課標英語go for it的每單元SectionA和SectionB兩部分的3a和2b都是閱讀文本,這樣的編排,一方面突出了閱讀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思考,到底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多種多樣,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我們應在教學中不斷地摸索,完善教法,把創新觀念運用于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既不是面面俱到的講解,又不是走馬觀花的閱讀,探究適合學生主體發展的閱讀教學模式,才能更適應新教材的閱讀教學。
二、閱讀課教學模式中讓人困惑的問題
很多縣級,市級公開課,優質課競賽選擇的課型都是閱讀課,聽得多了,閱讀課的教學模式千篇一律,幾乎沒有什么新意,總體感覺對文本的解讀都比較粗略,學生只是掌握了大概,一節課下來,雖然熱熱鬧鬧,但是總覺得缺少一點什么?不管閱讀內容是什么,不管篇幅是長是短,不管生詞是多是少,基本上都采用這些步驟,通過圖片或問題引出本課要談論的話題,聽錄音,有時邊聽邊看一些動畫,回答一些T or F questions.再次聽錄音,回答一些Wh-questions.然后朗讀課文,接下去復述課文,最后采取一些討論,以使課堂推向高潮,在熱鬧中結束。其實學生是在教師的控制下完成了任務,根本沒有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讀去體會,單憑聽一遍課文,就回答問題,以聽代讀,學生只是被動地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筆者通過多年閱讀教學,發現一些閱讀教學模式比較陳舊,必須要不斷更新觀念,跟上形勢,才能適應學生能力的發展。比如:最常用的讓學生歸納全文主旨大意,但是課文那么長,學生看都不愿意看,何談歸納?新教材英語課本中幾乎每個單元課文都是幾個自然段,而教師就讓學生找出全文的主題思想,然后就是一句一句翻譯,難道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是粗略掌握文章大意嗎?選入教材中的文本,大多選材是經典的,把文章的構思方法帶領學生探討一下,會加深學生對文本框架的把握。reading for skill能否可以同時融入reading for language? 否則,和試卷上的閱讀理解又有什么區分呢?如果能從細節處培養學生欣賞分析英語文本,更能真正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上升一個新的臺階。
三、如何優化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
“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版)對閱讀教學目的要求主要有:1.通過課本學習語言知識,了解中西方的語言文化差異,掌握一定的語言技能。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聽、說、讀、寫各方面的技能以及綜合運用的能力。2.獲取更多的信息,拓寬視野,逐步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造能力。要求學生對英語學習表現出積極性和初步的自信心。3.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閱讀任務,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根據“大綱”的要求,我認為應該采用培養閱讀技巧和解析文本欣賞英美語言相結合的閱讀課模式,這種模式和中學生的認知能力相符合,既能夠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又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講閱讀課之前,我們都必須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其次才是針對這些目標考慮采取哪種教學模式。閱讀有多種目標,包括尋找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提高閱讀技能(read for skill)、獲得語言知識(read for language)、增加生活樂趣(read for enjoyment)等。對于中學階段的英語課程來說,其閱讀教學的首要目標定位于培養學生read for skill和read for language兩種能力,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技巧,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對于閱讀文本,不妨“咬文嚼字”一番,帶領學生欣賞一下英語語言的優美,咀嚼一下英文用詞的微妙,暢游在語言的世界里,會更加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欣賞英美文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廣泛地采用,如今,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
四、教學實踐
新目標JEFC八年級上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第四課時閱讀課,題目是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就是英美文化知識與閱讀技能培養的完美組合,課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講述Thanksgiving 的由來,第二部分講述How to make a turkey dinner,根據不同的內容,筆者確定不同的閱讀目標,看來第一部分是讓學生了解culture,可以讓學生reading for language.第二部分則是reading for skills 讓學生用英語去做事情。
我采用了以下閱讀模式進行教學,第一部分,筆者在Pre-reading中采用猜謎策略,讓學生猜測What special day is it? On special days we often eat something special. What do we eat?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While-reading 中,用五個有關Where, When, Why, How, What等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在回答這五個問題時,筆者找了大量的圖片,把400年前,英國旅行者到美國的過程描述的清清楚楚,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一部分幸存者為了感謝生命和食物,才有了感恩節。用豐富的感恩節食物照片,讓學生領略了西方人是如何慶祝感恩節的。筆者認為,英語課讓學生進行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到了八下,這樣的為了傳播culture 而進行的閱讀課文也有很多,如:八下Unit2,3,4,5,6,7等單元都是很好的文化交流的課文,都可以運用這些閱讀策略。After-reading,用一篇短文填空,讓學生回顧了Thanksgiving的由來。
第二部分,充分達到了用英語做事情的目的,我問學生How do you make Turkey?引導學生說出制作turkey的步驟,再用圖片把制作過程展示出來,讓學生理解圖片并復述課文。一節閱讀課下來,學生既了解了感恩節的來歷,又會用英語描述制作turkey的過程,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種培養閱讀技巧和欣賞英美文化相結合的閱讀課模式,對學生進行了文化的熏陶,提高了閱讀的技能。
在八年級下Unit9 SectionB 2a-2e 的Reading 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Step1.Guessing game.通過猜謎和Free talk 走進文本,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T: It is a small island country.
It is very clean and beautiful
It is famous as Lion City. Whats the country?
S: Singapore.
T: What will you care about if you travel in Singapore recently? Please talk freely.
S: …
T:(歸納)Yes, weather ,food, interesting places to go and transportation. This class, Lets travel to 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
Step2.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每個自然段的主題詞。(引導學生尋找主題詞,把閱讀技巧教給學生,這是閱讀課重要的步驟)
Para 1.Language. Para 2.food
Para 3.zoo Para 4.Weather.
Step3.設計問題,解析文本,引導學生去思考,去尋找答案。
Para 1.
1)T: Which is the top sentence?
S:For thousands of tourists from China,this small island in Southland Asia is a wonderful and safe place to take a holiday.
T: From this sentence, where is Singapore? 在主題句中分析文本,創設情景,展示出Singapore 的地理位置,學生在地圖中明白southeast of Asia 和close to equator的具體含義。同時呈現一副世界地圖,在上面標記出赤道和Singapore,用箭頭標明赤道附近的位置,使文字生動起來。
2)繼續追問,引導學生咀嚼文本。
T:Why is Singapore a good place to take a holiday?
S: On the one hand, more than three quarters of the population are Chinese, so you can simply speak Putonghua. On the other hand, Singapore is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so it's also a good place to practice your English.
T:(在這句話中,追問問題,讓文字靈動起來。)Why can you speak Putonghua most of the time?
S: Three quarters of the population are Chinese.
T: OK. Why is it a good place to practice your English?
S: Its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T: Look at the pictures about the history of Singapore.
擴充課外知識,展示一張Singapore 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的圖片。
Para 2
巧妙提問,過渡到第2自然段。
T: Have you ever tried Chinese food outside China? Maybe you fear, Why?
S: Because you wont be able to find anything good to eat when you travel.
T: However, in Singapore, do you fear? Why?
S: First, youll find a lot of food from China. Second, you wont have any problem getting rice,noodles or dumplings.
T: Good.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s. 用圖片展示各種各樣的食物,rice, noodles 和dumplings 創設情景,再展示Indian food, Western food和Japanese food,告訴學生這些都是文中出現的new food。
Para 3.
T: Explain the Safari with the pictures of a fox.When is the best time to watch it?
S: At night. T: Why?
S: You can watch these animals in a more natural environment than in a normal zoo.
Para 4
T: When is the best time to visit Singapore?
S: Anytime you like.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T: Why?
S: First,the temperature is almost the same.Second, its not far from China
Step 5.Retell the passage. And describe a good place to visit in China.
我就是這樣步步追問,解析課文,引導學生咀嚼每一句話,學生感覺講的很細致,擴充的文化知識很到位,把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細化到每一個教學模塊,避免閱讀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效果很好。
五、效果與反思
嘗試培養閱讀技巧和文本解析欣賞英美語言相結合的模式來進行閱讀課的教學,我發現:一堂課下來,鍛煉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學生在語境中理解了詞匯,而且記得牢,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不斷去解讀文本,文章的思路清晰了,通過有必要的討論,也理解了文本隱含的主題,情感目標得到了有效的達成。優化了的閱讀課教學模式,不排除閱讀技巧的培養,比如找主題句,比如:利用mind-map來歸納段落,擴充了學生對英美文化知識的了解,兩者是相輔相成,融為一體的,幫助學生解析文本,使得英語真正體現它語言的特色,活化了文本,很多學生喜歡上閱讀課是因為可以了解到很多關于文化的課外知識。
在教學中也有以下反思:
1.優化了的教學模式對英語教師的口語要求較高,以前可能靠圖片就可以理解的內容,現在要教師用優美的語言帶領學生暢游在英語文字世界里,就需要我們教師自己的語言功底比較扎實才能達到效果。
2.優化了的教學模式,是reading for skill 和文本解析欣賞英美文化模式相結合,要避免對文字的一筆略過,單純培養技巧,也要避免為了解析文本而造成課堂的枯燥,要多用圖片創設情景,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有生動直觀的課堂效果。
3.注意把握一堂課的重難點,把握時間,在有限的45分鐘時間內完成任務,達到高效課堂,這要求我們教師要備好課,備足課,才能達到教學模式的優化。
參考文獻:
[1]王篤勤.初中英語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0:257-259.
[2]王松美.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技能訓練[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52-60.
[3]周淑清.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研究[M].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2004: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