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松
摘 要:少年兒童的藝術素養培養是素質教育中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是當下各級各類學校,尤其是少年宮工作日程中的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必須從小就加強對兒童進行藝術素養的熏陶,強化他們的藝術想象能力,善于運用教材文本藝術素材、教學行動培養他們的藝術素養,提高他們的藝術欣賞能力。
關鍵詞:少年兒童;藝術素養;欣賞能力
誰都否認不了,藝術素養的培養是素質教育中的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它能夠提升少年兒童的審美修養,豐富少年兒童的精神世界以及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進而促進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應該說,這是當下各級各類學校,尤其是少年宮工作日程中的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要充分認識到,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在他們的肩上,承載著華夏的未來、人類的命運,必須從小就加強對他們進行藝術素養的熏陶,提高他們的藝術欣賞能力。
一、強化少年兒童藝術想象能力的培養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一個少年兒童,只有具備豐富的聯想和廣闊無邊的想象能力,他才會產生創造的沖動,才會產生創造的激情。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具體的藝術活動中,一定要善于通過一個個實物、一個個活動內容引發學生的想象,讓他們在面對一件件具體事物的時候,不人云亦云,不聽之任之,讓他們學會在自己的大腦中反復過“電影”,多問幾次“為什么”,多編織幾次色彩繽紛的“花環”,讓自己的思維插上絢麗的翅膀,在萬里長空中任意飛翔!
二、善于運用教材文本藝術素材培養少年兒童的藝術素養
現行的中小學教材里邊有很多能夠體現文學藝術的素材,教學中,有意識地挖掘和運用好這些素材,會對學生起到很好的熏陶和感染作用。特別是古典詩文這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里邊蘊含著豐富的藝術色彩,要引導學生多讀多背、熟練成誦,久而久之,他們一定會在這潛移默化中提高品位,提升素養,提高智慧。有一句傳誦很久的話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表達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當然,這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剛開始學生可能會不愿意朗讀,不愿意背誦,不過這沒關系,你可以慢慢地引導,可以采取一些能夠引起他們閱讀和背誦興趣的辦法,諸如朗讀競賽呀,默寫競賽呀,即席做詩呀,寫電影觀后感呀,名著閱讀研討交流會呀,方法有很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興趣上來了,擋都擋不住,你不讓他讀、不讓他背都不行,其效果自然事半功倍,長此以往,便自然演化為自覺的行動,藝術細胞自然形成,藝術素養自然提升。
三、善于強化具有藝術色彩的教學行動
藝術素養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能幻想立竿見影,是在學習生活之中一點一滴地自然培養起來的,它的最大特點是,一旦培養起來便終生受用。可以感染和提升兒童藝術素養的環境有很多,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的熏陶感染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說,組織兒童參觀博物館呀,暢游公園呀,圖書館呀,參觀各類書畫展覽呀,聽音樂會呀,看電影呀,這些,都是培養兒童藝術素養的好形式,但還要切記,千萬不要流于形式,走馬觀花,看熱鬧,要引導他們邊看邊記邊思考,要精于“看門道”,觀察以后,在頭腦里要留下深刻的印記,在心靈上要受到教育,在思維上要受到啟發,在行動上要受到鞭策,要引起兒童對真、善、美事物的向往和渴望,增強正能量。
總之,強化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這是一項有益于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大大好事,需要我們傾心盡力地下功夫抓好,抓出成效來。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