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昆
“增強應用意識”是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之一,這樣不僅能夠直接展現數學課程的價值,而且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要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逐步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對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進行論述,以為學生健全地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一、借助生活實物進行教學來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理論性較強,如果僅是單一的知識灌輸,學生就會越來越不喜歡數學,甚至厭煩和畏懼數學,嚴重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數學教材內容的需要將有關生活實物帶入教室,一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打破課堂的沉悶,二來能夠將課堂形象化,強化學生的認識,進而與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數學知識應用意識的培養。
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了讓學生建立人民幣等價兌換的意識,更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我首先引導學生借助“玩具人民幣”進行自主兌換活動,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真切感受各面值的人民幣,而且對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后,我組織學生以“人民幣”來進行“逛超市”活動,一來能夠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了解人民幣的價值,二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應用能力,進而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發展。
二、借助生活問題情境教學來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
問題是探究的前提,也是培養學生知識應用意識的基礎。所以,我們要立足于數學教材,并有效地將生活現象與數學問題結合在一起,創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思考、探究,這樣一來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為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打下堅實基礎,二來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逐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減法的運算性質”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也為了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同時,也為了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小麗去超市買了一管牙膏花了7元,還買了一桶洗面奶,花了36元,小麗在結賬時,給了收銀員100元,請問,收銀員阿姨應該找回小麗多少錢?(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2)一本故事書,共148頁,小明一天看了40頁,第二天看了56頁,請問小明現在還有多少頁沒看呢?
組織學生對上述兩個與生活有關的問題進行思考,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分析研究及綜合概括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形成。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認識到應用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并借助多樣活動來將生活與數學聯系在一起,進而真正為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汪友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J].學周刊,2011(2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