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 吳晶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實現師生之間無拘無束的對話,在自由輕松的狀態下學生既有讀書收獲的驚喜,又有迷惑不解的真實。既有自由想象的快樂,又有瑯瑯讀書聲的陶醉。既有默默思考的體驗,又有情感激活的快樂。
關鍵詞:巧問;想象;誦讀
一、巧問激起學習熱浪
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讓學生讀到最應該讀的地方,最能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上。可以根據文章特點設計核心問題,巧妙設問。例如,教學《豐碑》一文時,讀題目后問學生:“豐碑”是指什么樣的石碑呢?你從課文的哪句話看出來的?請同學們用心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交流體會。此時,學生的探究欲望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產生急于閱讀文本的欲望,讓學生的思維激蕩起來。學生通過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的句子,感悟到軍需處長的偉大。在研讀交流中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二、想象點燃學習熱情
語文課堂必須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更要發展想象力。通過教材這個文本載體把學生帶入情景,展開想象的翅膀,悟出文本要表達的情感與人物產生共鳴。
《春天來到深山里》教學片段:
朗讀詞語:盛開的花朵 咚咚的鐘聲 廣闊的原野 陣陣的香氣等這些詞語讓我們看到了春天,聞到了春花的芳香。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春天還會來哪里?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可以用幾個詞語或者幾句話來表達。
教學中把語言、畫面、說話融為一體,喚醒學生的感官,用耳傾聽、用眼觀賞、用腦想象、用嘴表達,享受語言的魅力,獲得美的熏陶,學生當然會為之陶醉。
三、誦讀感知文字味道
每一篇文章都通過文字帶給我們豐富的想象和回味,我們要反復誦讀、聲情并茂好好感受文字的魅力,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例如,《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文中“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指導過程:讀了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能讀出這種畫面感嗎?看了這場無情的洪水,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把你此刻的心情融入你的聲音里。
在教學中朗讀是有層次的,一步一個臺階,使畫面與課文融為一體,使學生似見其景,心靈受到震撼。課堂上學生才會讀出情,讀出意,讀出精彩。這樣的朗讀不僅水到渠成,而且將成為課堂亮麗的一筆。
總之,只有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課堂才會變得更活潑、更有趣、更精彩。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