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
生物科技史上最大IPO:希望還是泡沫
今年10月,位于百慕大首府漢密爾頓的生物技術公司Axovant剛剛迎來1周歲生日。即便是在不斷上演著創富“神話”的生物科技資本市場,Axovant仍算得上是一個奇葩。
在4個月前,6月11日,這家成立僅8個月的生物科技公司正式登陸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首日股價幾乎翻了一倍,募集資金高達3.15億美元,成為美國生物科技史上募集資金最大的IPO,也令這家未曾實現任何收入的公司估值高達28億美元。
擁有公司80%的所有權,一手締造Axovant神話的前對沖基金明星維韋克·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 “令人驚訝的年輕”,媒體對這位橫空出世的“黑馬”毫不吝嗇贊美之詞:“生物科技領域最年輕的新星”、“奇才”、 “資本神童”、“年輕英俊”、“富有魅力”······連美國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Forbes)近幾個月來對他的專題報道就不下于5篇,最近更是作為封面人物進行了專訪。
2014年,維韋克還曾被《福布斯》評選為美國金融領域“30位30歲以下俊杰”(30 under 30),當時他還是對沖基金QVT Financial LP的合伙人。
去年5月,維韋克離開QVT,創立Roivant科技公司, 5個月后他從Roivant拆分出子公司Axovant,員工僅11人,其中還包括維韋克的母親和兄弟。公司成立8個月之后,剛剛新婚的維韋克取消了去法國和瑞士阿爾卑斯山的蜜月計劃,他攜妻子來到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響美國有史以來生物科技行業規模最大IPO的上市鐘。
唯一資產
維韋克已成為生物制藥行業最年輕的掌門人,或許不久就能成為這個行業最年輕的億萬富豪。可以說維韋克遇上了好時代,若是在十年前,生物技術公司想要通過IPO融到1億美元幾乎是癡人做夢,如今這早已司空見慣。
近幾年來,美國生物科技領域一直以來受投資者熱捧,《時代》周刊雜志曾報道:“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的銷售額約每5年翻一番,增長率高達25%-30%,是世界經濟增長率的10倍左右。生物經濟將成為21世紀增長最為迅速的經濟領域。”
安碩納斯達克生物技術指數5年內飆升了300%,同期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漲幅分別是100%和70%。
然而市場對這家公司的高估值仍存有諸多疑慮。Axovant公司唯一的資產是醫藥巨頭葛蘭素史克早年研發的一種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癥(俗稱老年癡呆)的藥物項目RVT-101,這種藥物尚未通過臨床試驗,葛蘭素史克也幾近要放棄。
去年10月,維韋克以5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葛蘭素史克手中這個“過氣”藥物,如今僅僅憑借RVT-10,未曾實現任何營收的Axovant公司卻得到了近30億美元的估值,這意味著他從這個被葛蘭素史克拋棄的藥物中獲得了近600倍的投資回報。
因此,有人稱維韋克是塑造生物技術泡沫的代表人物。他們認為,盡管生物技術行業取得了大量的突破,但是在資本市場上還是存在驚人的泡沫。甚至有人認為,如果政府停止大量的藥物審批,或是不再為這些藥物的高價埋單,那么泡沫將會隨之而破。
受市場對生物技術領域泡沫的擔憂,在短暫的火熱后,Axovant股價開始進入直線落體狀態。到9月底,美國獨立評級機構Zacks將對Axovant的評級從“持有”下調為“賣出”。
不過,很多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的醫生相當看好這種藥物。據預測2050年時將有1380萬美國人罹患這種疾病,相關醫療費用將達到1萬億美元。面對如此大的市場,不少企業都想分一杯羹,但是阿爾茨海默癥被生物制藥業內人士稱作“死亡陷阱”:2002年至2012年期間,研究人員測試過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的藥物多達244種,但只有一種成功上市,失敗率高達99.6%,這讓不少藥企望而怯步。
有著投資基金工作背景,并掌握著4億美元的“戰爭基金”的維韋克對RVT-10這種過氣藥物似乎“情有獨鐘”。他專愛“以小博大”,以低廉的價格網羅投入巨大但未見成效的過氣藥物,并將其分拆成數十家子公司。分拆是維韋克行動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便RVT-101項目失敗了,公司已經利用籌集到足夠的資金用于研發其他藥物。
維韋克斷定生物技術發展能夠產生大量新療法,讓他能夠以便宜的價格找到被遺忘的藥物,并向研發投入更多的資金,而不是進行削減。他說:“這是生物技術的一項專長,即從尚未上市的產品中創造價值,而不是從日益減少的收入流中壓榨價值。”
“這些努力將在制藥行業取得有史以來最高的投資回報。”他自夸道,“這種做法構建的產品管道將跟世界上最有潛力的制藥公司一樣雄厚和多樣化,但卻擁有前所未有的資金使用效率。”
通過這種投資模式,維韋克致力于拯救制藥行業那些被遺忘的藥物。“那么多本應該造福社會的藥物被拋棄了,某些藥物被擱在一邊并不是因為它們的潛在療效不夠好。”維韋克說。
他說,無論公司藥物是否有效,以及IPO成功與否,都只是“一項更宏大使命的第一步”。
“別人家的孩子”
1986年,維韋克出生于一個南印度移民家庭中,父親供職于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母親是一名老年人精神病專家,曾先后為制藥公司默沙東(Merck)和先靈葆雅(Schering-Plough)效力。
維韋克是家中長子,從小便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他在辛辛那提上高中時曾當選畢業生代表,彈得一手好鋼琴,還曾為他母親治療的老年癡呆患者做過表演,并且他還是全美排得上號的青少年網球選手,發球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120英里。
在哈佛大學念書時,維韋克擔任過哈佛政治聯盟(Harvard Political Union)的主席,曾在知名干細胞科學家道格拉斯·梅爾頓(Douglas Melton)的實驗室干過活,此外,多才多藝的他還曾并以“Da Vek”的藝名作為自由主義嘻哈藝人登上過舞臺。
學生時期,維韋克注意到即使是在有著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兩大著名學府的麻省劍橋,學生創業想要找到合伙人和投資商也很難,于是他決定做些什么。在大學的最后一年,2007年,維韋克和校友特拉維斯·梅(Travis May)創立了學生創業網站StudentBusinesses.com,為初創公司、顧問和投資者牽線搭橋,并為此開發了兩個支持軟件。
兩年后,維韋克便將這個業務出售給了美國考夫曼基金會,后者致力于推進創業以及對未來商業領袖的培育。之后,StudentBusinesses.com被更名為iStart作為一款免費工具對外開放。對于這次創業經歷,維韋克形容自己是一個“意外的企業家”,體驗新事物本身就非常有價值。
拯救被遺忘的藥物
在哈佛大學,維韋克攻讀的是生物學,進入對沖基金領域十分偶然。以優異成績畢業后,他本來想成為一名醫生或是研究人員,但卻不想再在學校呆上十年時間,懷抱著改變世界的夢想,他發現了對沖基金,在那里25歲的年輕人能夠掌控數億美元的資金。
他爭取到了與丹·高爾德(Dan Gold)面試的機會,后者在紐約運營著資產規模達35億美元的對沖基金QVT Financial。高爾德對維韋克印象深刻,他回憶道:“他很聰明,也很饑渴。”
維韋克順利地成了一名分析師。由于受過專門的教育,他看到了抗丙肝藥物的潛力——丙肝病毒是一種血源性病毒,至少有300萬美國人深受其害。他據此為QVT促成的交易讓華爾街眼前一亮。2008年,維韋克開始買入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制藥公司Pharmasset的股份,當時經拆股調整后的每股買入價在5美元左右。
2011年,當吉利德公司(Gilead)以110億美元,每股137美元的價格收購Pharmasset時,QVT已經是后者的大股東之一。維韋克在投資Inhibitex的交易中復制了這種表現,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在2012年斥資25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讓QVT最開始的投資獲得了25倍的回報。
到了28歲時,維韋克已經晉升為QVT的合伙人。除此以外,他在工作之余還從耶魯大學(Yale)拿到了法學學位。
“他(維韋克)是完成全部閱讀作業的極少數人之一。”耶魯大學法學教授大衛·格雷瓦爾(David Grewal)說,“他來上課總是準備著爭辯,他喜歡爭辯。”
維韋克總是能“看見別人看不到的機會”。在研究生物制藥市場時,他注意到有很多很多被遺忘的藥物,它們本來值得獲得更大的投資,從而得到進一步開發,但卻被束之高閣。它們要么出于戰略或官僚主義方面的原因被大型制藥公司擱置,要么是小型制藥公司不得不集中資源開發單一產品而無暇顧及。
有一次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唐氏綜合征募捐活動上發言時,維韋克闡述了其中的道德問題:“對于治療唐氏綜合征,研究人員可能已經找到了一種有潛力的候選藥物,而它可能被遺忘在某家制藥公司的架子上。”
所以在決定自立門戶創業時,維韋克將目光鎖向了那些被束之高閣的藥物。2014年5月,維韋克從QVT以及以色列公司Dexcel Pharma獲得近1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創立了Roivant,這個詞語代表他喜歡的縮寫詞“ROI”,即投資回報率,并準備好在公司位于曼哈頓中城的辦公室里實現這種高投資回報率。
維韋克的創業團隊人員分散,其中有一些是來自常青藤盟校的年輕畢業生,也有兩位生物技術領域的巨擘——66歲的拉里·弗里德霍夫(Larry Friedhoff)曾是日本衛材株式會社(Eisai)和Andrx制藥公司的研發主管,48歲的威廉·西蒙茲(William Symonds)則在維韋克的Pharmasset和吉利德成功交易中起到了幫助作用。
他們辦公空間簡陋、雜亂,他們甚至無法坐在一塊兒開會。但這絲毫不減他們的熱情。“說實話,如果要我賭一個人能做成大事。”西蒙茲說,“我會押注維韋克。”
除了投資藥物項目RVT-101,今年5月,Roivant斥資4 0 0萬美元從阿瑞娜制藥公司(A r e n a Pharmaceuticals)手上買到了一種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最近,Roivant還跟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一個發明罕見病藥物的研究小組達成了合作。
目前,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維韋克顯得雄心勃勃,他表示要將Roivant打造成為“醫療領域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股神巴菲特創立的保險公司)。”
他年輕的熱情以及改變世界的夢想得到了極高的贊譽。“無論這些藥物的表現如何,這里面存在真正的金融創新,它擁有拯救和提升無數人生命的潛力——或是通過他,或是通過效仿這種模式的其他人。這是生物技術泡沫,不管它破不破裂,都無法抹殺的。”《福布斯》資深編輯馬修·赫普爾(Matthew Herper)對他如此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