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樂紅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長期以來,教師都在尋找作文教學的有效方法,可見,作文教學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從小學出發,談一談作文的起步教學。
關鍵詞:小學;作文;起步
作文起步教學在作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文起步教學關系著作文教學能否順利進行,學生寫作素材的多少和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速度。作文起步教學是作文教學的基礎環節,只有打好教學基礎,才能使教學成果更加牢固。
學生在作文的起步階段,常常會出現以下問題:對于剛接觸寫作的小學生來說,寫作是陌生的,學生由于還沒有受過良好的寫作教學,很容易對寫作產生畏懼和逃避心理。小學生生活閱歷不豐富,思想單一、貧乏,會造成作文的內容空洞、缺少真情實感;小學生由于缺少作文指導,在寫作初期,學生只能模仿借鑒他人作品,這就使得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在作文起步階段,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改善出現的問題。
一、降低寫作門檻,循序漸進
三年級階段是寫作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生的一個寫作門檻。在這一階段,教師要降低寫作的門檻,幫助學生樹立寫作方面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為今后的寫作學習打好基礎。
如何降低寫作門檻呢?就是要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學習,不能一蹴而就。首先,培養學生正確的寫作格式,如,寫作要先確定題目,并寫在文章頂端的居中位置;寫作還要分段落,在每個段落的開頭要空兩格;寫作還會涉及各種標點符號,教師要幫助學生學習并使用這些標點符號,讓學生明白其作用。打好了格式基礎,再開始進行內容的寫作。文章內容由三部分組成:開頭、正文和結尾,其中正文部分,要生動形象,而且在習作中,要緊緊圍繞某人、某物、某景有序地進行描寫,不能毫無章法和頭緒。教師可以在布置習作時,有意培養學生寫作的有序性。例如,敘事性的日記,就是培養學生習作有序性的最好方法,炒菜過程的描述、做家務過程的描述等都能培養學生寫作的順序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在寫作的起步階段,學生缺乏寫作素材和寫作知識,這就要依靠閱讀來幫助學生起步。葉圣陶先生曾多次強調“閱讀是作文的基礎”,可見,閱讀在寫作中的重要地位。小學生正處在行為習慣的養成階段,這一時期,教師的引導對學生非常重要,正確的引導能夠幫助學生盡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受益終身,影響他們未來的成長與發展。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教材的內容是有限的、單一的,學生如果只通過課本教材來提升寫作水平,很容易造成作文的千篇一律、毫無新意。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的內容廣泛、題材新穎,能夠給學生新的啟發。
在作文起步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勤于研究、摸索,找到適合小學生作文起步階段的教學方法,提升作文教學的水平,讓孩子們在作文寫作中受益。
參考文獻:
[1]高茹.打開寫作大門:淺談小學作文起步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
[2]董鳳艷.小學作文起步教學初探[J].閱讀與鑒賞旬刊,201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