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手指游戲、手指體操、手指舞等與手指相關的內容,越來越廣泛地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被運用。手指游戲是一種一邊念誦兒歌或者韻律,一邊協調雙手動作變化的游戲。玩手指游戲的時候,手做動作、口念兒歌、眼做協調,全身的能動系統只做一件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感覺統合能力、節奏感和韻律感都得到了訓練。
關鍵詞:幼兒;手指游戲;兒歌
眾所周知,成語“心靈手巧”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經常活動手指對健腦十分有益。讓孩子經常做手指活動可以刺激大腦的發育,使幼兒變得更聰明。手指游戲的利用對于各個年齡段的幼兒都是有益的。
低年齡段幼兒首先要認識自己的手,通過兒歌《五指歌》了解手心、手背還有五個手指的名稱:大拇哥,二拇弟,三中娘,四小弟,五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你是我的心肝寶貝;為了增強寶寶對手指游戲的興趣,爸爸媽媽可以和寶貝玩一些小游戲,如“小老鼠上燈臺”的游戲:寶貝先學用拇指和食指做老鼠,再學習加上中指做老鼠順著身體爬的動作,邊說兒歌邊玩游戲,寶貝會玩得十分投入;如“點點豆豆”的游戲,需要爸爸媽媽和寶貝一起完成,在互動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有效地拉近親子之間的關系。快樂的手指游戲不僅能發展寶寶手指的運動能力,提高寶寶手指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更能促成寶寶快樂愉悅情緒的養成。
對于年齡段稍高的幼兒來說,手指游戲不僅能鍛煉手眼的協調能力,還可以豐富孩子的語言和加深對事物的印象和理解能力。如中班的兒歌《別說我小》內容說起來雖然比較順口,背記下來也不是很難,但是如果把其中的“穿衣”“洗腳”“擦桌”“給花把水澆”等內容以手指游戲的方式進行講述和表演的
話,便于孩子更加理解兒歌的內容和記憶。再如大班的兒歌《拍手》孩子可以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不僅培養了孩子的專注力,還鍛煉了幼兒肌肉的靈活性:拍手,拍右手(先自拍一下,然后教師伸右手,與孩子伸出的右手對拍)拍手,拍左手(方法同前,方向相反)拍手,拍手心,拍手背(先自拍一下,然后教師伸出雙手與孩子伸出的雙手手心對拍一下,手背對拍一下)游戲學會后可以換多種形式進行操作:可兩個兩個孩子一起玩,也可家長參與和孩子一起玩;手指游戲《我的家庭》也可以進行表演操作,孩子可以隨兒歌節奏和內容協調做動作:爸爸睡覺了,媽媽睡覺了,哥哥弟弟睡覺了,姐姐妹妹睡覺了,寶寶睡覺了,全家都睡覺了;“喔,天亮了”爸爸醒了,媽媽醒了,哥哥弟弟醒了,姐姐妹妹醒了,寶寶醒了,全家都醒了。孩子們會玩得樂此不疲,會一再地要求老師再來玩一次。
手指游戲已經越來越多地為家長和老師們所接受,并在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運用,孩子們將從中受益也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將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有所反饋。
參考文獻:
[1]王麗艷.幼兒手指操游戲.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9.
[2]章麗,何海波.指尖上大智慧.浙江寧波出版社,2013-08.
[3]沈劍輝,錢志亮.祖孫樂親子益智健腦手指操.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