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淑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與體驗,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因此說,語文教學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特定環境中組織適合學生主動參與創新的教學活動,讓枯燥的課堂場景成為一幅幅生動、鮮活的畫面,讓學生陶醉于語文的美感之中。因此,怎樣讓平實的小學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怎樣讓乏味的小學語文課堂變得詩情畫意,怎樣讓語文教學綻開詩意花朵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下面是我對這一問題的淺顯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俗話說得好:“文章不是無情物。”它傳達的是作者的熾熱之情與內心的愛,我們讀者只有把作者的深刻情感挖掘出來,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內涵。我們的語文教學是見性、見情、見神韻、見靈思的審美課堂,我們教師只有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挖掘文本中的美,與學生共同領悟與體驗,才能徜徉于詩情畫意中,才能引領孩子在美麗的小學語文課堂上翩翩起舞,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時,我采取了這樣的做法:(1)精心設計導語。精妙的導語能夠激活學生思維,能夠引領學生體味語言的魅力,教師優美激情的導語會給學生創造一個詩意的教學環境,學生會因此浸潤其中,他們的語言將被激活,他們的情感將被點燃。例如,在學習《小竹排在畫中游》一課時,我這樣設計導語:“小小竹排順水游,鳥兒歌唱,魚兒游泳,樹木清脆,禾苗綻綠,小小竹排像在畫中一樣”。這樣的導語充滿了詩情畫意,不但激活了孩子們的思維,還深深打動了他們的心靈,引領他們進入了詩意的課堂。(2)巧妙運用多媒體。多媒體技術集圖像、動畫、文字于一體,能夠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畫面中內化知識,激發情感。例如,在學習《清清的溪水》一課時,我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清清的溪水流淌的樣子,并配上音樂,孩子們被大自然的美景陶醉了,他們不由地發出贊嘆聲,從孩子們的語言與眼神中,我知道了他們已被那份美麗感動了。
俗話說:“詩是情感的黃金。”只有詩意的語文課堂才能打動人,只有詩意的老師才讓學生尊重。因此,我們教師應該用激情喚醒學生內心的詩意,讓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充滿詩情畫意。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采用靈活的方式喚醒學生心中的那份詩意,讓我們的學生在詩情畫意的語文課上自由馳騁。
參考文獻:
[1]李芙蓉.情感,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此美麗.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05).
[2]石少芹.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魅力.學知報,201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