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娟
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現在仍有不少教師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枯燥無味,很多學生對數學課失去了興趣,甚至望而生畏。新課改用全新視角展示了新的理念、新的形式、新的內容、新的方法,重新審視了教與學之間的關系,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怎樣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動起來,怎樣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下面是我的點滴做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做學生喜歡的教師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這句話雖然有些偏激,但是說明一定的問題。在教學中我深深感觸到:學生只有喜歡自己,才會喜歡上這門課,只有喜歡上這門課,才能學好這門課。因此,我們教師應該用一顆愛心對待學生,用自己的愛贏得他們的尊重與信任。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總是充分尊重學生,充分理解學生,并深深關愛每一個學生,努力和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就愿意和教師交往,他們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教師。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喜歡上教師,他們在課堂上也就積極起來,也就活躍起來了。
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傳統教學方式束縛著學生的思維發展,他們的主體地位體現不出來,學生缺乏主動思考意識。新課改積極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教師的勞動成果是在學生的內化中實現的,新教學理念不但考慮教師怎樣教,還考慮學生怎樣學。因此,作為一名新形勢下的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善于抓住參與時機,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實踐者、研究者。例如,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圓柱和圓
錐》等課時,我把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處在主動學習、自覺學習狀態,積極培養學生的討論意識和參與意識,想方設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
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對某一問題產生不同的看法,他們也許會據理力爭,各不相讓。這時,我就會停止講課,讓學生大聲爭辯,鼓勵他們大膽闡明個人的想法。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有著深刻的道理,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是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式。因為,質疑問難能夠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能夠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能夠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求”。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認識物體》《長方形和正方形》《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等課時,我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在質疑中對數學知識有了深層次的理解。
四、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
傳統教學方法陳舊僵化,教師雖然在講臺上講得津津有味,可是學生卻在臺下昏昏欲睡,他們雖正襟危坐,卻神游千里,這樣的課堂是僵硬的,是沒有活力的。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的《軸對稱圖形》《公倍數和公因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等內容時,我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方式,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小組成員為了完成任務,他們在組長的帶領下主動探究,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樣,學生就有了參與熱情,他們在課堂上真正“動”了起來。
總之,在新課改形勢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再是被動的,不再是封閉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踐行新課改精神,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的學生才能真正發揮出他們的聰明才智。
參考文獻:
[1]李城兵.再議探究式學習與接受式學習[J].湖北教育:教學版,2008(06).
[2]姜明英.數學教學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J].貴州民族報,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