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美敏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概括性較強的學科,好多學生認為數學枯燥無味,加之我們的小學生自制能力較差,他們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因而對數學沒有興趣。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怎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興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下面是我在小學數學實踐中的幾點淺顯做法,僅與大家共勉。
一、營造快樂的課堂氣氛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在輕松快樂的時候,大腦皮層會處于興奮狀態,思維會異常敏捷;當一個人在壓抑郁悶的時候,大腦皮層就會受抑制。學生只有在快樂輕松的環境下,才能加快學習進程,提高學習效果,特別是那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更是對此缺乏興趣。所以,如何在教學過程中主動給學生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給學生創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有一名學生不認識面額10元的人民幣,我沒有訓斥他,而是這樣說:“孩子,你把10元的人民幣當成50元的,我們大家都喜歡啊!今天中午我給你10元錢,你去買50元的糖來給大家吃吧,同學們很喜歡的,對嗎?”這段風趣的語言引起了學生的一陣笑聲,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打開學生的智慧之門。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它不僅給學生展現了形象、具體、直觀的視聽材料,還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再加上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差,有些知識只靠教師的說教很難給學生解釋清楚,可是運用多媒體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平移和旋轉》等課時,我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演示了一些圖形的平移和旋轉過程,學生在聲情并茂的畫面中產生了學習興趣,打開了智慧的大門,達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有著巨大的作用,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很形象地說明了興趣對一個人的作用。我們從事的各種活動都是由一定興趣和動機引起的。只有一個人有了興趣和動機才會主動參與某項活動,才會達到最終目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運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興趣開啟學生數學智慧的大門。
參考文獻:
謝莉.讓數學課插上“快樂”的翅膀:小學低年級“數學快樂教學法”之我見[J].小學教學參考,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