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繼信
【摘 ? ?要】政治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教學方法在新課改中受到較多的關注,雖然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很多教育革新手段,但是在具體的貫徹落實中存在不少問題。本人認為想要真正推進政治教學,必須徹底改變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消極狀態,開展興趣教學。
【關鍵詞】政治 ?情境 ?實踐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045
當前政治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的性格、品格、意志、情感等形成積極的引導和塑造作用。但是很多學生對于政治的學習興趣不高,對該學科認知片面化,上課不認真學習,考試前大量背誦記憶,這種學習方式只會導致學生考完就忘,沒有任何自己獨特的理解與感悟,更不會對其道德價值觀產生影響。本人認為解決這種問題的切實可行方法就是開展興趣教學。興趣的建立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本人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在本文中從三個方面詳細論述如何推進興趣教學。
首先,教師是興趣教學的制定者和實施者,必須在教師方面完善各方面條件與素質。由于興趣教學的教學案例比較少,缺乏典型示范,不少教師對于興趣教學理解不夠深入,沒有全面把握其內涵,過于重視“興趣”二字,片面以為興趣教學就是使課堂變得有趣,上課采取各種花樣教學,甚至通過笑話來活躍課堂氣氛,導致學生的精力并沒有集中在學習上,反而導致課堂秩序混亂,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和進度。
第一,教師應該做好理論的準備,深入理解和感悟興趣教學的本質,以學生的學習為最終旨歸。教師在進行興趣教學設計時應以知識點為中心,挖掘重點、難點與學生興趣的結合點,以學生的快速領悟為教學目標,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樂趣,而不是轉移其注意力。第二,教師自身應該不斷提升教學素質,充分挖掘自身的教學資源,對學生的興趣教學產生促進作用。例如很多教師上課表情呆滯、表情貧乏、教學語言單一等現象的出現,導致整個課堂氛圍壓抑、沉悶,學生學習起來沒有激情。教師的教學語言、動作、表情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例如有一位青年教師上課聲調昂揚、富有變化、表情飽滿、精神矍鑠、充滿熱情,就能夠充分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一上這樣老師的課就充滿興趣。由此可見教師自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興趣建立的重要性。第三,興趣的建立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大部分教師為了節省教學時間,政治課上以自己為主導,一節課下來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就是做筆記、背筆記,被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沒有空間獲得自我發展的機會,主體地位被壓抑,根本沒有興趣可言。學生具有強烈的表達自己的欲望,因此建議教師轉變教學思路,開展啟發式教學方式,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探究,在實現自我的過程中建立自信,從而產生學習興趣。總之,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能力,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興趣發展。
其次,情境的建立能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喜歡自由、輕松的學習環境,但是政治教學內容多、課時緊,一般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是先講基本概念,然后出題讓學生找答案,最后公布答案,學生進行背誦。這樣的學習方法枯燥乏味,沒有任何興趣可言,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并且教師教學的功利目的太強,過于強調政治對學生價值觀的重塑作用,使學生產生排斥的心理。例如學習如何正確處理集體與個人的關系之后,教師就直接要求學生對自身進行反思,學生認為政治就是不斷約束自己行為和欲望的學科,繼而對其失去興趣,情境的建立可以有效的解決以上問題。第一,教師開展情境教學,豐富課堂內容,營造出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減小學習壓力,使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尋找答案,并且在內心形成自己的獨到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中國共產黨性質等內容時,學生對于抽象的概念很難理解,教師可以借助音樂和黨史的介紹或者播放紀錄片等多種形式為學生營造學習情境,改變其對政治課的傳統看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情境的建立通過真實場景的重現,能對學生的視覺和情感形成強烈的沖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時,知識是抽象的,如何讓學生把權利、義務與生活對應起來呢?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自行設置場景,進行現場表演,讓其他學生認識到表演對應的是哪項權利、義務,在真實、形象的情景中,學生的思維被充分調動起來,在充滿樂趣的表演和觀賞中自覺對原本枯燥的知識進行理解。情境的設置還有很多,例如詩歌朗誦、民族服飾與舞蹈欣賞等。總之,情境的設置以學習氛圍的形成為中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旨歸,能夠豐富課堂形式,完善政治教學。
最后,實踐是政治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大部分教師考慮到實踐的實施難度,對學生的成績沒有較大幫助,都直接把實踐忽略。實際上,政治教學必須通過實踐來實現學生道德觀和社會性的建立,學會如何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社會中,并且在實踐中體味政治學習的樂趣。實踐可以豐富教學形式,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使學生發現全新的政治視野,不斷發現未知,對以后的學習充滿好奇和信心,逐步形成強烈持久的學習興趣。第一,教師要積極開展校內實踐活動,擴展課堂教學內容,充分體現各種活動的教育意義,使學生在與他人交流、合作、競爭中健康發展,形成對自身的認同,促進學習中興趣的培養。例如,在拔河比賽中,有的學生平時上課或許表現不是很好,但是對于課外活動比較熱衷,政治教師可以借助這個機遇讓學生懂得自己對于班集體的重要性,使其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對其今后的發展形成積極導向,從而帶動其學習的興趣。第二,教師會發現,學生對于外界事物非常關心,對于走出課堂能夠產生極高的興趣,開展課外活動,比如去敬老院送溫暖、到孤寡老人家中幫忙打掃衛生等,學生會積極參與,這種興趣常常會對課堂教學產生促進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實踐活動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實踐是為了讓學生發現政治的樂趣,從內心認可,產生自覺學習的驅動力。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詳細論述,可以發現政治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有很多其他的教學方法,任何方法都是可以靈活運用,教師切記不能照搬教學方法,導致課堂教學流于形式,僵化教學模式,教師要隨機應變,實現教學的多樣化,切實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