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榮
當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班班通”走進了農村小學校園,為課堂教學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感受:
一、調動學生情感,激發數學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興趣,產生積極的動機,進行主動的探索。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枯燥的數學問題,可以利用“班班通”使抽象的教學內容聲形并茂、生動活潑,使教學活動情景交融,使學生置身其中,引發他們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更準確生動地感知所學知識,更有利于理解掌握知識。
如,在教學《圓面積的計算》時,可以設計:將圓沿著半徑等分成許多份小小的扇形,再出現將一個個小扇形拼成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的動畫(整個動畫配上適當的聲效),讓學生清楚地看見圓是怎樣演變成和它等面積的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的,學生能夠很快地推導出圓面積計算的公式。這節課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明白了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可見通過聲情并茂的電教媒體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了學習的心理需要,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二、化抽象為直觀,培養理解能力
數學是從實際生活和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小學生生活知識面窄,對抽象的數學問題很難理解,這就需要利用多媒體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可以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受,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提供便利。
比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的教學,對長方體的認識——“相對的面大小、形狀完全一樣,相對的四條棱長度相等”,開始學生弄不明白,基于此,我設計了課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此課件獲得市級二等獎):把一個長方體進行解剖,用動畫的形式,將相對的面重合起來;又讓三組各相對的四條棱活起來,分別將相對的幾條棱放在一起比較,這樣反復演示兩三遍。抽象的知識就形象地出現在學生眼前,數學問題一下就迎刃而解了。借助課件可以將那些看似靜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動起來,從而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讓靜態變動態,感受知識形成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動態變化的自然科學,而這種動態變化的關系在教材中是以靜態的方式呈現的,在教學中如何將這種動態變化的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再現出來呢?借助“班班通”進行教學就會達到理想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分一分》時,小猴的房間很亂,讓學生幫助它分一分,由于房間零亂的物品較多,也只是圖片,是靜止的,加上孩子比較小,表達能力也有限,所以分起來比較困難。于是我用Flash設計了“分一分”的動畫(此課件獲得國家級二等獎):在小猴怎么也分不好的時候,老猴——孫悟空來了(配上音樂、聲音——老孫來也)(這更是兒童喜聞樂見的)。老孫一吹“仙氣”,房間里所有物品開始動起來,悟空用手一指——“書,走!”所有的書都朝著書架移動,接著一本一本地在書架上擺得整整齊齊;又一指——“玩具,走!”于是所有的玩具走到一塊,從高到矮地站成一排;又一指——“文具,走!”所有的文具都乖乖地跳到文具盒里,一起到書桌上靜靜地呆著。整個環節中,配有適當的聲音和音樂。學生親眼目睹這個過程,在愉悅的氛圍中學會了“分一分”。在這一系列的動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反復觀察、敘述,明白了怎樣“分”,抓重點、得結論,順利完成任務。可見,借助多媒體的色彩、聲音、動畫演示,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
四、提供展示舞臺,促進更優發展
有了“班班通”,在卓越課堂教學的展學環節里,它更能發揮優勢:學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臺上,供大家學習、評價。兒童都具有好表現的特點,他們為了把自己最優秀的成果展現給同伴,獲得好的評價,就會更加認真、仔細,這就促使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再次展示了“班班通”的魅力。
總之,“班班通”可以讓我們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還能隨時與名師對話,吸取寶貴的教學經驗,能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效率。“班班通”必將在我們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卓越課堂教學中彰顯其無窮的魅力。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