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王俊強
摘 要: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教師要給予學生博大的師愛。因為,沒有愛的教育就是失敗的教育,對學生而言,沒有愛,就談不上教育。教師,要賦予學生充分的師愛,讓學生在師愛下健康成長。
關鍵詞:師愛;伴隨;健康成長;研究
教書育人是時代賦予我們教師的神圣使命,我們在做好教師工作的同時,最為重要的是去愛我們的學生,給予學生充足的師愛,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關愛之下健康成長。可以說,教師假如失去了對學生的那份愛的話,我們教師也就喪失了人生的那份快樂。
一、教師要平等地對待學生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教師的言與行是學生極其關注的,教師的言與行對學生的影響極大。為此,教師要以一顆公平之心,平等地對待學生。不管班級中哪個學生犯了錯,教師都要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在方式方法方面要依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而定,選取適合學生的方法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在接受批評的同時能積極改正錯誤。優秀學生出現錯誤,師者不偏袒;學困生出現錯誤,師者不歧視,讓學生在師者給予的公平公正的師愛下健康茁壯成長。
二、教師要保護學生的自尊
學生的年齡雖然低于成年人,但是他們和成年人一樣,需要自尊,需要自律;需要榮譽,需要鼓勵。學生犯錯誤是很常見的事情。如何正確面對學生所犯的錯誤,如何糾正學生的錯誤,是每一位教師應該研究的話題。
學生犯了錯誤,我就直接指出,讓學生知道自己錯在哪里,給學生提出改正的指導性建議,希望學生能夠改正。面對學生的錯誤,我絕不藏著掖著,絕不護短,但是也會講究方式方法,不去嘲笑、諷刺或挖苦學生。不同的學生不同對待,維護學生自尊的同時,促使學生改正自己所犯的過錯。
三、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人存在于世界上真實的意義就是實現自己的價值,能夠幸福快樂地生活,這就是人生所追求的目標。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才能獲取成功,如何得到幸福。身為師者,教會學生學會做人極為重要,更是師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有的學生不能理解老師的真正用心,常常心里數落埋怨。作為師者,要教會學生理解老師,當你取得優異的成績時,記得師者給予你的指導與幫助,懂得感恩。當學生之間產生矛盾之后,指導學生學會理解,學會寬容,有了誤會,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又教會了學生如何做人。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