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冬秀
許多語文老師平時都在教學生做一些預習工作,譬如,給課文標好自然段的序號,圈出生字詞,寫出生字的音序和部首,把課文讀幾遍等。但是這樣的預習往往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收效甚微,沒有達到預習的真正目的,當然也就影響教學效果,更不要說培養學習能力。最近我開始學習預習單的設計,并逐步嘗試使用預習單來展開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我對預習單的設計及應用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下面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的體會。
首先,我覺得預習單的設計要做到以下幾點:
1.預習要求要明確,并能體現層次性。小學生在知識、智力、情趣等方面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對他們的預習要求也應有所不同。在實施“預習單”的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如:
想一想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寶寶?記住了請打“√ ”。
灣( )繞( ) 緩( ) 映( )
像( )爛( ) 朝( ) 坡( )
雖然這和主動教育模式所提供的生成單大同小異,但是也有自己的特點,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堂上有選擇的和學生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這一方面讓學生了解到了不同于自己的記字方法,又鼓勵了想出好辦法的學生,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們預習的積極性。
2.指導預習方法,提高預習效率。教會具體的預習方法是提高學生預習能力的關鍵。我們指導學生預習,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有重點地進行,要讓學生在反復訓練的過程中掌握方法。如:指導學生自由練讀詞語,覺得容易讀錯的詞語用“——”劃出來,并反復練讀。長句朗讀要學會在句中停頓和換氣。這樣的預習不僅教會學生練讀的方法,而且切切實實地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省去了課堂上指導練讀的時間。
3.培養預習興趣,養成預習習慣。學生初始階段,應加強預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只有對預習感興趣,才能使預習活動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逐漸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在預習單上,我每一個環節都設計了評價措施,如:做到就畫個笑臉,加五角星等,誘發學生的預習興趣。在課堂上,我主要通過比賽朗讀,讓學生當小老師教讀的形式。其次,基于預習單,怎樣開展教學活動呢?經過一番思考,我覺得應該遵循這樣一個宗旨,學生會的,已經知道的就不要講了,學生覺得比較難的,或學習時還存在疑惑的地方應該就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但是,如果按部就班地來解決預習單上的問題,那學生學習興趣就會打折扣。所以,我想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使用預習單,根據學生的學習難點,有選擇地使用預習單。在教學《哪吒鬧海》這篇課文前,我為學生設計了預習單,通過教學設計和課堂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檢查預習不呆板。在詞語教學環節,我只出示了“稱霸一方、興風作浪、胡作非為”這三個詞語,因為這幾個詞中都含有一個多音字,學生特別容易讀錯,而且這幾個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聯系課文語境,結合平時對東海龍王父子的了解來體會詞語意思。讀會讀懂了詞語,理解了詞意,讀好了句子,還趁勢讓學生了解了哪吒鬧海的原因,環環相扣,節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接著,為了兼顧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長句的朗讀指導,我先后出示了三句話。其中有兩句是預習單上的長句,這既是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又滲透著方法的指導。同時還教學了幾個易讀錯的詞語“掀起”“隨即”,用找近義詞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隨即”,用查字典,練習上下文語境的方法理解“縱”的意思。教學過程自然流暢,檢查不露聲色。
2.理清思路有依托。在指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這個環節,我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哪吒鬧海一共鬧了幾次,分別是和誰鬧的,怎么鬧的?有的老師可能會說,讓學生在朗讀課文時,要一下子思考這么多問題是有難度,但是,我認為這與我們平時的教學是有差別的,因為在預習單的第三個環節,我就讓學生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出故事中的人物,記住他們做了什么。并找幾個詞語寫下來。雖然問題呈現的形式不同,但是,它們是相通的,學生在預習時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一些思考,自然回答這幾個問題也輕松多了。在此基礎上,我又用填空的方式:“東海龍王父子 ,哪吒決心 。他先 ,接著 ,然后 ,從此東海龍王父子 ,人們 。”讓學生練說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幫助學生概括主要內容,使學生的說話能力在課堂上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訓練。
如果我們能依托預習單把這樣的預習工作落到實處,培養學生的預習興趣,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采用各種方法對預習認真的學生進行鼓勵,對于預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形成一種持久的自主學習行為,將會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實踐證明,基于預習單的教學,教學目標更明確了,教學的指向性更強了,教學重點就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真正幫助學生解決了學習中的難點和疑惑,實實在在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焦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