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以互聯網和手機為代表的數字閱讀方式成為現代讀者的閱讀新形式。在新媒體環境下,探索雜志新的發展架構是出版界急需探討的課題;找準定位、創立風格、做出品牌,滿足不同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是新媒體時代雜志發展的主要方向。
【關鍵詞】新媒體;雜志品牌;雜志風格
【作者單位】陳霞,江西教育出版社。
在新媒體時代,受眾閱讀方式呈現紙質閱讀與數字閱讀并存的狀態,這給以紙質出版為主要方式的雜志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如何利用現代技術,把握當今讀者需求特點,明確雜志發展定位,積極打造雜志品牌,是現代雜志人共同的追求和努力的目標。
一、找準特色,樹立競爭優勢
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絡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及媒體形態。新媒體的出現給傳統雜志發展帶來了契機,雜志社在做好傳統雜志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電子雜志,以迎合讀者的數字閱讀需求。在新媒體時代,雜志行業仍具強大的發展潛力,如集印刷、網站、網站產品、數字出版、手機媒體于一體的Shock, 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擴大了雜志的社會受眾面。南方傳媒集團旗下的《物志》雜志找到了紙介質與數字出版的結合點,利用傳統平面媒體的資源優勢、內容優勢和品牌優勢,切入新媒體經營,僅半個月的時間,讀者就達到 20 萬人。不同讀者所處的地理環境、社會環境以及文化氛圍各不相同,所接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心理素質、購買動機和行為也各不相同,他們對閱讀產品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這正是雜志行業發展的有利契機。在新媒體時代,雜志人要善于抓住讀者的需求特點,明確雜志的受眾讀者,調查讀者需求,找準雜志的辦刊特色,對受眾市場進行細分并進行歸類,為讀者提供最需要的雜志。
二、找準自身風格并準確定位
雜志品牌是外在視覺與內在品質的完美統一,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雜志標識、雜志風格、辦刊宗旨、辦刊理念、雜志編輯以及營銷策略等。質量是打造品牌雜志的基礎,是決定的因素。一本雜志成敗的關鍵在于其定位是否準確。好的雜志不但要有一個正確的編輯方針、清晰的辦刊理念,瞄準某一類型讀者群,而且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經過長時間的調整和校準,一步步確立雜志的定位和目標讀者,才能形成品牌效應。
1.定位準確才能體現風格,風格鮮明才能創建品牌
給雜志確定目標讀者的層次、內容的性質和表現形式,才能找到雜志在市場上的最佳定位。在內容為王的時代,雜志內容決定雜志的品質和品位,是雜志生存發展的根本。雜志準確的選題和精良的內容,提升了雜志在讀者中的影響力。讀者定位是雜志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一種雜志都有自己的目標讀者,欄目是展示雜志內容的窗口,雜志內容的框架要根據雜志的定位來設置,給讀者以方向,形成雜志自身的特色。
如廣大讀者所熟悉的《特別關注》,它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一是有著鮮明的讀者定位。《特別關注》捕獲了當前中年男性讀者的閱讀需求,將雜志讀者定位為中年男性讀者,及時推出中年男性讀者所關注的內容,深受他們喜愛。二是辦刊理念明晰,欄目設置別具一格,板塊特色鮮明,營銷方式對路。《特別關注》開辟的專欄集知識性、趣味性、幽默性、可讀性于一體,辦出了自己的特色。文章可讀性強,雜志的導向性與受眾的普適性達到了良好的統一,能吸取傳統品牌刊物的長處,又有創新和突破,被廣大讀者稱為“湖北文化新品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品牌雜志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一本優秀的雜志,不僅要有高質量的內容,還要有特色的裝幀設計,才能在近萬種雜志之中脫穎而出。要形成品牌效應,就要從整體上規劃雜志的風格,有一個明確的長期發展思路。大到雜志的刊名、封面圖片、雜志內容、美術編輯、裝訂與印刷工藝,小到每一期的總體編輯風格,中心確立,篇目篩選、組織結構、編排方式、版面處理及標題、圖片、裝幀等,都要認真研究,才能做出特色,形成風格,才能在眾多的雜志中大放異彩。
《8小時以外》在市場調研和讀者調查的基礎上,將受眾定位于“都市28—38歲的知識女性”,在欄目設置、文章風格上體現輕松閱讀和收獲閱讀的特點,以高品位的閱讀效果受到女性讀者的青睞。
三、創新變革,順應市場規律以完成品牌化建設
現代雜志的經營也是品牌之爭,無論是同種類之間的市場競爭,還是新興雜志的進入,都會使雜志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細分更為專業。
1.刊網融合,進行數字化變革
隨著人們從紙質閱讀向數字閱讀的快速轉變,為順應網絡時代讀者的閱讀需求,雜志社開展了各類數字化創新。如《讀者》《三聯生活周刊》等知名雜志均有自己的網站,并推出iPad版本;《瑞麗》《昕薇》等時尚雜志的電子版也有相當可觀的下載量;不少雜志社還開發了手機報和iPad終端應用軟件,擴大手機報的訂閱用戶和iPad應用軟件的下載量;有的雜志還開通了微博、討論群、論壇等,第一時間在網站發布雜志的內容,編者與讀者通過網絡實現互動。
2.創新手段,進行立體布局
作為平面傳播方式,雜志具有視覺表現力強、印刷精美、能長期保存等優點,能關注某一領域進行深度報道。隨著出版領域競爭的日益激烈,雜志要以質量為本,提高作者和作品的品位,以此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謀得生存發展空間,積極探索新的方式,努力實現刊網互動,使雜志始終保持創新的動力;還要致力于開拓創新,努力做好品牌維護和產品延伸,融合多種發行渠道、利用多種方式來強化其在讀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3.專業化發展,占領讀者市場
雜志是城市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沒有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發達的雜志文化。北京有2800多種雜志,占全國雜志總量近1/3;有700多種帶“中國”字頭的雜志,這批雜志大部分是工作指導類雜志。隨著時代的發展,讀者群和閱讀方式的轉變,此類雜志正在進行積極的轉型和升級。從城市化發展看,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三個地區聚集了相當多的潛在讀者群,現在已經有一部分中西部地區的雜志遷入北京和上海,另一些雜志以多種形式在北上廣等地設置工作室或運營中心。這是雜志區域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是為了更好地滿足讀者需求而跨出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做法。
針對不同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做生產不同內容和形式的雜志,才能形成專業的內容生產流程模式,打破內容同質化的瓶頸。雜志人都在盡力打造品牌效應,品牌雜志以精良的作品內容、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提高我國公民素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雜志產業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不懈探索,正處于市場化發展階段。雜志市場的競爭,實際上就是雜志品牌的競爭。雜志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引入新的辦刊理念和運作方式,銳意創新,打造品牌,這才是新世紀雜志市場競爭制勝的關鍵。
[1]黃永明.《特別關注》成為“湖北文化新品牌”[J].新聞前哨,2004(6).
[2]施彩霞. 試論雜志以創新打造品牌[J]. 編輯學刊,2001(2).
[3]沈建新. 基于讀者價值的科技期刊核心競爭力的識別[J]. 中國編輯,2015(3).
[4]楊彬,鐘凌翊. 數字時代新創期刊如何攻城略地——家庭期刊集團《贏未來》雜志的蛻變之路[J]. 出版廣角,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