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紅
【摘要】隨著高校擴招,學生人數的激增,三本院校所起的作用備受關注,然而其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卻不容樂觀,本文針對三本院校學生學習英語困難的現象,從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出發,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對策。
【關鍵詞】三本院校 現狀 對策
一、 引言
三本院校也稱獨立院校,它是本科的第三批次。第一批次是重點本科,第二本科是一般本科,第三本科是獨立本科,民辦本科和應用技術類本科。其產生是社會發展,教育發展的形勢使然。三本院校的產生是建立在其母體高校的基礎之上的,它極大適應了市場對本科院校學生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大眾化下的新產物,它是有效溝通公立本科和專科之間的橋梁和樞紐,有著重要的存在性和價值。首先,提升學生起點,未來選擇多樣化。因為選擇了本科,未來也將有多種可供選擇的機會,這其中包括考研,出國進修以及進入一些大型企事業單位工作的機會。三本院校的出現使本科批次增多,教育功能明顯,并且能夠滿足社會需求,提供多層次人才。
二、 三本院校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
由于高校連年擴招,每年學生人數的急劇增加,各三本院校的學生生源質量也有下降的趨勢。另外,三本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自控力不強,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差,理想信念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紀律松懈,學習效率較低等特點。故三本院校學生學習英語的狀況不容樂觀。
1.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差,對教師依賴性強,投機心理較重,大部分學生不樂于潛學思考,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無計劃無方向。
2.學生學習英語的策略知識匱乏,學習方法機械單一,大部分學生還只是簡單的“背單詞”,而忽視其他能力的培養。
3.學生學習情緒消沉,學習態度消極,學習過程中常伴有焦慮感,有畏難情緒,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人較少,在課堂上心不在焉,學習積極性差。
三、 提高三本院校學生學習英語能力的對策研究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使學生能用英語溝通交流信息。作為大學英語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現狀和學習特點之后,應有效合理地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發揮教師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從教與學兩方面入手,加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大一、大二基礎培養階段,一定要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在此期間,學校可以安排統一的晚自習時間和教室,督促學生學習;另外,老師還應多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學習任務,比如:寫英文日記,并且定期檢查;布置課堂英文演講任務,每個學生都要輪流參與,這樣既能加強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又能加強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目標性,更能激發學生勤于思考,善于總結的好習慣。
2.加強學生元認知學習策略的培養,采用元認知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元認知水平。所謂元認知策略,指的是通過運用認知過程進而獲得知識,確定學習目標、計劃,并監督控制學習的過程、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進而來對語言行為進行調節。元認知學習策略能夠幫助學生找到高效合理的英語學習方法,兼顧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譯”等多方面的綜合英語水平。
3.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機。如果失去對英語的興趣,英語課堂將變的索然無味。學校可以鼓勵院系或各種社團多舉辦英語學習、競賽類活動,形成一個大的學習氛圍,同時制定一定的激勵機制,讓學生有參與的積極性。教師教學應多樣化,積極調整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個性、才情的差異性,構建適合三本學生實情的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多樣化的自主能力培養模式,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應加強自身專業建設,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上研究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內在動機的策略,從而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四、結束語
三本院校在我國學校建設中,是一種新型的教育辦學模式,在擴大高校建設規模方面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學生的素質直接體現著該校的教育成果。而英語作為公共課程,更直接反映了該校的教學質量,故本文分析了三本院校的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及特點,并從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對策給予解決所出現的問題,這樣有利于促進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三本院校又快又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茲良.三本院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高職高教研究,2011(3).
[2]劉朝霞.三本院校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和改善方法[J].科技信息,2011(22).
[3]劉洋,黃維.大眾化高等教育形勢下三本院校學生的學風建設探析[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11).
[4]邱小軍.從教育的角度解讀三本院校的重要性[J].中國電力教育,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