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玉亭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齡期婦女群體中極為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該病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被視為月經異常最為普遍的因素,迄今該病的治療特效藥尚無定論[1]。本院在多囊卵巢綜合征胰島素抵抗患者治療中,給予其二甲雙胍治療,收獲了較為良好的治療結局,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多囊卵巢綜合征胰島素抵抗患者5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生殖醫學學會、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中的診斷標準(2003年制定)[2]。數字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n=25)與觀察組(n=25),對照組年齡25~41 歲,平均(29.1±4.5)歲;觀察組年齡26~42 歲,平均(28.9±4.7)歲,2 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安慰劑治療,用藥時機為月經第1 天、黃體酮撤藥性出血第1 天,連用4 個療程(1 療程為30 d);觀察組患者行二甲雙胍(貴州圣濟堂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 52020955)口服治療,用藥時機同對照組,使用劑量為850 mg/d,1 次/d。
1.3 觀察指標 2 組患者連續治療4 個療程后,對其一般指標、婦科內分泌學與代謝指標進行觀察。(1)一般指標:分別記錄2 組患者的身高、年齡、BMI、WHR 等;(2)婦科內分泌學與代謝指標:主要指標主要包括FSH、LH、T、PRL(催乳激素)濃度、LDL-C、HDL-C、FINS。
1.4 療效評價標準 患者的FSH、LH、T、PRL 濃度、LDL-C、HDL-C 以及FINS 等指標均采用穩態模型[3]進行測量,對比2 組的上述指標差異,以評估患者上述指標改善情況,進而對臨床療效進行評估。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7.0 統計軟件包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 組患者婦科內分泌學指標比較 2 組患者經治療后,T、LH、LH/FSH 較治療前均顯著改善(P<0.05);且治療后對照組的T 較觀察組降低更為明顯(P<0.05)。見表1。
2.2 2 組患者一般指標與代謝指標比較 2 組患者經治療后,FINS、LDL-C 較治療前均顯著改善,對照組患者的FINS 較觀察組明顯改善,觀察組患者的BMI 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 組患者婦科內分泌學指標比較(±s)

表1 2 組患者婦科內分泌學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組別 時間 PRL(ng/mL)LH(IU/L)FSH(IU/L) LH/FSH T(nmol/L)對照組 治療前 16.5±7.2 13.2±5.0 5.2±1.5 2.4±1.4 3.0±0.9治療后 16.2±7.4 8.5±4.6 a 5.4±1.7 1.6±1.5 a 1.7±1.0 a觀察組 治療前 16.5±7.6 13.0±4.7 6.1±2.3 2.3±1.6 3.0±0.8治療后 16.3±6.0 8.2±3.9 a 6.1±2.1 1.4±1.0 a 2.3±0.9 ab
表2 2 組患者一般指標與代謝指標比較(±s)

表2 2 組患者一般指標與代謝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組別 時間 HDLC(mmol/L) WHR BMI(kg/m2)FINS(Mu/L)LDLC(IU/mL)對照組 治療前 1.3±0.9 0.8±0.1 23.5±2.3 18.5±2.4 3.1±0.8治療后 1.5±0.8 0.8±0.04 23.1±2.3 13.2±2.9 a 2.2±0.8 a觀察組 治療前 1.4±0.8 0.8±0.1 23.7±2.8 18.1±3.2 3.2±0.9治療后 1.6±0.7 0.8±0.01 21.8±2.5b 15.0±2.8ab 2.1±0.8 a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主要癥狀表現為高胰島素血癥與IR,同時也是觀察其是否存在代謝異常的依據[4-6]。HI 形成的雄激素會對卵巢起到刺激作用,進而使LH 的分泌量大大增加,降低性激素結核球蛋白的濃度,與此同時在受到諸多因素導致的高雄激素血癥的作用下,會使卵泡功能出現障礙,進一步影響到胰島素、葡萄糖的正常狀態[7-9]。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行安慰劑治療后,患者的LDL-C、FINS、LH、LH/FSH、T 可明顯降低,糖脂代謝紊亂改善,說明二甲雙胍是較為有效的胰島素增敏劑,二甲雙胍為雙胍類降糖藥,其主要作用機制包括:(1)對腸壁葡萄糖吸收起到調整作用,降低肝糖原異生,有利于糖無氧酵解,優化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運用效果,并可優化HI 與IR;(2)對胰島素及受體起到調節作用,加速其氧化磷酸化,進而經調節Ins 敏感性改善HI 血癥;(3)提高腺苷酸激酶活性,加強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作用,阻礙雄激素合成,進而加速排卵功能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行安慰劑治療,觀察組采用二甲雙胍治療后,患者的T、LH、LH/FSH 較治療前均顯著改善,且治療后對照組的T 較觀察組降低更為明顯,FINS、LDL-C 較治療前均顯著改善,對照組患者的FINS 較觀察組明顯改善,觀察組患者的BMI 較對照組明顯改善,上述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二甲雙胍療效較為確切。
綜上,多囊卵巢綜合征胰島素抵抗患者行二甲雙胍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關指標,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1]甄小文,吳綺霞,馮滿歡.羅格列酮和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胰島素抵抗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2,23(18):2859-2862.
[2]歐幸甘,覃秋萍.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0,12(26):66-67.
[3]李會,鄭曉霞.二甲雙胍聯合達英-35 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中的臨床療效[J].中國婦幼保健,2013,10(36):6068-6070.
[4]王娜.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并胰島素抵抗的療效觀察[J].鄭州大學學報,2010,1(2):39-41.
[5]張君莉,黃曉燕.二甲雙胍治療26 例胰島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3,25(3):74-75,78.
[6]王娜.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并胰島素抵抗的療效觀察[D].鄭州大學,2010.
[7]張君莉,黃曉燕.二甲雙胍治療26 例胰島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3,3(12):74.
[8]李曉林.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伴胰島素抵抗患者的療效觀察[D].青島大學,2011.
[9]陶建英,徐惠民.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胰島素抵抗的臨床觀察[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2(26):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