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朝輝(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關于舞臺燈光的實用性思考
韓朝輝
(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舞臺的照明是舞臺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燈光與情境的結合可以渲染烘托氛圍,帶動觀眾的情感以及劇情的發展,給人以美的享受,對于演出的成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對舞臺燈光的實用性進行了簡要分析,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舞臺;燈光;實用性
舞臺中的光和色不僅能夠展現出演出的時空落點,而且合理的燈光運用還可以起到烘托人物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控制整場演出的節奏的作用,并且能對舞臺的整體色調進行協調。所以,對于舞臺的整體效果來說,燈光的設計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燈光給觀眾最為初始的印象,并且隨著劇情的發展不斷變換,調動著觀眾的情緒和現場的氛圍,應該引起重視。
在舞臺燈光的設計中,最為重要的可以說是色彩關系的對比協調了,所以,做好了色彩的設計和協調,整個燈光的設計就可說是完成了大半,燈光也會更加具備實用性。處理好色彩的協調首先要注意的是要準確把握整個舞臺的整體色調。在演出中能夠給觀眾最為直接、最為重要的視覺印象就是整體色調,所以,整體色調的表現對于演出的情感表達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觀眾的心理,帶動觀眾的情緒變化。所以,燈光的設計一定要考慮到劇本的主題以及劇情的變化等多種因素,并且能夠運用各種因素相互協調。在色光上也要做到考慮整體色調的運用以及各種明暗、冷暖的交替來烘托任務的情感以及劇情的轉變。
在舞臺演出中,燈光色彩的配合對于劇情的展開是極為重要的,舞臺燈光設計可以按照劇本的變化以及導演的要求做出適當的調整,如增強燈光色彩的對比比例或者是增加亮度比例以及改變燈光的色彩等。舞臺燈光的作用就在于突出劇情主題,引起觀眾的情感變化。例如,在大型舞蹈《西出陽關--古沙場》這一幕的演出中,就可以借助燈光色彩的變化以及音樂的變換來展現古沙場中悲壯、殘酷以及血腥的戰爭場面。在軍號與金戈交鳴時,可以將一束刺眼的白光投到舞臺的中央來向觀眾展示殘缺的碑帖,并且隨著碑帖的往下,藍色的燈光從不同的角度投射過來,配合使用煙霧展現硝煙彌漫的場景,突然紅光乍現,與藍光的交相輝映之下展現尸橫遍野的場景。在這樣一種燈光與音樂的密切配合協調之下,劇情逐漸高漲,更加能夠調動觀眾的情緒,讓觀眾仿佛真的處在當時的環境之中。這樣一來,舞臺燈光的使用就使得最初的目的達到了,不僅展示了劇情的變換,同時也帶動了觀眾的情緒。色彩運用得當,會給整個舞臺演出帶來積極的影響,會將演員的情感以及情境的變換展現得更加突出,能夠給觀眾以美的享受,更加有助于整個演出的成功。
燈光能抒情,也會有情感上的高潮和低潮,有時候平緩,有時候澎湃,這就需要從“抑、揚、頓、挫”等四個方面來把握舞臺燈光的設計和運用。低調為之抑,燈光設計是與當時的舞臺中的情境密切相關的。一般來說,劇院更加適合“抑”的手法,在這種空間中燈光無需過多的變化,可以單純地留在某些特定的弱化的形式上。而在歌舞劇院以及各種演藝空間中則需要選擇適合的時間點來展現,如開場的前一瞬間,目的在于使用燈光的弱化來反襯高潮時的強化;高調為之“揚”,一般來說,“揚”的手法在舞臺中的運用更為明顯,通常會貫穿節目始終。可以將之理解為光亮、強化的燈光,通常在“抑”之后的節目中運用,即突然開始的亮化,也可以是高潮的時候漸隱的亮化,也有結尾部分最終的亮化,“揚”的運用在舞臺上是最為強烈的;停頓為之“頓”,這一手法在舞臺中的運用分為兩個方面,即短時間的停頓和長時間的停頓,前者適用于舞臺上節目的轉換或者是情境之間的轉換,可以是有燈的停頓也可以是無燈的停頓,但多用于有燈的停頓。后者多用于對主角的長時間的目標聚光,表現為用一束錐形的光聚集在舞臺上的目標人物的身上;轉折為之“挫”,這種手法一般用于“頓”之后,在短暫的停頓之后新的情感或情境展開。冷色調的變換、純度的強烈對比、光線的粗細和長短,這些都是“挫”的表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轉換要隨著劇情和舞臺進行有計劃的轉折,否則這種轉折就是沒有意義的。還要注意強度的把握,轉折的強度應該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說,最強的轉折是應用于整個舞臺劇的,其他小型節目的轉折都應該低于這次轉折。只有掌握了舞臺燈光設計運用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夠使得燈光隨舞臺而變,更好地為舞臺服務。
要想提高舞臺燈光的實用性就需要注意舞臺燈光色彩的應用以及舞臺燈光設計運用的方法和技巧。因為色彩的變化往往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們的心理和情緒,所以,對于舞臺燈光來說,色彩是最為重要的部分,在控制整個演出的劇情發展以及情緒變化、現場氛圍方面,色彩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應該引起重視。
[1]黃福忠.淺談舞臺燈光的實用性[J].青年文學家,2014,(9):57-58.
[2]裘劍敏.舞臺燈光的特性與遵循理念分析和實踐應用[J].藝術時尚(下旬刊),2014,(4):56-57.
TM923.53
A
1007-0125(2015)04-0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