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琳
(陜西師范大學 陜西 西安 710119)
音樂治療之我見
賀琳
(陜西師范大學陜西 西安 710119)
音樂治療在歐美國家已經發展了七十多年,但在我國卻剛剛起步。本文從音樂治療這個集音樂、醫學、心理學為一體的交叉性綜合學科的歷史、發展、作用等方面出發,借鑒中西方前輩的一些科研成果,對音樂治療學的應用價值及其發展前景進行理論分析,使人們對音樂治療專業有一個正確的了解。
音樂治療;歷史與現狀;價值;建議
音樂治療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它介于藝術與科學之間,但同時又和其他許多學科保持著密切的聯系。盡管各國的音樂治療組織對其定義不同,但目前最權威的還是Temple大學布魯夏教授所作做的定義:“音樂治療是一個科學系統的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運用各種形式的音樂體驗,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為治療動力的治療關系來幫助被治療者達到健康的目的?!?/p>
(一)“音樂治療”源起
遠古時期,由于科學和醫療尚不發達,人們通常相信“魔法”和“巫師”超人的力量,認為疾病是由于邪惡的魔鬼或幽靈附之于身而造成的,只有通過巫師進行的法事或宗教活動才能驅除人們的疾病或不適。通過相關歷史文獻或影視作品,我們了解到,“巫師”在進行儀式或活動時一般都會用到節、鼓、搖鈴、念詞、樂歌、舞蹈等樂器或音樂表演形式,其實是通過音樂對人類心理活動產生作用來為病人治療疾病的。雖然在現在看來這都是不科學的,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做法其實就是音樂治療最初或者最原始的狀況。
古希臘的哲學家、教育家亞里士多德很早就相信音樂有神奇的醫療作用,認為音樂有情感情緒宣泄的價值。在他的《政治學》一書中提出:“人若能接受宣泄,必定能體會心情放松的輕快感?!边@個觀點可以說是最早的“同步原則”。①隨著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更多的人開始理性地研究醫學并且支持科學去研究疾病的成因和解決的辦法。文藝復興時期,不僅實驗室研究有了很大的發展,還出現了音樂、醫學和藝術相結合的實驗研究。到了18世紀后期,由于西歐等國醫療事業的發展和進步,音樂在醫學和治療中的地位慢慢下降,只是有著交叉學科觀念的醫生會將其運用到個案研究當中,而沒有被全面推廣。②
(二)美國“音樂治療”
據記載,音樂治療專業最早是在美國建立起來的,到目前為止,美國仍是該領域研究成果最多、最先進的國家。美國最早有關音樂治療專業的文獻來自于1789年發表在《哥倫比亞雜志》上的《音樂的生理思考》一文,這篇文章著力指出音樂是一個有力的媒介,并且建議在疾病治療中要有策略地使用音樂,同時還需要一個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③這些富有見地的研究奠定了今天我們所了解的音樂治療的定義,同時這也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然而,美國音樂治療作為臨床實踐,卻是在20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中才被較多運用,后來也在手術和病房中使用。雖然這一時期已有大量的音樂治療實踐,可是卻沒有成立一個專門的音樂治療中心或研究中心。直到20世紀40年代,一些專家認識到音樂治療的發展需要音樂治療師的指導或強化訓練學習,其后,音樂治療訓練項目開始在美國幾所大學和學院中發展成長起來,逐漸形成了有組織的機構,并且成立了國家音樂治療協會。該組織的形成得益于堪薩斯大學音樂教育系主任格斯頓(E.Thayer Gaston,1901-1971),他對機構的創建和音樂治療專業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后來他被稱為“音樂治療之父”(Johnson,1981)。④在這之后美國又出現了音樂治療國家協會,它和國家音樂治療協會的相似之處就是沒有把更加科學的方法運用到臨床培訓和實踐中。然而在1998年1月,布魯夏把這兩個協會合并成為了美國音樂治療協會⑤,作為創始人的布魯夏,不僅培養了許多優秀的治療師,而且也使得音樂治療領域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中國“音樂治療”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代中國的音樂和中醫都有較高的水平,早在遠古時期,我國就有許多關于音樂用于健康醫療的傳說。文字發明以后,中國古代典籍文獻就有了關于音樂醫療的記載,《黃帝內經》說:“天有五音,人有五臟,人與天地相應?!庇绕洹拔逡簟睂Α拔迮K”的原理在《內經》中闡述得很是詳細,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薄案沃髂浚谝魹榻?,在聲為呼。”“心主舌,在音為征,在聲為笑。”“脾主口,在音為宮,在聲為歌?!薄胺沃髌?,在音為商,在聲為哭?!薄澳I主耳,在音為羽,在聲為呻?!雹蕖拔逡簟蓖ā拔逍小?、“五臟”的理論在中醫學理論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這也是當前我國音樂治療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
與美國相比,中國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于音樂治療的理論記述,但是真正用于臨床實踐治療疾病的實例卻是很少記載。20世紀80年代以后,在外國影響下中國音樂治療萌芽誕生。中國音樂治療付諸于臨床的實際應用,據目前所知應是始于1984年湖南長沙馬王堆的療養院,該院率先嘗試對病人使用音樂療法。此后,全國多家醫療機構也開始設立音樂治療室。雖然眾多的醫院進行了此方面的嘗試,但是其形式非常簡單,只是一味地播放音樂,這實際上是把音樂治療看作“音樂處方”⑦,其實,從根本上說,這種方式的治療效果甚微,所以,我國近代音樂治療在最初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直到后來高天教授⑧回國創辦了我國第一所音樂治療研究機構,并于199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我國的音樂治療學專業才初見端倪。⑨
(一)有利于促進心理健康
音樂與情緒有著天然的聯系,而情緒對人的健康有著巨大的影響,這不但是人們的生活常識,也早已被現代科學所證實。在臨床實踐中,治療師們往往根據“同步原則”先對病人使用大量悲傷、痛苦、抑郁、憤怒等消極的音樂,來激發個體不同的情緒體驗,幫助他們盡可能地把消極情緒宣泄出來,當人們心中的消極情緒發泄到一定程度時,積極的情緒力量就會出現。常識告訴我們,人在積極情緒中往往看到的是積極的一面,總是能把壞事看成是好事,而在消極情緒下看到的則是消極的一面,能把好事也看成是壞事。因此,只要情緒改變了,人的認知也就改變了。而音樂治療師們正是利用音樂對情緒的影響,來改變人們的情緒,從而達到改變認知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行為舉止時刻會被情緒所左右,一個人如果總是生活在高壓狀態下或是長期處在壓抑的環境中,那么這個人的心情一定是消極、緊張的,而情緒自然也就抑郁、沮喪,長期以往,心理就會不健康。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對于心理健康所作的標準為:首先是要有健康平衡的心理,然后需要有完整的人格、穩定的情緒、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樂觀積極的態度;其次是能受到別人的歡迎和信任,能保持正常的人際關系。⑩而且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在21世紀,抑郁癥將會成為人類的第一大疾病,亞健康狀態的人群也會逐漸增多,也就是說在未來,精神心理問題將會成為比生理健康更為嚴重的問題。而音樂治療這一專業的興起和發展將會在以后更多地對心理健康方面的應用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中央音樂學院的高天教授曾給我們講述了親身經歷的一件往事。以前,高老師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精神病院工作,每天早上進入病區之前,都要按照慣例給病區的護士辦公室打電話詢問那里的情況是否正常。然而,一天,值班的護士緊張地告訴高老師,說病區里有兩個病人打架,刺激了其他病人,幾乎所有的病人都卷入到了盲目的斗毆中,最終出動了警察才使局面有所控制。直到高老師去之前那里的氣氛還是很緊張,于是高老師迅速改變了治療計劃,從唱片庫里找出需要的音樂,根據從激動逐漸到平靜的順序把它們排列好。當他進入病區時,果然看到病人們在焦急地徘徊踱步,而醫生護士也都嚴陣以待,隨時應付不測情況的發生。高老師沒有強求病人干什么,而是開始播放準備好的音樂,從焦躁不安—歡快熱烈—輕快舞曲—愜意的行板—平靜優美,依次播放。隨著音樂緊張度的逐漸緩和,病人們也開始慢慢放松下來了,在最后一首樂曲圣桑的《天鵝》播放完后,病人已經能夠完全平靜地安頓下來。11聽完這個故事,我不禁內心感嘆萬分,原來這就是音樂的力量,也只有音樂才能達到這種滿意的效果!
(二)有利于改善人際關系
我們知道,要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就少不了與他人相處,因為人類是群居性質的,任何一個個體都無法單獨地生存。因此,人際關系的和諧和社會交往能力的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音樂作為一種社會性非語言交流的藝術形式,音樂活動本身就是社會交往的活動,音樂治療師可以通過組織各種音樂活動,比如合唱、合奏、舞蹈等來給患者提供一個愉快安全的交往環境,讓他們逐漸恢復和保持自己的社交能力。同時,音樂活動還可以為病人提供利用音樂和語言交流表達、宣泄內心情感的機會,在大家相互理解支持的基礎上,使情感困擾的痛苦得到緩解,這樣不僅可以在音樂活動中表現自我,也可以提高自信和自我評價,從而促進心理健康。
在我身邊有這樣一個案例,為幫助害羞膽小、自信心差的兒童擺脫交往困擾,我和幾個同學精心設計了一項集體活動。在活動中,我們事先安排讓兒童們輪流領導音樂活動,一個學生唱“什么動物蹦蹦跳?”然后大家唱“小白兔蹦蹦跳”;或者在即興演奏中,每個兒童都有機會輪流使用音量較大的樂器,如鼓、號角,擊鼓或吹角的兒童可以領導大家如何表演。在經過5個月的訓練后,這些平時害羞膽小的孩子們會變得越來越膽大、自信,而且有時會主動出擊和別人交往。
在高中或大學,我們也會發現學校里有些學生有嚴重的自卑感,他們不與同學交往,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他們的智力也因為自卑而被抑制。這時,治療師可以利用再創造式的音樂治療方法,12通過學習音樂來建立被治療者的自信,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治療師可以通過觀察了解這名患者有無音樂方面的天賦,如果有就讓他學習演奏樂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在此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并且能單獨進行演奏,這時,可以安排他在公共場合進行表演,如果成功就能慢慢解除自卑心理,使人際關系得到改善。
(三)有利于形成正確人生觀
每個人身上都會存在樂觀與悲觀、積極與消極的對立體驗,這種對立的體驗形成了人生命中積極與消極的對立力量和其傾向,二者此消彼長,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命力是蓬勃向上還是衰落枯竭。如果一個人的不良情緒過多,那么他的抵抗力和抗打擊能力就弱,可能會被一些輕微的疾病奪去生命;而積極樂觀的人可以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精神打擊或傷害,悲觀的人則可能會因為一些并不嚴重的挫折一蹶不振。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會因為別人的一句批評或是一次考試的失利就選擇了自殺,這并不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們心理的“消極體驗”13負荷過重,一次小小的打擊和磨難就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生活中經常體會到愉悅和快樂,他也就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他的生命力也就強大,對于打擊和創傷也就有強大的自愈能力。
其實在成功的音樂治療過程中,音樂并不只是一種精神享受,事實上,音樂比語言的治療效果要更好,因為沒有人會排斥音樂,而音樂作為橋梁在治療領域里能更好地發揮其溝通的作用。美的音樂不但可以幫助病人宣泄壓抑己久的消極情緒,更重要的是可以激起病人對美的感受,而這種積極的情緒最終能夠引導其走出困境、擺脫痛苦。由此可見,音樂不僅僅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和陶冶情操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音樂的作用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才是音樂本身的價值,才更能凸顯出它存在的意義。
(一)存在問題
首先,我國音樂治療發展時間短,學科基礎相對薄弱。作為一門臨床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只有實踐是不夠的,如果沒有理論的支持,那么實踐就是盲從的。由于中國開設音樂治療專業的學校屈指可數,對課程的實施、教材的選用、教學的標準都不盡相同,這使得培養出來的人才水平參差不齊。音樂治療作為一個交叉學科,它的學科性質對從業人員的個人綜合素養提出了不同于音樂、醫務與心理學工作者的特殊要求。而在中國從事該項事業的大部分都是醫務人員,他們既要忙于日常的臨床治療工作,又沒有受過系統的相關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所以進行研究是相當困難的,再加上國內持有音樂治療師資格證的人寥寥無幾,這也導致了音樂治療學科的教育及治療活動不能有效開展。從而也凸顯出了我國音樂治療的學科建設問題。
其次,國人對音樂治療還存在理解的誤區。通過不完全的調查統計,現在國人對音樂治療這個專業的了解程度只停留在簡單的聽音樂中。當然音樂治療作為一種新型治療模式,必須要取得大眾的認可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然而媒體在宣傳時也要結合實際情況,切勿過分夸大。我國的音樂治療行業還需要進行規范指導。如今我們沒有一個相關的監管部門對各種打著音樂治療招牌進行培訓的情況進行監督,也沒有對所謂的音樂治療項目機構進行考察,這使得音樂治療行業更加混亂、不可信。另外,我國的音樂治療資格認證體制還有待完善。
(二)未來發展
目前,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音樂治療也日趨成為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產物。在日常的生活中,處處都有音樂娛樂的存在,由于它和人們的關系緊密且形式與內容多種多樣,所以能夠得到任何年齡階層以及不同性格、不同愛好人群的歡迎。因此,我國音樂治療有著較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伴隨改革開放的縱深發展,社會工業化進程速度提高,大量農村人口遷徙,留守老人、兒童數量不斷增多,人們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狀態以及長期機械化的生活模式,使人們逐漸變得淡漠、自私,甚至無助。長此以往,許多社會心理危機也就隨之而來。音樂治療的誕生及其發展正是順應了我國的社會環境需求,它既可以幫助消除和緩解人們的壓力、不安、緊張以及疲勞等不良的狀況,還可以減少人們生理上的疼痛、不適等癥狀。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他們深知就業形勢的嚴峻,在對于高壓人群的亞健康狀態和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等諸多問題上,音樂治療同樣有著緩解不適的功效。
注釋:
①同步原則:即在臨床實踐中,所使用的音樂要和病人的情緒同步進行,才會引起病人情緒上的共鳴,進而用音樂引導病人的情緒向好的方向轉變。
②高天.音樂治療導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2-6.
③高天.音樂治療導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7.
④格斯頓(1901—1971)美國人,前堪薩斯大學音樂教育系系主任,音樂治療領域最重要的領導人之一。
⑤美國音樂治療協會:世界最具權威性的音樂治療學術機構。
⑥吳興如,黃創華.音樂治療十四講[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報社,2009.41.
⑦音樂處方:和醫學上的用法相似,個體有什么癥狀,就用對應的音樂或者音樂療法進行治療。
⑧高天教授:現為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學副教授,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音樂治療聯合會理事,美國音樂治療協會會員,美國國家注冊音樂治療師,歐洲精神創傷(EMDR)注冊治療師。
⑨高天.音樂治療學基礎理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37.
⑩孫時進,王金麗.心理學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357.
[1]高天.音樂治療學基礎理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
[2]高天.音樂治療導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3]吳興如,黃創華.音樂治療十四講[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報社,2009.
[4]孫時近,王金麗.心理學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
[5]高天.接受式音樂治療方法[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6]彭蓉.音樂治療學的現狀分析及前景展望[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9.
[7]顧秋鴻.“莫扎特效應”在音樂治療中的作用[J].音樂生活,2009(12).
[8]鄭玉章,陳菁菁.音樂治療學的定義、形成及其在中國的發展[J].音樂探索,2004(3).
[9]郭子剛,張子游.中醫康復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10]張鴻懿.音樂治療學基礎[M].北京:中國電子音像出版社,2000.
[11]朱麗葉特·阿爾文.音樂治療[M].高天與黃欣編譯.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9.
[12]孟景春.中醫養生康復學概論[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2.
[13]王旭東.中醫養生康復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
[14]劉澤倫.胎教與胎教教育[M].臺灣:臺灣搖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15]陳四海.中國古代音樂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G623.71
A
1007-0125(2015)04-0105-03
賀琳(1989-),女,漢族,河南省舞鋼市人,研究生,現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4級藝術學理論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