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娜
(哈爾濱歌劇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舞蹈美育探析
姜麗娜
(哈爾濱歌劇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舞蹈是美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舞蹈的美育意義很早就被人們所認識,芭蕾舞藝術更是得到高度的發展和廣泛的傳播。審美教育也稱美感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具有真正的鑒別能力,促使學生具有強烈的創造美的欲望和能力。
舞蹈;美育;思想;關鍵
舞蹈是美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重視和提倡“正因為審美和藝術在人的主觀意識修養中有這么重要的作用,所以政治、風俗和思想境界乃是一種境界”的人。孔子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標準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他認為,藝術所包含的情感必然是一種有節制、有限度的情感,這樣的情感符合“禮”的規范,是審美的情感。
歷代思想家、哲學家大多認為,審美有著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對美學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美育是通過藝術教育來施行的。藝術是藝術家通過感官,將社會生活進行藝術想象與加工,進而創造出來的新的、具體的、生動的藝術形象。這些藝術形象構成了一幅幅的藝術作品。說到美育,老子所提出的“道”、“氣”、“象”、“有”、“無”、“虛”、“實”極大地促進了古典美學的形成。孔子認為,審美和藝術在社會生活中具有積極的作用。他十分重視審美和藝術的作用,認為審美和藝術對于人的精神有很大的影響。在人們為達到“仁”的精神境界而進行的主觀修養中,審美和藝術能起到一種特殊的作用。
孔子認為,藝術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孔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中,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一個人主觀意識方面的修養,要從“詩”開始,從“樂”來完成。一個人不學習“詩”,就無法在社會中立足。
正因為審美和藝術在人的主觀意識修養中有著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孔子認為政治、風俗的理想境界乃是一種審美的境界。
在舞蹈教育中,舞蹈教師是實施美學教育的關鍵所在。舞蹈教師在全部的舞蹈教學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們被看作是“陽光下最高尚的職業”。著名舞蹈教育家呂藝生在《舞蹈教育學大綱》(國家級重點教材)中指出:“師者,教人以道者之稱也。”
舞蹈教師不僅給孩子美的教育,而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發展,對社會楕神、文化的進步和安定團結,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起著重要的作用。外國人之所以稱舞蹈教師為“美的天使”,是因為舞蹈教師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舞蹈教師的地位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和尊敬。
舞蹈是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而舞蹈教師則是上層建筑的建設者。縱觀幾百年前的舞蹈教育史,芭蕾教育被公認為是最系統的教育。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勃拉齊斯于1820年在米蘭出版了《舞蹈藝術的基本理論與實踐初釋》一書,之后在1830年又出版了《舞蹈規范》一書,書中完整地論述了古典芭蕾的訓練技術。作為教材,他的書具有巨大的影響力,用這個教材培養出來的演員,在當時遍及歐洲。他因受到一個雕塑的啟發而創造了“attitude”(被中國人一度稱為“'鶴立式”)舞姿,這種舞姿現在仍是芭蕾舞中最著名且不可缺少的舞姿。勃拉齊斯對芭蕾足尖鞋的制造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據說是他發明了增加鞋尖厚度的技術。芭蕾舞演員旋轉時所采用的頭部凝視一個固定點的方法,也是他在教學中摸索和總結出來的。
舞蹈教育家瓦岡諾娃在教學上獲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使得她在舞蹈界與世界芭蕾舞壇贏得了眾人的尊敬。她于1897年從圣彼得堡皇家芭蕾舞學校畢業,1921年起任列寧格勒舞蹈學校教師,1934年任該校校長。她總結了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吸取世界上各芭蕾學派之所長,系統地掌握了古典芭蕾的規則與展示方法,為芭蕾俄羅斯學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培養了烏蘭諾娃等世界一流的演員。瓦岡諾娃著有《古典舞蹈基礎》一書。這本書在我國廣為流傳,許多舞蹈教師在無法得到這本書的情況下,會用手抄本來學習并指導自己的舞蹈教學工作。
芭蕾藝術在“五四”運動前后傳入我國。1932年,中國舞蹈先驅吳曉邦先生在上海創辦了“曉邦舞蹈學校”,這標志著我國現代舞蹈教育的開始。接著,吳曉邦先生又于1943年在廣東省曲江地區的省立藝術學校開創了舞蹈系,這是中國現代史上最早出現的正規而專業的舞蹈教育機構。1951年,他又主持了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干部培訓班的教學工作。吳曉邦先生為中國的舞蹈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著名的舞蹈家戴愛蓮是我國另一位在早期從事舞蹈及舞蹈教學工作的教育家。她自幼在國外學習舞蹈,曾經在英國著名的多林舞蹈工作室、蘭伯特芭蕾學校、尤斯——萊德舞蹈學校學習芭蕾舞和現代舞。回國后,她應教育家陶行知之聘,于1942年創辦了育才學校舞蹈組。戴愛蓮還在上海創立了私立舞蹈學校,開展舞蹈教學和舞蹈宣傳活動。
總之,舞蹈是教化之術,研究和了解舞蹈美育,對于進一步繼承和發展舞蹈文化藝術、加強舞蹈教育有著巨大的現實作用。
G613.5
A
1007-0125(2015)04-01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