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莉
21世紀是教育信息化的時代,《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充分整合現有資源,采用云計算技術,形成資源配置與服務的集約化發展途徑,構建穩定可靠、低成本的國家教育云模式。”教育信息化是目前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教育云”的建設推動著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職業教育信息化的重點發展目標是在提升實踐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降低辦學成本,既滿足職業教育實踐性需求,又降低實訓設備購買、維護等辦學投入。職業教育課程門類和專業種類眾多、行業特色鮮明,需本著“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的原則,走校企合作、與社會緊密聯系的道路。云計算技術及其教學應用逐步成熟,將有利于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一、中等職業學校教育信息化現狀分析
1. 建設及維護成本高?,F部分中職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及計算機實驗室仍采用傳統的計算機部署模式配備設備,一套新購置的設備投入使用后,需要7-10年才能申請資金更換,即使管理人員會根據需求調整配置,但建設和維護總是難以趕上日益提升的使用需求。
2. 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大、難度高、耗時長。中職學校雖聘請教師或教輔人員專責管理上述場室,但工作量大,難度高。管理人員除了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進行設備安裝、部署操作系統及配置專業軟件等日常工作,還要完成臨時性的軟件變更、升級等維護工作,且工作繁復、耗費時長。
3. 海量教學資源的難于長久保存。在傳統計算機部署模式下,課上生成的數據及文件只能用移動存儲設備或服務器存儲,存在空間有限、管理不便等問題;“資源的共建共享”是職業教育信息化的原則,但海量的資源就只能保存在光盤、U盤等存儲介質上,難以管理,更別說共建共享。
4. 場室資源的使用時間局限,設備利用率低。傳統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實驗室須根據場室設備、實際使用等具體情況擬定開放時間,這些場室難以實現隨時開放、長期開放,使資源使用受限,使不同專業的使用需求常出現沖突,設備無法充分使用,加上低利用率設備的存在,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5. 軟件升級與使用限制。傳統模式配置的情況下,管理人員在完成計算機實驗室的軟硬件建設后,還要根據教學需要重新升級或配置專業軟件,這些產品升級或增加使用終端都涉及高額花費,學校財政只能提供有限經濟支持,軟件升級與使用受限,利用率也無法提高。
二、云計算技術在中等職業學校多媒體教室與計算機實驗室的應用
云計算技術過去在高校應用很多,現在這朵“教育云”也在慢慢探索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等新領域的功能、建設與運營模式。仍采用傳統計算機部署模式來配備設備的中職學校多媒體教室和計算機實驗室已無法完全滿足教學使用需要,因此在建設或升級這些場室時,要合理利用云計算技術以解決這一矛盾。
目前把云計算技術應用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以云技術服務器等新設備提升場室老舊設備的使用性能;二是完全以新設備建設場室。新設備的投入,能有效提升設備性能,大大提高設備使用率,營造符合職業教學需要的個性、專業教學環境,降低教師備課、學生學練的時空限制,降低能源消耗與設備運維成本。以物聯網、云計算技術為基礎的智能教室系統,提供強大的運算與存儲能力,既可“云化”陳舊的計算機作為虛擬終端繼續使用,也可接入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多種終端設備參與教學活動,其特點是高效、靈活、智能化,能讓硬件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有條件的學校亦可把場室建設成“云課堂”,把云主機、終端和虛擬平臺及軟件安裝于各處,并根據教學需要配置云課堂集中管理平臺滿足不同教學需要,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日趨成熟的教育云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有效融合,把云課堂、智能教室等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推送到人們眼前,打造出符合職業教育需要的“開放性”教學環境,革新了“教師教——學生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并實現海量存儲、高速傳輸、實時交互等功能,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交流合作、家校溝通及校企合作等方面提供服務。
三、云計算技術在中等職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中等職業教育的對象是即將步入社會工作的青年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終身學校的能力與習慣十分重要。他們必須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掌握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多媒體教室及計算機實驗室是上述技能和素養形成與提升的重要場所,因此這些場室的建設和管理是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
云計算技術貫徹著高效、節能、環保的原則,具有集中化管理優勢,應用到職業教育教學中,雖然初期建設投入較大,但中后期實驗室運維投入大幅降低,且方便管理與維護,使用能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有利于提高設備使用率,并最終實現實驗室資源長期有序開放,創造優質的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云課堂、智能教室等個性化解決方案,徹底打破傳統多媒體教室或計算機實驗室的封閉性,革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習無處不在。學生可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學習,逐漸養成自主發現、探索學習的能力與習慣;通過云計算提供的平臺進行學習,構建屬于個性化的認知體系,并在此過程中,逐步養成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
云計算技術的支持,除了推動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也有助于其教育教學模式的革新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自主開放的新型教學模式,強調教學過程應以學生為主體、主動探索學習,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引。云計算技應用不僅給新型教學模式提供客觀條件,還通過建立虛擬個性的學習環境,提供低成本、個性化、專業化、靈活有效的教學環境及由教師作為主導者為學生精心準備豐富多樣的專業學科學習資源,使學生學習興趣濃郁,積極參與自主學習,逐步養成不斷探索的精神及培養科學研究的方法,實現分組協作、主動探索的職業教育教學活動,使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中等職業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需要云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其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需要教學模式的革新及新技術應用共同支持。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使虛擬化、智能化、物物相連的新型教育技術形式出現,不但為傳統多媒體教室和計算機實驗室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還為教育信息化的實現輸送新鮮血液,同時現代教育技術指出了新的方向。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