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春利
(海林文化館 黑龍江 海林 157100)
群眾文化活動的教育意義
宮春利
(海林文化館黑龍江 海林 157100)
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社區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倡導者,應把群眾文化活動作為有效的教育載體,既要堅持文化建設與精神建設、思想教育有機結合,又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群眾在參與中得到藝術享受的同時,做到知事明理。
群眾文化;社區;教育意義
群眾文化活動,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基礎活動,通過活動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提高人的素質,培養人向善向美的品格,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形成進步、高尚、和諧與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最終實現人的價值。在活動中,社區不是包辦一切,而是選好活動主題,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然后充分發揮社區群眾的興趣、愛好、特長,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在活動過程中,文化館站要“因勢利導”,讓參與人員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又要創造條件、科學設置載體,采取群眾易于接受的“寓教于樂”、“寓教于練”、“寓教于演”、“寓教于賽”等多種方式,使群眾在玩樂的過程中增長見識、提高素養。我們應重視群眾文化藝術教育,不僅僅追求物質文明建設,還要加快精神文明建設。我國有五千年文明歷史,這為我們發展群眾文化藝術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資源。我們不但要學會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更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引進其他國家優秀的文化內容。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變化迅速的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更加促進信息的流通,使世界越來越多元。就目前我國音樂學理論教學情況來看,音樂學理論教學課程仍在延續傳統音樂學理論教學模式,并沒有做到隨時更新、與時俱進。這種現象導致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方向與時代不符。而且音樂學理論大綱編寫、課程設計、教材更新更加緩慢,這嚴重影響了音樂學理論教學的效果。
近年來,隨著鄉鎮群眾活動的不斷發展、改善,為了進一步滿足群眾娛樂需求,提高精神生活水平,文化活動在內容上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從原先小型、單一的文化活動,逐漸向大型、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方向發展。群眾可以在文化活動中了解農業、科技、商貿以及文化等的相關知識,從而滿足了不同群眾的文化需求。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互聯網技術在鄉鎮也被越來越多的群眾認識并使用,由于互聯網以及多媒體技術的存在,群眾了解到了更多的文化娛樂信息。因此為了吸引群眾眼球,打造不一樣的鄉鎮文化活動,就應在活動開展形式上“下功夫”。文化活動內容的多樣性也理應結合展示、表演形式的多樣性來吸引群眾。改變傳統的鄉鎮文化活動宣傳、展現方式,在文化表演方面應采用群眾比較能理解的多樣表演形式,比如,通過小品形式,配合當地語言,生動形象展示文化活動所要表達的主題,更能使群眾喜愛和接受。
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伴隨著歷史的過程逐漸形成這一民族獨特的心理特征。在這一心理特點的影響下,會形成這一民族獨有的音樂等藝術形式。意識是對客觀生活的反映,它來源于人們對于生活的認識。而音樂又來源于意識,是人在主觀意識的推動下創作出來的。音樂藝術是對客觀生活和創作者主觀情感的反映,傳統文化在音樂藝術的創作中逐漸體現出來。傳統文化影響了人的價值觀念和情感走向,從而決定了音樂的風格和走向。也就是說,任何音樂作品都是由人通過自己的意識創造出來的,但這個創造的過程實際上又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在音樂創作的主題和思想境界上,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對個體的“超我”的追求,使音樂隨著文化的變遷而不斷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也在經歷著推陳出新的過程。在寶貴的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都伴隨著新的文化和思想的注入。傳統文化的潺潺溪流正在匯納百川,注入新鮮血液并不斷發展成為波濤澎湃的大河。在傳統文化得以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受其影響的音樂藝術也在成長和發展。從少數民族傳統的原生態歌曲,到民族音樂對國外音樂的吸納,音樂的發展始終伴隨著文化的發展。文化是音樂成長和發展的沃土,是音樂賴以生存的環境。音樂的發展不能離開文化和社會環境這一大的背景而存在。
隨著鄉鎮群眾活動開展次數的不斷增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也使得文化活動質量得到了不斷提高。文化活動質量得到提高,群眾體驗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就會越高,群眾積極參與活動,從活動中收獲知識與樂趣,才能使文化活動開展得有意義。
G247
A
1007-0125(2015)04-02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