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福才
摘 要:創新是素質教育的靈魂,而體育學科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具有廣闊的學習、活動環境和場地,以及充分地進行觀察、思維、操作和表現的機會,對于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學科無法相比的優勢。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應試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素質教育大勢所趨。各學科的改革已經穩步推行,體育從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有所改變,現階段的體育教學要轉變落后的觀念,教學方法要推陳出新,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國家棟梁。結合現階段課改的體育教學的不足之處,提出如何轉變教學新思路和新方法。
關鍵詞:素質教育;體育;教學思路;創新
素質教育的不斷實施,我國培養了各類型的素質人才,但目前的體育教育,顯然并沒有受到各個學校的重視,使得學生的體育課堂沒有新意,達不到素質教育的要求,體育效果沒有預期的好。因為學校對體育教學不重視;教師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教學上,備課不充分;學生對體育課更是漠不關心,感覺就是玩,形成現在體育教學的惡性循環。新課程改革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體育課程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不能用隨意性的態度對待體育課程,身體健康是學習的重要前提。為尋得體育教學的重大突破,體育教師在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積極性上應加倍努力,大膽嘗試、創新教學方法。
一、目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個體存在差異,發展不均衡
現階段學校的男女生比例失調,女生明顯多于男生,學生的身體技能和體質有很大差異。同時,學生的發展也不均衡,同一個班內的學生經常出現有的學生能夠消化得了本節內容,屬于吃不飽型的。但還有一些學生反感體育課,對體育課不感興趣,屬于消化不良型的。
2.教材忽略了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興趣
現階段體育教材有多個版本,但是都沒有從根本上從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上下工夫,只是注重教學理論、動作技能等方面。學生的天性是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體育教材應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上來,最終把從事體育活動當作自己的愛好。
二、體育教學思路和方法創新的有效策略
1.創新教學指導思想
國家教育部門的政策方針是新時期教學的指導思想,收獲知識、獲得技能是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應試教育應成為歷史,各個教師應充分考慮本學科的特點,自己課下準備好每一節課,實現學生各方面長足的進步作為教學的目標。不同的體育運動其學習的形式和戰術技能均不相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發散性思維、逆向和創新思維,同時讓學生學會自主創新,但有不能丟掉拼搏的精神和團隊合作的意識。
2.重視開發智力
創新的體育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最大不同就是將身體鍛煉與思維鍛煉有機結合起來,創新型的體育教學從開發學生的智力入手。體育教學的創新,教師不能只告訴學生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而應及時讓學生明白教師這樣做的原因。例如,教師在講解跑步、跳高、跳遠三項的基本動作要領時,先讓學生了解人體的組織形式以及結構的知識,學生明白了人體運動的一般規律,掌握住了動作要領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學生智力的開發是教師教課的最終目的,創新的教學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意思,這樣各科的學習可以融會貫通。
3.教學方法的創新
現代科技飛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逐漸不能適應快節奏的環境,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每天都在為我們的教學提供幫助,多媒體教學是現在應用最多的一種設備。枯燥講解是原來教師在三尺講臺上進行的,新式的教學設備能夠直觀的表示出教師所要表達東西,有聲音、有圖畫、有故事,學生猶如進入了電影院,注意力非常集中,學生在一種寬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學習,能使課堂效果達到最好。
4.打造新的教學平臺
傳統的教學模式有其自身的優點,新課程改革不能完全拋棄老的傳統,素質教育是我們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整個教學過程要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開展,激發學生本能。教師可以進行創新,不搞“一言堂”式的教育,改為師生互動的課堂,達到創新教育的目標。在這一平臺上,教師和學生沒有特權,可以暢所欲言,改變運動技能及體育項目戰斗配合,學生通過和教師進行交流,自己也發表了獨到的見解,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體育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最后,改革就有的教學思想,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式,體育教學就一定能順利開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育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最終把體育課程建設成一個培養身心健康的溫馨港灣,這也是新課程改革對高中體育教學的重心。
參考文獻:
[1]李勇.淺談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興趣[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0).
[2]鄧征軍.新課改視角下高中體育教學創新餿味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03).
[3]雷秀華.談新課標下體育教學和創新和評價體系的建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2).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