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蘭 茍正源
2011年夏,我們剛開始接觸高效課堂理念,校領導組織了第一批初三畢業班的教師四十多人奔赴山東杜郎口中學實地考察學習。經過半個月的考察學習,老師們帶著興奮與疑惑回來了。興奮的是高效課堂真的很給力,它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盡情展示的空間,學生的各種能力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疑惑的是我們真的能改革成功嗎?我們的學生會像杜郎口中學的學生一樣健康成長嗎?帶著一連串的疑惑與問題,第一批培訓教師利用節假日對全體在校教師進行了首輪高效課堂培訓,同時也“照葫蘆畫瓢”地為我們展示了一節節高效課堂學習課,盡管不夠成熟,也很雜亂,但它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新奇與活力。
讓我有深刻感悟的是2013年9月28日,學校邀請杜郎口中學的幾位專家教師到我校講座授課。我聽了常燕老師的一節政治觀摩課,感觸頗多,從學案的設計到小組的培訓,都令我眼前一亮,以前自認為很完善的導學案其實實效性很低。我必須重新編制適合學生的學案與具有個性的導案。功夫不負有心人。看著一份份浸滿汗水但問題諸多的導學案,我很有成就感。接下來,就是2013年11月21日,全市初中高效課堂觀摩推進會的召開。我有幸被學校安排參加了觀摩教學課活動。這次觀摩課,讓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感覺,我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許多,也一下子成熟了許多。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自己離真正的高效課堂還相差甚遠,但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我會慢慢強大的。總有一天會與我們四中一起走向成功,一起書寫燦爛的未來。
一、導學案的編制
2013年11月21日,全市初中高效課堂觀摩教學活動是我最難忘的時刻。我有幸參與了上課,這次授課的內容是“尊重與平等”,這個內容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有點抽象,不易理解。當我著手編制導學案時,腦子里一片空白,思維一直被恐懼包圍著,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后來,我靜下心想想,無論怎樣,都得戰斗。是戰士,就得沖鋒陷陣,決不能臨陣脫逃。于是,我反復閱讀教材。我想將抽象概念具體化、通俗化,必須通過大量的故事材料證明人人生而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必須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每個人都應該受到他人的尊重的政治觀點。構思好,我便從課題的導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拓展提高→課堂檢測→鞏固反饋六個環節用七個故事串聯起來,故事的選取都是通過各種渠道精心搜集的一些典型的、代表性強的經典故事,足以說明道理。通過精心的整合,看著這份導學案,我很知足。于是,興沖沖地拿給張書記看,沒想到他審閱后,笑了笑:“內容太雜,案例太多,不好操作呀。”于是,他從學習目標到鞏固練習,每個環節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讓我重新考慮編寫。第二次編制,我刪除了其中多余的內容,只保留了兩個故事和一個法律鏈接,導學案面目煥然一新,線索脈絡一下子清晰了許多。
“頓號與點號的使用不對。”第三次的審批張書記從標點符號的運用到每個語句的修改看了一遍又一遍。“這不算問題吧!”“這怎么就不是問題呢?必須嚴謹對待每個細節,細節決定成敗。”看著張書記的那股認真勁,我很感動。我慎之又慎,從頭到尾推敲了數遍。拿著這份載著希望與使命的導學案,我自信地走上了講臺。效果真好,從未有過的好,學生滿臉洋溢著快樂,我被陶醉了,好幸福。原來,一份看似平常的導學案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效果好起來了,我們師生共同成長起來了。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但同時我似乎找到了編制導學案的一些方法與技巧,我的靈感被喚醒了。今后,我一定用心編制每一份導學案,讓它真正科學、實效。
二、課后反思
初中政治課作為提高學生人文素養、道德品質的重要學科,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教師具備的素質
(1)轉變教育理念。調動學生“我要學”的熱情,培養他們“我會學”的本領。“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才會備受學生青睞。
(2)當好一個導演。學生小組討論學習,分工合作要明確,不能放任自流,教師對知識的點撥一定要精準。高效的關鍵在于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對課堂要精心設計,對導學案有效設計。
(3)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捕捉社會生活中的新聞事件,觀察了解百姓生活問題,不斷學習領會黨的方針政策,關注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密切聯系實際,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關愛百姓生活,關心每一個社會公民,做一個勇于承擔責任的中學生。
2.高效課堂特點
(1)優點:
①導入自然、流暢、貼近生活,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身不由己地進入角色。
②課堂設計理念新、活,具有較強的創新性。
③小老師的培養很成功,值得學習。榜樣的示范作用。
④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真正實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的課堂教學。
(2)缺點:
①學生的參與面不廣。不同層面的學生是否真的都動起來了。尤其是各班的潛能生。
②學生筆頭落實不到位。聽得多,說得多,但記得很少。
③個別小組沒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④小組建設還需加強。
只有經過不斷的磨礪,才會收獲成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不斷完善自己。
注: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農村初中政治高效課堂教學與研究》課題(2012【GSG80】)成果。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