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聲德
摘 要:輕松和諧的課堂能夠讓學生沒有壓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發散學生思維,讓課堂煥發課堂活力。就如何營造輕松的語文課堂氛圍談了看法和見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關系;課堂氛圍
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讓學生的情緒變得歡樂,精神變得亢奮,學生的思維就會更加活躍,思路也就會更加開闊。這樣,學生就會很容易形成知識之間新的聯系,在學生之間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受到感染,就能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一、精心做好教學設計,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課前,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學生情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突出重點,抓住難點,確保做到講練結合,精講多練,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教學,遇到疑難及時幫助解決。也就是說課前要精心備好課,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法,還要備學生。特別是對于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要給他們開“小灶”,通過指導幫助,讓他們獲得成功,感悟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小學語文的興趣和信心,讓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開展語文學習,獲得更大的成功,最終形成良性循環。教學設計中,要充分運用與課文知識相關的背景知識,讓學生參與謎語活動,指導學生開展各種游戲,給學生講述精彩的故事,給學生聽段優美的音樂、唱一首動聽的歌曲、欣賞一幅美麗的圖片等融入教學設計中,并穿插在語文課堂中,這樣就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理解課文內容。
二、多表揚鼓勵少批評指責,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中,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要踴躍舉手,回答問題。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回答得正確的,要大力表揚;對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的,要充分地鼓勵;對回答不好的,甚至出現錯誤的,在鼓勵其勇氣的同時,及時引導,給予指正,盡量少批評指責,最好不批評不指責。給學生批改作業時,那些作業做得正確的,整齊工整,清楚明白的,要表揚,對作業做得不好的,存在錯誤的,不能一“×”了事,要在作業本上注明錯誤的地方,讓學生明白錯之所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把學生叫來,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出改正的方法。面對那些不喜歡語文,甚至抵觸語文的學生,要多鼓勵,多發現其閃光點,多傾注人文關懷,促使他們學習進步,在學生的點滴進步中,讓他們樹立語文學習的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逐步激發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對于教師的表揚是非常敏感的,也是十分渴望得到老師表揚的,教師對他們的評價,他們會非常在意。因此,對于學生的錯誤答案,不能簡單地用“錯了”“不對”等,這樣就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換一種說法,讓學生接受,比如“這個問題,你已經想到一些,但還不夠,還需要更深入地思考,你從××這個角度思考一下,我相信你沒問題的。”“你的想法與其他同學的有一些差異,方向不太一樣,再轉換一下角度,我相信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用這一類的語言激勵學生。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更多地運用“你真聰明”“想法不錯”“很有創意”等語言激勵學生,更多地運用贊賞、信任的目光和誠懇的點頭等動作激勵學生,這樣就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提升語文學習效果。
三、建立和諧平等師生關系,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轉變傳統教育教學思想,要改變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聽”教學模式,要把學生放到與教師平等的地位來開展語文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能夠做到“微笑服務”,把“微笑帶進課堂”,用自己良好的情緒感染學生,讓學生有輕松良好的心情,為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奠定心理基礎。學生尊重老師,喜歡老師,與學生關系融洽,學生才能喜歡教師,才能喜歡教師所教學的學科,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才會積極參與語文課堂教學。要轉變角色,要能與學生打成一片,把學生當作朋友,尊重學生個性特點,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學生處于一種平等、和諧、輕松、愉快、溫暖的課堂氣氛中,從而積極地參與語文課堂教學。要熱愛學生,信任學生,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得以體現,讓學生的個性特點得以發揮,讓學生的能力水平得以展現,讓學生敢說、敢做,會說、會做,說得清,做得好,激發學生說的欲望、做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
總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全面了解學生,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符合教學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隨時關注學生心理,引導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發言,表達自身想法和意見,增強學生信心,讓學生喜歡語文、愛上語文。
參考文獻:
張志軍.淺談如何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0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