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梅蓮
摘 要: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對新鮮事物具有高度的好奇心,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課堂氣氛卻變得越來越沉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提升,這也顯現出傳統教育的缺陷之處。教師要想打破教學課堂死氣沉沉的現象,首先要學會利用正確的教學手段,其次要調節自身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打造出有活力的初中語文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活力課堂;打造
現在課堂教學普遍存在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踴躍發言的人數越來越少,勇于提問的學生越來越少的現象,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逐漸失去對知識探索的欲望,也使得課堂教學效率越來越低。初中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上要活躍課堂氣氛,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才能夠提升學習質量,加強學習效率。
一、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法時要打破局限性,選取具有開放性以及靈活性的教學方式進行,還要結合教學目標、教學情境以及教學探究等教學思想,這樣才能夠優化教學方法。開放的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填補學生的求知欲,還能夠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大動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利用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這樣學生才敢將自身的思想情感提出來,激發學習興趣。
二、利用隨機訓練的方法激發學生靈感
在心與物互相碰撞時,出現的火花就稱作為靈感,它是學生創作思維下的產物。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隨機性訓練方法指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觀察生活、捕捉靈感、積累寫作材料。例如,教師向學生隨機提問,見到水你會想到什么?學生會回答“水像明鏡”,還有學生說“水在洶涌奔瀉時就像萬馬奔騰,氣勢恢宏”。另外,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積累寫作的語言材料,豐富學生的知識能量。最后在為學生布置作文時,要摒棄范文環節,要求學生發揮想象力自己立意。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創作精神,還可以提升學生興趣,加強學生學習能力。
三、以學習為主的教學方式
將學習作為主要任務的教學方法不僅是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方法,還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的一種教學方式。具體有以下幾種方法:
1.討論法。它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一種集體對話以及互相學習的教學方式,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多項交流,共同分享信息,這樣的教學方法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常用方法,它不僅打破了以往以教師為教學中心的教學形式,還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營造出民主的課堂氛圍。
2.研究法。它主要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研究的方法,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在語文教師講述之前學生通過自學的方式進行預習,這樣學生在掌握自身不理解的知識點后就能夠抓住聽課重點,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提升語文能力,也打破了傳統的教學局限性,更好地挖掘出學生的潛力。
這些教學方法在運用時要注意運用方式,要學會分析學生以及課本內容等情況,要有針對性地使用這些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發掘出每個學生的內在能力。此外,教師要注意適當使用這些教學方法,不要忘記其本身的教育功能,這樣學生才能夠發揮出教與學結合的威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課堂學習成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不能夠培養出高素質、全能型人才,在新課改的號召下,改革勢在必行,教師在教學改革進行時要轉換自身的傳統教學觀念,秉著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理念進行語文教學,打造初中語文活力課堂,這樣教學才能夠達到其應該有的教學效果,學生也能夠得到全方位的培養,為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徐林祥,張悅群.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