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桂鈿+劉少云
新經典誦讀宗旨是:誦讀古今美文,傳承中華文化,培育民族情感,豐富人文素養,為孩子的終身發展打下文化基礎。將新經典誦讀融入學生生活,更鮮活地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使新經典誦讀活動與創建書香校園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更有利于提升人的思想品格的境界,讓學生受到文化的洗禮。
一、誦讀的內容
1. 低年級段。內容:精選童詩、童謠、《三字經》、《弟子規》。由該段課題組的老師收集誦讀資料,也可以發動有條件的家長幫助收集。
要求:每天保證15分鐘誦讀時間,每周五下午第二節課為誦讀活動訓練。每周會背誦1首童謠童詩、2首唐詩,積累2句絕句。每學期至少能夠背誦35首唐詩絕句、會誦讀15首童謠、童詩。爭取在一、二年級段完成唐詩的誦讀積累。并能夠對其中的經典進行歌舞表演。對于此年級段的學生只要求會背誦。
2. 中年級段。內容:唐詩、宋詞、熟讀《小學生必背80首古詩》;背誦《反義詞對子歌》。由該年級段課題組的老師收集誦讀資料,并發動有條件的家長和學生參加,幫助收集。
要求:采用唱歌、故事、朗誦、游戲的方式進行。每天和每周的誦讀時間與低段學生相同。并能夠大致了解詩詞的意思,根據其中經典的詩詞進行表演或繪畫。
3. 高年級段。內容:收集經典的唐詩宋詞,欣賞其中的千古絕句。熟讀《小學生必背80首古詩》;背誦《中華成語千句文》,收集資料的方法與中、低段相同。
要求:故事、短劇、繪畫、誦讀。每天每周的時間安排、每周每學期的閱讀量要求與中年級段相同。要求相對提高:能夠了解詩詞大意、作者情況、時代背景。并能夠為經典的詩詞繪畫,或進行故事、短劇的編寫與表演。
二、如何開展新經典誦讀
(一)制訂研究計劃
每學期征求各位科組長的意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誦讀計劃,確定各年級的誦讀內容。一二年級:熟讀《小學生必背80首古詩》;背誦《三字經》。三四年級:熟讀《小學生必背80首古詩》;背誦《弟子規》。五六年級:熟讀《小學生必背80首古詩》;背誦《弟子規》。每天早讀、午讀,由班主任組織學習背誦必背經典,每節課上課前預備鈴響后,由班長指揮背誦,保證學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時的經典誦讀時間。
(二)加強師資培訓
派出骨干教師到外地參加相關的學術活動,然后回來進行匯報討論。積極組織骨干老師參加名師大課堂的觀摩學習。組織成立教師讀書會,規定時間,開展讀書沙龍等活動, 每次活動, 都要求交心得體會。
(三)開展誦讀活動
1. 學校舉行隆重的讀書啟動儀式,在啟動儀式上發出倡議,贈送書籍。
2. 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系統,在固定時間播放《三字經》、《弟子規》的錄音。
3. 開設經典誦讀導讀課,要求開課的教師結合網絡和多媒體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地進行導讀。
4. 每年舉辦一次“書香節”活動。每年的4月23日世界閱讀日,是學校的傳統節日——書香節,在這一天,學生可以展示讀書成果,交流讀書心得,每個年級展示誦讀經典的成果,全校掀起誦經典的熱潮。
(1)開展“閱讀之星”“書香班級”的評比活動。每學期進行一次“閱讀之星”評比,用身邊的榜樣影響學生,使更多的學生加入到讀書的行列中。評選書香班級,對班級讀書氛圍建設好、讀書活動開展得好的班級,記入文明班考核,期末評選,給予表彰。
(2)親子共讀。每年的書香節,學校都開展“我與父母同讀”的活動,并進行“我與父母同讀書”征文比賽。活動結束后,還評出書香家庭,予以表彰。
(3)“書香校園”讀書征文活動。每學期,學校都舉行不同主題的征文活動,有征文比賽、讀后感比賽、現場詩歌創作……學校還把學生的作品做成作品集,在書香節展示,優秀的作品還推選到街、區、市。
(4)開展讀書展示活動。發動學生搜集優秀讀書格言,自制書簽、讀書卡;舉辦“課本劇”表演活動和黑板報、手抄報展評活動;舉行優秀讀書筆記評比;好書推薦;通過演講、講故事等形式進行讀書活動交流;開展形式多樣的比賽如“古詩配畫”“賽詩會”、“書寫經典書法賽”、朗讀比賽等。
責任編輯 潘孟良endprint